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和田玉的朋友都知道,和田玉中籽料的整体品质比其他料子高,所以大家收藏和田玉都喜欢籽料。而籽料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带沁的,也可以说,有沁的绝大部分是籽料。

image

那和田玉中的沁是和田玉原生的吗?

当然不是。和田玉原石从山上滚落,一路磕磕碰碰,进入山下的河流中。在这个过程中,和田玉的结构会受到影响,玉质不那么紧密,还有可能产生一些绺裂。等和田玉进入河中,河道中会有多种矿物离子,在河水的冲刷下慢慢沁入和田玉中,产生各种沁纹。山料中如果有水流长期冲刷、侵蚀玉料,也有可能会产生沁纹。不过,沁料中还是籽料多,山料很少。

image

和田玉黄师傅指出:不论是籽料还是山料,想要形成沁料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致色源:和田玉周边必须有一定的矿物离子。

2、玉质疏松,和田玉的结构不够紧密,矿物离子才有可能沁入。

3、时间够久,时间足够久,沁色才能深入。如果沁色只停留在表面,那就是皮色。

image

我们根据沁的形态,把它归纳为下面的18种:

1、全钙形:和田玉的玉质已经全部被钙化了,颜色像鸡骨白。

2、半钙形:已经深度钙化,但还留有“天窗”,能看到原本的玉质。

3、满沁形:整块玉的表面被沁满,但内部没有被沁,在灯光下尚能透亮。

4、土咬形:和田玉钙化强烈的地方自然脱落,留下不规则的沁面。

5、坐底形:和田玉一面受沁严重,一面受沁轻。受沁重的一面会出现钙化、吃土等现象。

6、发散形:沁色由表及里,由点到面,慢慢晕进内部。

7、绺裂形:以绺裂为切入口,深入玉肉,并且沿绺裂向周围扩散。

8、靠接形:矿物离子从皮壳处沁入,向内部延伸。靠接点会受到腐蚀而形成凹处,并沉积一些物质和土颗粒。

image

9、混沌形:和田玉普遍受沁,整体沁色均匀,不易钙化。

10、架空形:两头受沁或中间受沁,沁色分布分布不均匀。

11、凝聚形:沁色凝聚在一处,如云朵。好的玉质易出现凝聚形。

12、散沙形:沁色分布在皮壳上,如同散沙。

13、走纹形:沁色沿玉的纹路沁入,形状如牛毛纹、柳叶纹、流泥纹、蟹爪纹等。

14、花斑纹:沁色分散且呈斑块状。

15、卷毛纹:沁色深入玉肉,如同卷毛,有盘肠形、曲张形等。

16、结垢形:皮层上结了一层土垢,但没有密封整块玉。

17、蒙皮形:玉的外部蒙有一层灰皮,但不厚,内部玉质完好。

18、半沁形:和田玉一半受沁很重,一半完好。

image

从以上和田玉的受沁的形态来看,有的沁会损坏玉质,降低和田玉的品质,也有的因其独特的色彩,反而会让和田玉更有魅力。

沁料一般分为红沁和黄沁,黄沁最常见,红沁较少。现在有很多玩家喜欢沁料,因为沁料有一个特性——越盘越润。有的沁料刚开始看上去比较干,但经过人盘一段时间之后,会越来越油润,颜色也会更亮。有的黄沁在盘过一段时间后,甚至会变成橘红色!

image

当然,沁料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才算得上一块好沁料:首先,结构要细腻,因为沁料相对而言玉质比较疏松,所以结构就要尽量细腻;沁色最好均匀,颜色纯正;最好不要出现黑麻子、穿僵、穿青等情况。好的沁料还要配上好的雕工,凸显沁色,才更赏心悦目。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