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按:公子扶苏,乐考据,好论典,喜美物,羡精工,可叹才疏学浅,自到京畿,未敢恣意放言,倚仗前辈引教,亦步亦趋,混在古玩城,浪迹收藏圈,今班门弄斧,与诸君共勉。

上接:“朴玉之上·青年玉雕师推广计划”——王坤系列专访第一期:

拿好料子做出好作品,是玉雕师的本分。拿普通料甚至瑕疵料做出好作品,那才是玉雕师的本事。在扶苏看来,王坤的“艺韵”卖的就是纯设计(这可是朕对一个玉雕师的超高肯定哦~),什么样的设计能让普通的材质爆发核能一般的能量呢?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看了许多王坤的作品,发现人物题材居多,人是随处可见的,越是常见的题材越难表现。这就是韩非子中说的“犬马最难,鬼魅最易”的道理吧。

还是那句话,玉雕师以作品示人,扶苏说的再多也不及作品的一张图片。今日就请跟随扶苏看看王坤刀下的浮生万象。

不弃观音

image

宝相庄严的观世音菩萨是玉雕师们钟爱的题材,冰飘的材质清透缥缈,雕琢为佛像后,显得轻盈虚空,观音下方渐渐隐去,上实下虚,仿若一个影子浮在空中,观音的神秘圣洁之感顿显。周围半圈红色被雕琢成莲花,红色的莲花对比透亮的菩萨,更显得荷花娇艳,观音圣洁。一滴水从荷花花瓣滑落,冰飘的质感令水的感觉更加强烈。左侧朱砂点遍布,下方更是由朱砂点聚集一片红色,被巧妙的雕琢成出水的红鲤鱼,上方的朱砂点向上散开,水的漂浮感非常强烈。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他的慈悲会投给所有众生,哪怕只是一只鲤鱼。

如果说俏色容易出效果,不足为奇,那接下来我们来看王坤先生的另一件作品。

自在观音

image

这件川料柿子红满色满肉,脂润细腻。皮肤的质感很强。虽然是常见的观音题材,但是自有一段自在风韵。

手托腮,面带微笑,将慈悲的目光投向下界众生。神情姿态透漏着“自在”。这位菩萨看起来那么安详自如,是什么让他如此自在?

菩萨和我们有何区别?

不外乎八个字“饥来即食,困来即眠。”

有人也许要问了,世间谁不是这样?

世上之人都吃饭睡觉,但是世上之人,该吃饭时不肯专心吃饭,百种需索,该睡觉时不肯安然入睡,千般计较。这就是菩萨和凡人的区别。

如果想要像菩萨一样无忧无虑,安详自在。就要有一颗平常之心,何谓平常之心呢,就是想坐就坐,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做就做。一切顺其自然,这就是佛家『禅』的本意。

image

背面印刻几根凌云竹,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居住在南海紫竹林。竹子未出土而有节,乃凌云仍虚心。保持平常之心,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也要像竹子一样有气节,坚守自己的底线,保持虚心谦逊的态度,方能真正自在。

佩戴这枚自在观音在身上,时时看着菩萨的自在安然,竹子的凌云虚心,提醒自己,坚守底线,为人谦逊,保持平常之心,方得自在。

不负如来不负卿

image

若依了情妹的心意,今生就断了法缘;

若去那深山修行,又违了姑娘的心愿。

贡布小伙的心,好像蜜蜂撞上蛛丝。

刚缠绵了三天,又想起佛法无边。。。 。。。

传说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有一位心仪的女子,但是作为达赖,他不能拥有爱情,最终仓央嘉措还是舍弃了尘缘专心佛法。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固然一帆风顺,但是他的抗击打能力也会非常薄弱,一旦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有可能一蹶不振。

这块冰飘南红艳红之中隐隐清透,佛的面容在远方,仓央嘉措只留下一个坚定的背影,活佛拥有一段情缘固然不应该,但是他能在两难之后再次选择了佛法,手执禅杖坚定不移的走向佛,双袖随型包裹,动感而坚定,情缘过后,大彻大悟,更证菩提。

image

背面玫瑰红柿子红交缠,营造出一种梦幻之感,美人如花,却也难留仓央嘉措,活佛纵然两难,最终也只能选择向佛。还卿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剃时。

自惭多情污梵行,入山又恐误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与活佛的爱情虚无缥缈,人世的情缘缤纷多彩。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image

美人也是玉雕中常见的题材。有条件的大师都愿意用上好的白玉雕琢美人,美人肤白胜雪,致润细腻。

看了几件王坤先生的作品,扶苏深深爱上了冰飘。纯净的冰飘料似冰凝水固,美人的皮肤更加清透细腻,更比白玉多出了缥缈之感,似乎在云端天上。不由人感叹“美人如花隔云端”。手托腮,脸颊丰润细腻,双眼凝视下方一朵红莲,微微一笑很倾城。。。 。。。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长相思》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

——戴望舒《雨巷》

image

不通过表情,如何表达人物感情?

王坤的这件作品很好的为我们做出了解答。

阿拉善玛瑙独特的颜色变化,营造出了老照片的陈旧效果,玛瑙的天然色彩变换被巧妙的塑造成了光影变幻。一张陈旧的老照片,一个身着旗袍的姑娘撑着油纸伞默默彳亍(chi chu)。悠长又寂寥的江南雨巷两壁斑驳,美丽的姑娘独自前行,清清冷不知在忧愁什么。我有没有运气认识这个丁香一般,结着愁怨的姑娘。。。 。。。

地狱未空 誓不成佛

image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地藏王菩萨

地藏王菩萨可谓是最慈悲坚忍的菩萨,对于大罪大恶的人,也能以平等的心态引渡教化。地藏王菩萨发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更是以无上慈悲之心进入地狱教化地狱众生,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地藏王菩萨在无量劫中曾为孝女,历尽千辛拯救在地狱中受难的母亲。因此地藏王菩萨以无私和仁孝普度众生。

释迦寂灭以后,未来佛弥勒未生之前,在这个过渡时期中,娑婆世界众生由谁来负责度化?这段时间被称为五浊恶世,末法时代,世上没有佛,道德沦丧,尊卑颠倒,礼仪崩坏,人心险恶。释迦佛把这一重担,交给地藏菩萨。教化众生最基本的仁孝,为未来弥勒佛出世打下教化基础。

王坤的这件作品以冰飘南红做原料,上方洁净清透雕琢成侧立的地藏王菩萨,手执禅杖,头光缩到至小,可见末法时代的悲凉,一点飘红被巧妙的雕琢在眉心,似佛的白毫相。

下方红色部分被雕琢成地狱的红莲业火,菩萨慈悲敛目,像火中伸手,仿佛在接引红莲业火中受苦的众生。

地狱中的大恶之人,神佛尚且悲悯,不肯放弃,你托得人胎,有幸生于太平之世,纵然有种种烦恼,又怎比十八重地狱苦寒?又有何资格自暴自弃,自甘堕落?神佛再如何努力度化你,都需要你有努力向上的决心和行动。

跟随扶苏欣赏了“艺韵”的玉上三界,有没有历尽轮回之感?佛教讲究众生平等;儒教推崇有教无类;玉雕师也应该珍重每一块玉石,拿好料子做出好作品,是玉雕师的本分。拿普通料甚至瑕疵料做出好作品,那才是玉雕师的本事。没有用不上的玉料,只有没创意的玉雕师。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