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采访,碰到跟“良渚”二字有关系的人,我都要很“背”(杭州话,傻乎乎)地问一句:申遗成功那刻,你在干嘛?

比如正在故宫展出的良渚玉器大展的总策展人高蒙河,那天刚好在地铁上看直播,要出地铁口的时候,小锤子落了下来,他一抬头,“一下子找不到要去的方向了。”

方向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那天代表良渚考古的核心单位浙江所,坐镇杭州大本营,和同事一起接受各路媒体的“轰炸”。他坐在浙江卫视的演播室,休息的时候,主持人拿着方向明的著作《良渚玉器线绘》问:方老师,你画了那么多玉器,玉器又那么精贵,玉对良渚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直播时,这个问题还没来得及问,小锤子敲了下来。

于是乎,这个好问题成了7月20日钱报读书会的题目。

出梅后第四天的杭州,暴热,新华书店庆春路购书中心却爆满,一整天都被“良渚人”包场了。

上午,所长刘斌的新书《五千年良渚王国》新书分享,下午,浙江古籍出版和钱报读书会邀请副所长方向明做了一场“良渚问答”,主题便是:玉,对良渚人意味着什么。

一来,很多人都对网红良渚人的玉器如此精美充满好奇,憋着一肚子问题,准备亲自问问这位良渚出土玉器唯一线绘者、浙江考古线绘第一人。

这20多年来,包括良渚反山、瑶山两地总出土玉器有1800多件(组),全部都由方向明画。他也“友情赞助”其他遗址的绘图,毛估估算下来,他画过的器物总数,有好几万件。

“粉丝们记得去活捉能跑马擅游泳会做菜的考古学家方老师一枚。”前几天在微博上,已经有方老师的铁粉隔空喊话了。

当然,更重要的一件事,2017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方向明著作《良渚玉器线绘》,已经成为良渚系列的畅销书,首版库存告急,赶在这个应景的时候,《良渚玉器线绘》增补版来了。

玉,到底对良渚人意味着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在2014年北大的一次良渚展览中,已经回答了。这五个字,如果你关注良渚考古,一定不会陌生,如今,它也成为了良渚玉器教科书般的代名词:权力与信仰。

“良渚人通过琮、璧、钺为代表,以及墓主人头上戴着的复杂的玉头饰,包括玉器上的神人兽面像等一整套的玉礼器系统,反映了当时良渚人的权力,男女贵族的分工,并得到了良渚文化分布区大家的认同,也就是统一的信仰。”

方向明准备了近20页PPT,用独一无二的玉器线绘图,向大家举证,良渚人的玉器不光是好看好看的,它更要的价值,是标识了权力和信仰。

这场读书会的主题是“问答”,前几天方向明开玩笑,欢迎大家“踢馆”。结果,钱报读书会史上问题最多的一场,诞生了。10位读者接龙提问,接连“拷打”嘉宾,差一点“拖堂”。我们对5000年前的良渚人,对实证中华五千年的圣地,充满好奇。

方向明用自己的独门秘籍——线绘图,见招拆招。

大家最感兴趣还是良渚人的刀工,在没有金属的情况下,到底是用什么刻的?

方向明展示了自己画的玉琮王上的神人兽面像,他用尺子做了标识——那条,良渚人在一毫米里刻了3根线,那条,一毫米里刻了5根线。

“大家肯定有疑问,他用什么刻的,能不能刻?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第一,他就是用燧石刻的,第二,你如果非常熟练的话,是可以做得到的。为什么?你看这个神像,只有火柴盒那么大,当时我在画的时候,也画放大的,也画原大的,用0.1毫米细的德国针管笔画,完全可以不重叠,但这一切是建立在你非常熟练的情况下,所以良渚人刻玉器是鬼斧神工。”

良渚人的玉器如何反应权力?说一大堆话,不如看几张方向明画的线绘图,秒懂。

最好玩的是这两张,他把良渚王国的“全家桶”——反山12号墓墓主人随葬玉器,以及良渚王后的“首饰盒”、“化妆包”——瑶山11号墓墓主人随葬玉器,全部用线绘和卡通的方式呈现。

