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子冈是苏州琢玉工匠中的杰出代表,被誉为“碾玉妙手”,他精湛的琢玉技艺被称作“吴中绝技”,他制作的玉器人称“子冈玉”。且位列吴中绝技之首,张岱给出了“可上下百年保无敌手”的结论。

玉合卺杯

到了清代,苏州玉行将陆子冈供为师祖,顶礼膜拜。 他技法卓越。其“起凸阳纹、镂空透雕、阴线刻划皆尽其妙,尤其擅长平面减地之技法”,玉器作品,多形制仿汉,取法于宋,颇具古意,由此形成的“空、飘、细”的特点,至今仍为我国玉器界所推崇。就连当时著名的文人,也纷纷赋诗,赞叹陆子冈玉雕作品的巧夺天工、精美绝伦。

明 玉卮

明中期风格, 疑子刚所作,高11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工具和造型两方面,陆子冈刻下了自己的印记。一是开创性的“用刀雕刻”,使作品更加纤巧。二是创造了“子冈牌”这一新的艺术形式。用玉的平面牌块作为载体,以浅浮雕和线刻作画,以剔地阳文或阴刻写诗,这种融合了文人画之美的玉牌风靡明清两代,直到现在还是许多玉雕艺人喜爱的创作形式。 不仅如此,陆子冈还是首位在自己的玉雕作品上留下款识的艺人,款识字体以篆书和隶书为主,款名有“子冈”、“子刚”、“子冈制”等,是治玉工匠到治玉艺术家的转变,并具有强力的知识产权意义。由此也留下的许多他巧思留名、甚至与君主斗智的传说。

子冈款

“子冈玉”传世甚少,目前主要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玉合卺杯、茶晶梅花花插、青玉山水人物玉盒和青玉婴戏纹壶,台北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白玉卮,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和苏州博物馆的子冈牌等。

明子冈款白玉“海屋添寿”方盒

右上角草书阳文“海屋添寿”。并一白文篆字方印“子冈”。四壁均浮雕山茶花,器底有朱文篆字方印“珍玩”,长6.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传说典故

陆子冈是用什么工具把玉器雕刻得如此纤巧,至今还是个不解之谜。而且,他琢玉非常讲究,有所谓"玉色不美不治,玉质不佳不治,玉性不好不治"之说。要知道,玉质越佳,往往硬度越高,雕刻的难度越大。据陆子冈自己说,他手下绝活皆出于独创之精工刻刀之"锟铻"。但这"锟铻刀",他从来秘不示人,操刀之技也秘不传人。

明旧玉荷叶洗

宽19.6cm, 有“黄甲登科”四字草款和“子刚”两字篆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青白玉夔凤纹子刚款樽

高10.5cm,新疆和阗玉,把下有阳文篆书“子刚”两字款,它是迄今所知北京地区出土的唯一带“子刚”款的玉器,中国首都博物馆藏。

陆子冈技压群工,盛名天下。皇帝明穆宗朱载垕(jì)闻知后,特命他在玉扳指上雕百骏图。他没有被难住,竟仅用几天时间完成了,在小小的玉扳指上刻出高出叠峦的气氛和一个大开的城门,而马只雕了三匹,一匹驰骋城内,一匹正向城门飞奔,一匹刚从山谷间露出马头,仅仅如此却给人以藏有马匹无数奔腾欲出之感,他以虚拟的手法表达了百骏之意,妙不可言。自此,他的玉雕便成了皇室的专利品。

清青玉雕诗茶壶

高10cm,底有“子刚”篆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陆子冈的作品选料上看,不仅崇尚“精”,而且注重适用性,所用玉料都是新疆玉,造型则多变而规整,古雅之意较浓。另外,他的作品都有刻款,以篆书和隶书为主,有"子冈"、"子刚"、"子刚制"三种。刻款部位十分讲究,多在器底、器背、把下、盖里等不显明处。万历年间,明神宗朱翊(yì)钧命他雕一把玉壶,不准落款,他则运用仅凭手感的内刻功夫,巧妙地把名字落在了玉壶嘴的里面。据说,本来陆子冈深得皇帝喜爱,但有一次他在为皇帝制作一件玉雕后,将自己的名字刻在了龙头上,因而触怒了皇帝,不幸被杀。由于他没有后代,一身绝技随之湮灭,徒使后人望玉兴叹。

明青玉炉

四周浅浮雕山水、松鹤、人物,并有诗云:苍松凌碧汉,玩鹤集瑶仙。下有子冈连珠印。底刻一印曰:永宝,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子冈”款茶晶梅花花插

一面琢隐起两行行书“疎影横斜,暗香浮动”八字,末署圆形“子”、方形“冈”阴文二印,高11.4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子冈玉给后人留下的是宝贵的艺术财富,无论是古人精仿,还是今人精仿,都是精品,其间蕴含的艺术内涵可谓博大精深。现在存世的子冈款玉器已成价值连城的国宝级藏品,苏州从2011年开始每年举办“陆子冈杯”玉雕精品大赛”,以纪念这位名垂青史的玉雕大师。

玛瑙双耳活环雕花小扁瓶

腹上一面有行书诗句:“高人独步松沧下,童子相随过小桥。下接二连珠印“子” “冈”,全高8.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明陆子刚雕玉竹节臂搁

长11.5cm, 左下方阳文篆款方印“子刚”,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