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年代,“创新”一词迅速在各行各业发酵。而“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关于创新,玉雕师到底应该怎么理解,怎么去做呢?
创新之难,难于上青天
创新意味着“新的开始”,既然是“新的开始”,也就意味着原有的事物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必须要摒弃,也就是所谓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真正的“创新”就应该像电动车代替自行车,是一种真正的颠覆性的“新物种”,而不是在自行车上多加一个轮子,成为三轮车,就敢称之为“创新”。
同理,玉雕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与勤劳的结晶,很多工艺都是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代代传承,“玉雕”工艺里的阴刻、浮雕等,都是古已有之,今人最多只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而非“创新”。
由此可见,“创新”是非常难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创新”就等同于“发明”,它是“无中生有”,而不是“锦上添花”。而正是因为“创新”的难,才让即便是“至圣先师”的孔子,也不得不作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的感慨。
“博采众长”是创新吗
不可否认,在从事玉雕艺术创作的最初阶段,每个人都只能是仿照前人的做法或者按照师傅所传授的方式进行创作。而随着阅历的增长、经验的积累,玉雕师接触的前人或者他人的作品越来越多、自己创作的作品也越来越多,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己的判断,然后博取众家之所长,并将其运用到创作上。
事实上,“博采众长”是每一个玉雕师都必须要经历的阶段,但这个阶段只能说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传承”,是建立在前人探索基础之上的“传承”,而绝对不能算作“创新”。
玉雕艺术作为最具时代审美的艺术门类,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有其特定的脉络,是一脉相承,而不是不断地“革旧布新”。许多玉雕艺术作品中都会运用到的吉祥图案,那都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望。
玉雕艺术的发展,是建立在“传统文化”这棵大树的基础上的。而“博采众长”,只是汲取了“传统文化”这棵大树上各个枝桠的营养,但其内涵却是一脉相承,都是来自文化的“有本之木”、“源头活水”。
创新重要,工匠精神和传承更重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相比于古人,现在的人普遍都比较急功近利。因此,在没有做好积累和传承的基础上,千万不要妄谈“创新”,而应“吾日三省吾身”,技艺的水平是否足够到位,文化的内涵是否足够透彻,作品的造型是否足够协调,审美的效果是否足够雅观……
震撼的敦煌莫高窟、磅礴的秦始皇兵马俑、永不倒的万里长城、神奇的故宫排水系统……在科技水平非常落后的情况下,古代的匠人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在现代看来都没有办法完成的壮举,这不是“创新”,而是耐心和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
玉雕艺术就像是一棵参天大树,而文化就是树根、是脉络,各大玉雕艺术门类就是生长在这棵参天大树上的枝叶。“文化之根”将从土壤中汲取的营养,传输给各个枝叶,才能使各个枝叶有足够的生命力去从大自然的阳光雨露中吸收营养,从而不断的生长出新的枝叶,最终使得这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万古长青。
可见,“传承”就是保护好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基,然后,让营养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各个枝叶。而“创新”就是在这棵参天大树之外,重新生根发芽,慢慢成长,这便是“传承”和“创新”的区别,二者都是十分重要的,都关乎着“玉雕艺术”的发展前行。
只不过,在很多艺人“创新”的过程中,没有打牢根基,导致新的“树苗”在成长之初便风雨飘摇、慢慢夭折。而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凝聚着中华民族勤劳与智慧的“参天大树”,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和中国这片沃土融为一体,其存在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已经不需证明,更不需要“推翻”。因此,在没有足够“根基”的前提下,玉雕师不如静下心来,先做好传承,再做到借鉴、博采众长,为“玉雕艺术”常青树注入新的营养。
我们不否定“创新”,但千万不要拿“创新”来做“工匠精神”缺失的遮羞布。并且,如果你感觉自己的技艺水准、文化修养还达不到“创新”的标准,那就和孔子一样,做一个“窃比于我老彭”的“传承”者。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