良渚玉器在反映权力,社会分等级的内容中,还具有性别特征。这是瑶山男性墓主的玉头饰,头上一根根的成组锥形器,只有王和贵族男戴,一般9根就很厉害,特别厉害的戴10根,然后7、5、3、1,依次递减,权力等级也依次下降。像反山、瑶山的顶尖墓里,一般最低等也有5根,极少数3根,但是普通墓地里,最厉害的也只有3根。

现场,方老师的解读一贯通俗接地气,再加上线绘图一出,又圈了一波粉。

比如说到良渚人的玉头饰,他是这么讲的。

“他头后面插了两个东西,冠状器、三叉形器。冠状器,就是梳子,男女都插,三叉形器,男的插,额头上可能还放一件环一样的东西。很多人担心,这个东西会不会掉下来?不担心,他已经死了,他在墓里躺着,我们不用操心这个问题。”

“这是女性墓,女人不戴锥形器、三叉形器,但脖子上戴很多,比如玉璜,但很奇怪的是,到了良渚中晚期,玉璜突然不见了,是不是女性地位下降了,还是都变成花木兰了?我们还在继续研究。”

良渚人的玉器,还有地域上的差别。比如梳子,也就是冠状形器,良渚人把神徽的精神信仰,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是一把玉梳子,也要有神徽的影子。

“良渚人跑到嘉兴地区后,头上还戴三叉形器,但到了苏南,一件都没发现,没这个习俗。这说明,在中心区流行的标识你身份等级的玉器,在周边并不一定都认同。像梳子,上海的良渚人有,但数量很少。上海福泉山墓地中至少一半不到的墓里是不随葬冠状器的,不像反山、瑶山,每个人头上都插一把,不插好像你就不正常。”

【问答】

我们整理了现场一些有意思的问题,看看有没有你想问的。

提问:您提到良渚人不同的等级,良渚玉器的品质也不同,一般通过玉的哪一些特质看出来的?玉的纯净?还是什么标准。

方向明:玉在整个东亚发展史上非常漫长,距今8000—7000年前的内蒙古兴隆洼,就已经出现玉,出现了对玉的崇拜。

我们来说转折点。距今5500年-5300年,原先河姆渡人用叶腊石、石英、玛瑙,突然,大家发现透闪石软玉成为了用玉的主流。

为什么呢?

从玉料的致密度来看,它跟和田玉一样,细腻,可以刻纹样,而且不可多得,如果遍地都是,就显示不出拥有者的地位了。到了良渚时期,等级差一点的玉,游离于良渚中心区之外 。

比如我们正在发掘的德清中初鸣制玉作坊群,发现人们大量使用低端的蛇纹石,硬度只有摩氏3。而等级最高的反山12号墓(良渚王的墓)尽管受沁厉害,但是没有受沁过的玉器硬度依然可以达到摩氏5.5-6,而摩氏3的玉器,是没法刻细花纹的。所以嘉兴、湖州地区普通良渚百姓的墓里,透闪石软玉几乎不见,人们就用更低端的叶腊石凑合,因为矿藏多。

提问:我们都晓得玉琮是良渚文化的标识性符号,但是样子都不太一样,不同的形制有什么讲究,说明什么问题?

方向明:玉琮比较复杂。玉琮是怎么起源的?有些老师认为是从镯子开始的。我写过好多篇文章进行讨论,内圆外弧,凸有四角带弧廓,这样的玉琮形制,从良渚文化一开始就有了,就被人为地精心设计并确立。琮,首创于良渚文化,它复杂的平面和立面,投射了他们的世界观和宇宙观,是沟通天地神人的礼器。

瑶山,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最高等级良渚墓地,其中,瑶山M9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良渚显贵大墓,出土的琮,为环镯式的镯式圆琮,就是戴在手上的。

