王东光作品《大日如来》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十年潜心画形,志在治玉,探索学习玉雕知识;十年磨砺刀功,潜精积思修炼自我;十年净化内功,回归本我坚定艺术理想与信念,把自我升华与雕琢水晶融为一体。三十余年匠心筑梦,以艺载道,终有所成,让王东光对水晶佛造像有了更高的艺术追求。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王东光

在繁华喧闹的郑州城里,藏匿着一处静谧神圣的水晶佛造像创作圣地。这就是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王东光的玉雕创作基地——传习玉坊,可谓“大隐隐于市”。

王东光1972年出生于“中国玉雕之乡”河南南阳,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在1987年,初中还未毕业,好奇的他就开始学习抛光及雕琢玉石,15岁就对玉雕有了一定的认知。1989年他在父母的嘱咐下,带着一股灵气和梦想走出家乡,随哥哥一起前往商丘市工艺美术公司,正式系统性地学习玉雕专业知识及雕琢技法。1992年,20岁的王东光拜入恩师仵应汶门下,由于他的勤奋与悟性,再加上仵应汶大师的精心指导,他的艺术特质有了全新的提升;在1996年他带着十几个学生,开始创办个人玉雕工作室。

由于年少生性木讷,身边的人一直都不看好他,他竭力想改变自己,改变别人看他的眼光,他相信勤能补拙,于是铆着劲儿把自己沉浸在机器轰鸣的雕刻车间里。谁曾想到当初这个木讷的少年在玉雕世界里却有着无穷的潜力。

王东光作品《无量寿佛》

王东光自我评价为“笨”,不善言辞,启蒙较晚,5岁才开始说话,9岁还没学会10个阿拉伯数字,又是一个急性子,但父亲对他很严厉,虽免不了挨打受骂但严厉的管教还是颇有成效。他坦言,最初并不喜欢玉石雕刻这个行业。小时候家里穷,三餐不继,他的理想质朴而单纯:盖三间瓦房,娶一温柔贤惠的媳妇儿。为了挣够三间瓦房的钱,他听从父命去从事了自己并不喜欢的玉雕行业。然而,因缘际会,让他在玉石雕刻之路上遇到一位好老师,把他急躁性格逐渐磨去,并沉迷于玉雕世界并与佛结缘,在漫长的雕、琢、磨中一做就做了30年,最终成就一代玉雕大师。

王东光作品《不动如来》 局部

在他自评为笨而执着的人生中,十年独山玉,十年水晶佛,他在玉石雕刻之路上一直保持着初心和匠心,一生只做玉石雕刻这一件事。在王东光的眼中,匠心即是初心,在雕刻的过程中能一直守住初心就好了。无论作品是大还是小,王东光都已经习惯了日思夜想,反复修改,努力打造最完美的作品。在雕刻《地藏王菩萨》的四、五年中,他忧思成疾,病了好几次,一年瘦了十几斤。

王东光不止一次地说,“我很笨,一生只能干一件事,有的时候一件事都干不好,更不能分心去做其他事了。”把自己的工匠精神归结为“笨”,是一代大师的谦虚,亦是对工匠精神的不懈追求。

30年的雕琢中,一件件玉石在他手中价值翻倍,他也在雕琢的过程中成就了自己。曾经的懵懂少年如今早已荣誉加身,我们从这个外表内敛谦和的玉雕大师身上,更多的看到是他内心的那份笃定和对艺术的完美追求。

王东光作品《思惟菩萨》

2007年,他再度回到恩师仵应汶大师的身边,在仵应汶大师的“应汶玉文化研究院”,潜心钻研水晶佛像雕刻艺术,这一干就是十年。带着对佛家教义的景仰与坚定信念,用水晶艺术来体现佛文化,以晶莹剔透的水晶佛造像再现佛教人物的智慧形象。在此之前,他从未雕琢过水晶,当他来到老师的工作室,立刻就被眼前的水晶作品深深吸引,水晶的纯洁无瑕给他带来了强烈的心理震撼,与他近年来研修的佛法教义不谋而合,一切的到来仿佛是前世注定的因缘,前20年的技艺修炼和近些年的佛学研修似乎就是为了等待与水晶的邂逅,从此结下水晶缘。

佛家讲究的空性与水晶的晶莹、通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水晶是雕刻佛像的最佳原料。仵应汶大师曾对他说:“雕刻佛像就是雕刻自己。”所以,在佛造像的创作过程中,他时常在佛像和自己心性之间做着双向交流。他说:“做玉雕30多年,究竟是我雕琢了玉,还是玉雕琢了我,是我成就了作品,还是作品成就了我?表面上雕刻的是玉,其实琢磨的是自我心性,玉我互雕互琢的轮回,在水晶雕琢的世界里不断完善自我。”

