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式美的意义

从事玉(石)雕艺术创作应该注意形式美的研究,形式美是相对于内容美而言的。不讲形式美,如同盖房子,只顾切砖铺瓦,不管它的式样,也势必影响到内容美的发挥。只有根据内容的要求,按照形式美的规律去运用自然材料,才能创作出完美的艺术品。

工艺美术是艺术的一种,其本身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它所涉及的领域很广,品目繁杂,就其主要方面来说,现我国玉石种类不断出产,而工艺品、作品、艺术品统称为观赏品,或是工艺同绘画、工艺同雕塑结合,成为带有工艺性质的,以欣赏为主的美术品作品了。

工艺品的内容,有许多并不直接表现人物形象、情节和场景,它的艺术功能,不仅是一般的反映生活,与其说是对生活的再现,倒不如说是在一定方面,直接体现生活,所以它的内容不像一般绘画那样可以直观,因而,形式问题就格外显得突出。

image

二、形式美的发展与演变

如果我们沿着历史长河溯源而上,看一看人类早期所制作和使用的器物,便不难发现艺术的审美总是伴随着物品应用而体现的。数千年来,人们在美化生活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我国的工艺美术,若从原始人类集和粗略加工自然物为装饰品,算起已有万年以上的历史,而在陶器上描绘花纹玉石器也有六七千年了。

综合古今浩如烟海的工艺品,不论其从形状、花纹、色彩如何复杂多变,除了在材料上和制作上所建立的‘材美工巧’的原则之外,《考工记》总结工艺的原则时说:天有时、地有气、材美工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所谓天时地气是促成材美工巧的两个客观因素,而材美工巧却是直接体现在工艺品中 。

在艺术形式的处理上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有一条总的规律这就是多样统一。多样统一或称为变化统一,可说是艺术形式美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它是对立统一这一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在美学中的表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和渐进性。

玉雕艺人在艺术实践中,逐渐认识这一规律,用它来指导自己的艺术创作,同时也转化为审美认识。这一规律的实际运用,由于艺术品类差异,又有各不相同的具体法则。工艺美术图案设计,一般分作器物造型和装饰花纹而进行的。不论立体的或平面的,都带有一定的程式性,而程式之中则贯穿着形式美的规律和法则。对于这些法则的熟悉和运用,不谨直接有益于设计水平的提高,也会有助于对工艺品的鉴赏。

image

三、对称与平衡

工艺品的器物造型和装饰花纹,不是呈对称状,便是呈平衡状。对称或叫“均齐”左右均齐的格局最为多见。如果说在假定的中轴线的左右两边,呈同形同量“对称”那么若改变其形,而呈异形同量的则为“平衡”。

人体的结构是对称的,但很多动作却是处于平衡状态。对称的格局,由左右均齐而上下均齐 ,由左右或上下均齐而四面均齐,是逻辑的发展。比如丢进万花筒的碎纸片,并不能给人以美感,然而经过三面玻璃的反射,却出现了美丽的团花,这是对称原理在图案上最好的说明。平衡格局,须保持重心,避免产生偏倾之感。有人把平衡比作“杠杆”原理,可以由此引发意会,但不能以形象对重点、力点和支点作生硬的比附,因视觉艺术,毕竟不同于力学除了形的平衡之外,虚与实的照应,空间距离的布局也是一种平衡,人体静止时,其结构和形状是对称的,容易感到呆板,而躯干四肢随意扭动时又容易显得杂乱。

因此,两者应该有所调济,有所节制。对称为主。使局部处于平衡或以平衡为主,需加强对称的因素。一件玉器作品炉于瓶,炉身是对称的,如炉两侧的吞头和香草、圆环则呈平衡状,瓶有方、圆、几角、异性瓶,但图案,圆环呈平衡对称状。一把壶,壶身是对称的,但壶嘴和把手则呈平衡状。在图案学中,有一个学语叫“均衡感”就是指视觉上合理调整对称与平衡两者的关系,成为贯穿于工艺美术设计始终的一条重要法则。

image

四、稳妥与比例

玉石雕工艺品的设计制作,首先考虑玉(石)料的各方面因素,工艺品摆件设计应底部稳妥为宜。头部大,底部小则给人有一种头重脚轻不安全之感。虽说料有所局限,有的头部大,底部小以配坐造型来弥补缺失这种装饰给人感觉主题不够突出,所以稳妥至关重要。比例所包含的内容有二,一是器物同人体的比例,二是器物自身部分的比例。如同一个人,头、身、四肢和躯干各部分都有一定的比例。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有的爱细腰,有的爱肥胖都不是正常的。