良渚人是外来民族,不是土生土长在这个良渚镇里的“本地人”,我们认为良渚精英是从安徽那边过来的。一方面是资源的问题,天目山上找到了很好的玉矿。另一方面,距今5300年前后,气候发生了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干旱,水位下降,原来很不适合生活的杭嘉湖平原沼泽地区,有了可以进行大规模农耕的可能性。

安定之后,良渚人马上造古城、水坝,工程量很大,需要强大的动员能力,需要精神支撑,此时,就要造神。

所以,琮和神像,在良渚文化拉开序幕之时,就一步到位造好了,一步到位竖立了榜样。

而玉琮到良渚晚期,变得越来越高,传世玉琮最高的有50公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现象,刻纹玉器越来越少,玉料越来越差,但神像图像没有被大家忘记,贯穿始终。

琮有很多功能,内涵非常丰富,可以放在枕头下(墓主头侧),放在手边,套在手臂上(作为臂穿),有的作为特别的底座,用来插放豪华权杖。不过,玉琮的出土场景和功能不直接画等号,并不是套在头上,就是头饰。

提问:玉器上有玉鸟图案,良渚神像有点像猫头鹰,《尚书》有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从考古发现来说,黄河流域,比如商代,跟这个我们长江流域的良渚文明是有某种联系,还是说鸟类只是古代的一种普遍的崇拜现象?

方向明:这个问题有点踢馆性质的哦(笑),问题比较大。那我就事论事。

先讲讲良渚鸟的形象。

玉器上的鸟有两类,一类是比较具象的玉鸟,有翅膀,我说,这是辅助神像的精灵。反山M12琮节面兽面大眼的两侧,也对称雕琢鸟纹。而鸟的身体,跟神像兽面的大眼睛是一样的,说明鸟和神兽具有某种共性,如果神兽的大眼是太阳眼的话,那么鸟纹就是“太阳鸟”。

鸟有两种功能和含义,我们也有证据。一是辅佐神像,二是表现神像的空间。鸟,可以表现天空,除了玉器上,还大量在陶器刻纹上,取自于鸟的正面、侧面,或者停着,或者飞翔,形式非常多,主要是装饰的题材。

如果不就事论事,在世界上早期民族中,鸟、太阳,都是主题,只不过大家文化传统不同,对于同一个自然对象描绘不同。

至于你问良渚跟商什么关系,我们可以先说说良渚与夏什么关系,跟二里头什么关系,这个也很复杂。

但有一点比较明确,良渚对于古代中国,对于后续有很大的影响,这是肯定的。除了物质层面的,严文明先生说,琮、璧、钺,影响了大半个中国,更多是精神层面的影响。我说,玉器对良渚人来说意味着权力和信仰,对现在的中国人来说,就是藏礼于器、道不离器的传统。我想,可能这比我们直接去讨论良渚与商代什么关系更重要。如果我们直接看清了问题,这就不是问题了。

提问:方老师,我是山西曲沃人,我们有天马遗址,就是古晋国文化,后来我们建了晋国博物馆,良渚墓葬跟我们这边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人的头部、胳膊、胸部都有玉器,脚部放一些陶器。但天马和良渚年代相距很长,我想知道,怎么会一直延续相似的墓葬特点?

方向明:因为大家都处在同一个中国嘛。这个问题跟刚才的问题是一样的。

朋友圈、微博,如今大家都在讨论最早的中国。按照我的理解,“最早的中国”不能拿“兹宅中国”来框定,要从秦汉开始,秦始皇统一中国,那我认为就是最早的中国。

但是,这个“最早的中国”和我们说的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是有区别的。“实证中华五千年”这句话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司马迁在《史记》中把黄帝列为《五帝本纪》之首,作为古史的开端,才有了5000年的说法。

如果讨论中华文明,2000多年前,司马迁就已经讲清楚了。只不过,我们现在把中华文明的特质加以归纳,12个字——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

这很好地归纳了中华文明的特征,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圣地之一,并不是说良渚代表了中国,还有其他的文明存在,我们还在不断做工作。玉的世俗化,应当是唐宋以后,你现在戴一块玉,不反映你的身份等级,你名字后面括号里的——处级干部,等等,反映你的等级。

提问:我是良渚博物院的一名志愿者,我想问,神徽的解读,怎么样才准确?羽毛状的线条,是太阳的光芒,还是人们对自由的向往?