王东光作品《如意观音》

雕刻水晶,一根头发丝,一个简单的衣服的褶皱,都要很认真的去推敲,反复琢磨,看到它,就像看到一个有形、有生命、有灵魂的艺术品。每件水晶佛造像作品的完成,都需要前期收集大量的资料,在雕刻水晶佛造像之外,能经常看到王东光在工作室专研佛像、查阅资料的场景。在工作闲暇之余,王东光会在清晨打太极,在河边散步,聆听草木的声音,静下心来,更专注于对作品的诠释。

王东光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溢满全身的欢喜因子,他以自身的正能量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他把这种欢喜情绪融入到水晶创作中,将传统雕塑的理念与现代艺术气息,通过对水晶雕琢刀法、人物造型及欢喜元素艺术化地表现出来,用作品说话,进而为观者带来心灵上的升华。

师父的教诲,他不曾忘却,雕刻佛像就是雕刻自我。多年的雕刻让他渐渐悟得:真正的艺术创作是自身文化修养的沉淀,自我心性的清萃,最终才能达到“人玉合一”。雕刻佛像不仅是塑造形象,更重要的是传递一种清净能量,有信念就有力量,就能感染更多的人。

王东光作品《空》

近年来,他的水晶雕刻作品先后在国内诸多重大玉石作品评选中斩获大奖,其中水晶作品《华严三圣》荣获2011年“天工奖”金奖;《药师佛》荣获2015年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空》荣获2015年首届“金工奖”金奖;黄水晶雕刻作品《觉》荣获2017年“晶华奖”金奖;《大日如来》应邀参加2018年国家博物馆工艺美术双年展。他的作品恬静庄严,圆润大气,光莹圣洁,给人以视觉享受和精神感染,表现手法多样厚重,俊朗秀美,空灵玄妙,颇具北朝佛韵的神性风骨,均得到了宗教人士及玉雕业人士的好评。因此,王东光的水晶佛像造像受到艺术界推崇和收藏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2014年雕琢的《地藏王菩萨》,由文化部立项,中国艺术研究院指导,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的大型水晶佛造像,是新时代玉雕艺术界的一件开创性盛事。其水晶材料是990公斤的巨型国产单晶体,为当今国际最大最干净的宝石。设计构图严谨,庄重大气,雕刻工艺细致圆润,多种工艺技法互相结合多变,恢宏靓丽,圣洁脱俗。该作品的问世必将载入世界人类的艺术史册,为当代盛举。

《地藏王菩萨》

“做真正有意义的事,帮助更多的人了解水晶佛造像的魅力,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感,作品好不好,让别人去‘审判’,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传承。”

2017年年底,王东光在郑州创办了传习玉坊工作室。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把自己已经学到的技术好好地传承下去,传播好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他未来的责任和事业。“传习”两个字包含三传三习之意,三传即传统、传承、传播,代表了传习基地的初衷和使命;三习即学习、践习、气习,回归传统,学习古人经典作品,寻找创作艺术基因。随着创作研究团队的成立,让工作室更有活力与传承性。

在这个传承过程中,他对自己的学生严慈并存。他教导学生不仅要学习雕刻技术,还要明白艺术与生命存在的价值:艺术生活化、生活常态化、常态艺术化。更要明白佛教所阐述的真理与要义,理事不二、惟精惟一,才能得心应手的创作水晶艺术。他的世界里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他希望在自己的引导下,带出一批技艺精干的琢玉匠人,用精进欢喜的心态,把中国传统经典技艺传承开来,使佛造艺术进入水晶时代。

王东光作品《梦幻》

闲暇时光,他会带着学生去实地考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等造像圣地,和他们一起研究佛造像的历史文化及时代特征,让学生近距离感知佛文化的博大与深邃。

王东光表示,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可以成立一个中原水晶造像艺术馆,打造一个更好的平台,让更多的人关注水晶佛造像,关注玉石雕刻文化。

王东光作品《妙像观音》

王东光30余年雕刻之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衣带渐宽,终臻佳境,有一笑寒灯下的顿悟,更有一览众山小的开怀。水晶佛造像艺术,讲究的不仅是材质的干净空灵、造型的完美神韵、雕琢的刀工技法,更是体现佛家内在的清净智慧、如法合轨。温情暖意的作品感知他人,为观者带来心灵上的升华。丰富的琢磨经验,让王东光深刻感悟艺术生于寂寞而死于浮华的真理所在,雕刻刀中的精神独处与深入心境的孤寂,方能成就离尘脱俗的佳作。在王东光身上,我们看到了“大道至简,心静方能致远”。王东光从一个自小不被看好的懵懂少年成长为今天的玉雕大师绝非偶然,三十年磨一剑,唯有坚守、学习、心静、求变,造就了他破茧成蝶的玉石之路。

王东光

1972年生,河南南阳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非遗传承人。作品《华严三圣》2011年荣获“天工奖”金奖。《药师佛》2015年荣获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其主创的大型水晶佛造像《地藏王菩萨》,由文化部立项、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是新时代玉雕艺术界的一件开创性盛事。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