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井子区泡崖小区松江路边,有两间不起眼旧屋,这里是68岁周东正工作的地方。这位老人有个网名叫“玉坊隐者”,而他也真像一位隐者,在玉料堆里一隐就是42年,外界看他是只见作品不见人,即便今年初获评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他仍保持着隐者般的生活,只醉心于玉雕,鲜与外界接触。

  三年评选获得国家级大师称号
  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两间小屋里,堆满各种玉料,几乎无处下脚,窗外阳光从大块玉料间的夹缝里挤进来,落在地上,碎成一片一片,像衣服上斑驳的补丁。周东正坐在唯一一张单人沙发里,望着屋顶发呆。那张廉价皮革沙发也和这房子一样破旧,散发着上世纪80年代的气息。

这位老人经常这样,坐在这张沙发里一发呆就是半天,周东正说他是构思,他喜欢一个人安静地构思。

周东正痴迷于玉雕,这已成他生活中最重要组成部分,40多年间,经他亲手雕刻出的玉料就重达100多吨,而他也在这日积月累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玉雕风格,被评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要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级工艺术美术大师一共才评选六届,大连历史上仅有两人获此殊荣。

谈起这次评选,周东正回忆,那是2009年,他获推荐入围,评选一共历时3年,直到2012年12月,周东正才和全国78位各种门类的工艺美术工作者一起,被授予此称号。2013年初,当辽宁省分管部门领导亲自将证书送到周东正家时,周东正正一身粉尘、两手砂浆地忙着雕刻他的新作品。“别人拿到这个奖,肯定会非常欣喜,可他拿到证书时,就跟没事人儿一样,随手就放到了桌子上。”周东正的儿子周云帆说,后来,还是周云帆给这张珍贵的证书做了个框,挂到墙上。“不是清高,不是不喜欢名利,而是过了狂热追求名利的年纪了。 ”周东正说,活到他这个岁数,有些东西就不那么看重了,现在最想做的事,只剩下留点像样作品给后人。即便有一天人不在了,作品还活着,那就知足了。
  淡然的周东正说,他最向往古代隐士生活,那是一种文人的浪漫,因而他给自己起个雅号玉坊隐者,并用这个名字开了一个网络博客。这个几十天也不更新一次的博客,是周东正身上唯一还算时髦的符号。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