方向明:我们不要急着回答是什么。比如兽,要把层次和结构区分出来讨论,要放到良渚文化的情境中去讨论。如果我们对良渚文化一无所知,只去说神像,那就没法讨论。

线条,很有规律,你读释成羽毛、光芒,都可以。包括中间一条一条线,我们取过一个名字,线束。

良渚肯定有丝绸,从缝缀的玉件上可以证明,孔特别小,没办法用麻穿过,因为当时没有棉花,只有丝才可以。瑶山23号墓出现了玉做的纺织件,只有丝才可以穿过。

至于你问玉器怎么刻?刻,不神秘,就是拿黑色的燧石。

我们在江苏磨盘墩、丁沙地、良渚塘山金村段、良渚古城钟家港,都发现了燧石,德清中初鸣的发现,这件事又一次得到确认——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良渚人拿什么攻玉?可以明确地说,燧石是良渚琢玉的必备工具,如果没有燧石,做玉器就无从谈起,它才是真正的“他山之石”。钟家港、中初鸣出土了大量燧石制品,硬度比软玉要高,就跟我们刻印章一样刻。

提问:良渚人有文字吗?

方向明:嗯,这个问题在前两天我们内部群当中又掀起了轩然大波。因为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非常干脆:没有。

我有异议,退一步说,原始文字,肯定是有的。

有跟没有的冲突,主要在于西方的判断标准,西方认为要有文字系统,否则就是符号系统。

我认为良渚一定有文字,而且一定是文字,我们不要视而不见。

我正准备写一篇文章,发表在《南方文物》上,专门讲良渚有没有文字的问题。有老师也斩钉截铁地说:那我也写一篇文章说没有就是没有(笑)。

提问:良渚文化是怎么个走势?它后来像玛雅文化一样突然没了,是为什么?

方向明:差不多距今4300到4200的时候,发生了很多事。从我们考古发现看到,良渚古城里很多河道淤积了。包括我们在余杭茅山的发现表明,当时发生曾经发生了洪水。我们从堆积中发现了厚约1米左右的洪水淤积层,说明洪水泛滥持续多年。人是淹不死的,但如果把稻田给淹了,这一年可能就过不下去,是要饿死人的。杭州这1000平方公里的盆地当时已经不适合人类耕种居住了。

还有一件事,珍贵的玉资源,总有用完的一天。

有证据表明,到了良渚文化晚期,高品质玉资源发生了枯竭,高等级大墓使用蛇纹石的比重开始增加,低品质的玉料质地软,以往可以在1毫米内刻5条细线的微雕工艺,成了无米之炊。

当神像难以摩刻,神的权威受到了挑战。虽然琮越做越高,璧也越来越大,但玉的品质却越来越差,远远不能和良渚初期相媲美。

除了代表你身份等级和地位的特殊资源发生了枯竭,对权威和信仰体系是个巨大的挑战之外,环境也发生了破坏。

我们的植物考古学家观察到,良渚这一带按常理是常绿阔叶林,但根据现在的木材鉴定,常绿阔叶林不占多数,还有一些落叶阔叶林和一些针叶林。这说明周边的原始森林跟植被遭受了很大破坏,这也是非常致命的,人们对于原始资源的利用量,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这是内忧。

还有外患。更重要的是,周边的人群兴盛起来了,山东龙山时代即将开始,在距今大约4300年前,全盛时期的良渚王国衰落,繁盛一时的中心遗址废弃。关于良渚文化衰落的原因众说纷纭,致命的一击,可能来自这一区域环境气候的巨变。原来良渚是一颗耀眼的明星,一个很辉煌的文明走向衰亡,是可以理解的。

(原标题《玉,对良渚人意味着什么?听他回答》。编辑向冬雪)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