器物也一样,各部分的比例要适度配合,才能产生美感。比例失调会给工艺品的造型带来严重缺陷。譬如,圆柱体的器物,其高度为直径的一倍半为宜,曲线形的花瓶,其最阔度与高度一般控制在一比三左右为宜。如果过分的超过了这个比例,又没有采取相应的办法加以补救,无疑会造成比例失调。这里指的相应办法,主要是指装饰花纹,特别是区划线的运用,它对于器形的比例关系影响是很大的。

image

五、统觉与错觉

统觉也可以解释成统调,即工艺品的形状、花纹、色彩要配合得紧密,看去浑然一体,没有拼凑感,没有刀斧痕。对于连续图案说,即经连续之后,不仅剪不断、拆不散,而且在单位纹的交接处产生统觉,出现了新的“单位”,使图案更皱繁复。

人的错觉是生理的和心理的一种现象。也就是说我们的眼睛在看东西的时候,其视觉并不是完全正确的。由于线、形的互相干扰,以及明暗、空间和视角的关系,会产生对比的错觉、远近的错觉、高低的错觉和方向的错觉。譬如,看陡坡马路两旁的建筑,也有倾斜之感,一张白纸条在等分处画条横线会感动横线偏下。这种现象,不仅在工艺美术上,在其他美术中也很多见,尤其是表现在建筑上更为突出。

工艺美术设计中对于错觉的处理,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错觉,二是矫正错觉。所谓利用错觉,即是“将错就错”以错觉达到预期的效果。

譬如,设计一件玉雕圆柱体口杯,一般的口径等于其高度,可是因为他是圆柱体型的,侧面看去便觉得竖长。又如,以并行的竖纹饰物则显高,以并行的横纹饰物则显宽,黑色饰物感到集中,收缩、白色饰物感到膨胀,扩散,穿衣服也是这个道理。所谓纠正错觉,即是在设计之先,估计到错觉的发生,设计时有意避免。

工艺品的器型设计,也往往产生错觉问题,需要加以矫正。工艺美术的设计,包括器物造型和装饰花纹,以及它们的色彩,都体现着这条规律。但是,对于具体法则的理解和运用。必须注意相互之间的联系,并灵活加以对待。

我们着重讨论工艺美术的形式美,并非也不可能将形式和内容截然分开。一方面承认形式美的客观存在,有其相对的独立性,而另一方面, 又绝无脱离一定内的形式。内容决定着形式,形式服从与内容。即使在形式上,形式美的规律也需借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艺加工才能体现出来。工艺美术如何充分发挥材料的物质属性和运用巧工,是形式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张道一《工艺美术论》山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6.10

【2】张淑荣 陈咸益《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工艺品雕刻工》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08

【3】刘墨《中国艺术美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9

image

作者简介:

汤继文,字穿石,江苏徐州人,江苏省高级工艺美朮师,中国玉石雕刻(国家一级)高级技师,中国玉石雕艺术大师,国家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库录入之一,全国工艺美术行业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玉文化研究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会长,江苏省珠宝玉石鉴定评价机构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徐州市工艺美术中级职称评委,徐州玉石雕刻艺术家协会副会长,徐州市贾汪区第八届政协委员,徐州市贾汪区第十二届人大代表。

自幼学习绘画,1978年从事工艺美术、玉石设计雕刻至今。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柳家奎,为入室弟子;得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培初,王树森、喻湘涟、王木栋、柳朝国老师等前辈的悉心指导。先后在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无锡市惠山泥人雕塑研究所进修学习。1992年成立徐州《天工坊玉石雕刻工作室》。其作品兼收并蓄、用材广泛、格调高雅、造型优美、技法全面、手法多变、从巨型到小件、从圆雕到浮雕、从人物到风景、从传统到现代无不涉足。构思严谨、章法合理、做工细腻、是他的艺术风格和追求。深厚的文化内涵及创意,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深受国内外收藏家的喜爱。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注重玉雕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形成了独到的玉雕理论,数篇论文在相关核心刊物发表。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