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文化历史悠久,古人曾赋予它一串极富美感的雅称:水玉、水精、水碧等。
水晶文化美学的发展兴起于1991年,由现任江苏省水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朱景强先生提出。于1990年收藏一块水晶取名哈雷彗星开始,由此开创了水晶文化的先河和水晶观赏石的审美先河。这也是水晶行业的两大突破。从此人们开始收藏水晶,并开始赋予水晶一个古称,一则典故,一种美誉,一段异趣。
水晶是玉雕中的一种硬性材质,与其它玉种一样美丽、坚固。因地质运动的原因致使水晶矿产的多地性,也造成水晶形状的多样性及丰富的色彩与包裹体,依据这个特点,它既与其它玉种雕刻一样有共性,也有鲜明个性——光效应强。切面、弧面、阳雕阴雕、巧色,表现手法丰富。抛光后光泽度高,亦可不抛亮打磨呈亚光,亮与亚光之间形成对比,效果突出,这样又增加了艺术表现手法。
水晶和宗教有着非常神奇的的机缘,水晶的纯净和透明,跟佛教的教义、理念完全相合。
水晶的空灵澄澈很容易表现以“空”、“觉”作为核心思想的佛教造像,要雕刻出完美的水晶佛造像,精湛的玉雕技艺、卓越的设计理念、对佛教的深入理解缺一不可。
水晶是大自然之精灵,是人们心中的圣洁之物,吉祥的象征,在中国的风水学中,也将水晶作为改善风水必备的物件之一,水晶压具有极强的磁场,它所发出的振动能量,会将人体杂乱的频率带回正常轨道,使人身心愉快、病气清除、事事顺利。配合静坐冥想,更可提高灵性智慧,打开人体潜能大门,特别是藏传佛教将水晶视为供养佛的宅石之一,有着极为神秘的功效,所以好多大师纷纷用水晶雕刻佛像。
一件好作品必须具备五大要素:
(一)造型
不管你是佩带在身上还是摆在某个地方,美是第一位的。吸引了人的第一眼才会去细看、才会接着去仔细了解。
(二)材料
造型美了接着要了解是什么材料的?一件好作品,一看用的是什么材料?高档的还是低档的?材料质地优劣如何?这些是相当重要的。材料高档的,材质优的,没有毛病的,本身即具有收藏、保值价。当然,艺术家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另当别论。
(三)工艺
材料看过之后,看制作工艺怎样?工精致否?对材料上的纹理或瑕疵有没有处理好?材料的属性有没有展现出来?即:是否按照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去制作。每一种材料都有它自己生命的语言。
(四)题材
接着看这件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内容、意思?设计理念主题是什么?思想意义在哪里?一件好的作品不但造型要优美,而且更要内容含义深刻,具有思想性。
(五)神韵
任何作品,不管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神韵是必须具备的共性。中国画讲传神,西洋画讲韵味,工艺品同样要讲神韵。一件优秀的作品,不论是简单还是繁复,都必须具有神韵,古今中外这是一致的。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