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玉雕艺术家 孟卧虎
朴石本纪玉雕艺术团队创始人兼艺术总监。其作品将人文与自然融为一体;呈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分,具有时代特征;蕴含人生哲理,富有意境之美和诗意想象空间。
人玉两相知
我们是一个具有探索性的玉雕创作团队,主要是针对各种玉料进行创作,深度挖掘玉雕的创作空间,寻找玉雕创作丰富的艺术语言。
每块玉都是平等的,都有其独有的气质。有的玉相对温润、空灵一些,有的偏厚重一些又或者朴质一些。就像我们人一样,都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性格。因此玉雕创作也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千篇一律,应该根据每块玉料的特点进行创作,把每块玉料的特质都挖掘出来,符合每块玉的玉性。
在我们的眼里玉本身没有杂质或者糟粕,这些所谓的“杂质”或者“糟粕”或许正是这块玉的亮点所在。这就更需要我们去寻找与玉交流的一个恰当的方式,而不是把它给去掉。我们与每块玉进行交流,去读懂它,去感受它内在的色泽变化,甚至是各种裂纹所蕴含的特质,而不仅仅是看它表面的温润或者是洁白。
这件作品的材料是一块独山玉,上面深色的斑就是我们所谓的“杂质”了,但我们把它做成了树叶的样子,有秋天萧瑟的感觉。整体形态也是一片树叶,有一个少女在月光之下沉思,这是一种少女情怀。
这件作品也是用一块独山玉雕刻而成的,整体看着比较“脏”,没有很多玉质的地方。但是我们认为它有中国水墨画的感觉,所以在上面巧雕了两个人物,一位老者还有个孩童。这就具有了中国水墨的韵味,让人感觉不到这些“脏”是杂质,反而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美妙。
这是一块很一般的翡翠料子,可以看到“脏”的地方比较多。但我们认为跟上一块独山玉有相同的味道,水墨的感觉比较浓,所以把杂质部分特意做成了一棵树,树下有一位高士在那里听泉,有一种文人趣味、文人情怀在里面,这样就会有一幅水墨画的感觉,因为这个画面吸收了很多国画的元素。
我们在进行玉雕创作的同时也是与玉交流的过程。我们会把我们的生活感悟和人文情怀与玉本身的自然特质结合起来,使我们所接触到的每一块玉都能以合理恰当的姿态展现其更美的一面,同时所营造出的场景氛围能够引人入境,使玉雕成为能触动人灵魂的一门艺术。
其实我们的创作题材都是以中国文化为根,融合我们对自然现象的感悟。比如说自然界的枯荣变化所体现出的生命轮回;秋荷残而不败,老树被风雨折断但仍然欣欣向荣所表现出的生命顽强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创作吸收营养的源泉。
这件作品名叫《如归》,这棵树虽然被风雨折断了,但是依旧枝繁叶茂,生命力很顽强。这只小鸟站在上面有所感触,应该是被这种生命的顽强所感动。
这件作品名叫《咫尺枯荣》。作品左边是一棵枯树,很大很枯,右边是两棵相对枝繁叶茂的树,就在这两棵树的下面有一个人物,或者说是一位智者,是一个文人的形象,后面跟着一只小鹿,两者在感受这自然变化。这种枯荣的自然现象是我们经常能见到的,却也是很容易就被忽略的,但是这种现象恰巧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生命的真谛。
这件作品整体来看下边是一片很大的树叶,树叶上有一个枯树桩在吸收营养。其实树桩已经没有了生命,但在收了叶子上的营养后又长出了新树丛。这就是生命生生不息的现象。树下面还有一个人,是个旅行者的形象,背着背包。在这个环境中,人们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一个深刻感悟,其实这个旅行者就是我们的人生,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过客,这也是人生的一个历程。
这件作品名叫《春律》,春天的律动。这是一个冰封的荷塘,可以感觉到很寒冷,但是它上面还有一丝暖色,那就是冰即将融化,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这就说明在春天到来之前,会经过很寒冷的一个过程,这也有一个人生的道理在里面。
这件作品的材料是俄料,糖白玉,整体看它是一枝玉兰花。在作品右下边有一个小茧即将破出,有一种破茧成蝶的感觉。其实这就是我们想表达的涅磐重生。花要开了,茧也要破了并且新的生命将会冲向天空。这件作品看着很小,但其实它蕴含的力量是很大的。
这件作品的材料是一块昆仑白玉,雕刻了一棵枯树架在江面上成一座桥的形状,有一种寒江的感觉。枯树的上面还有一位背着包袱的行者,这个包袱就是寓意着我们人生的一个包袱。因为一个人的人生或多或少都肩负着很多东西。但是人要度化自己就必须得亲自去经历这个过程,那么只有渡过这个寒江,才能有所顿悟,这也是人生修炼的一个过程。
这件作品名叫《归》,在作品的右边有很大一个枯树桩,相对的左下角有一片树叶漂过来,上面站着一位老者的形象和一只小鹿。这件作品想表达的就是这片叶子是自然而然地漂过来的,而不是人划过来的,这是一种自然的回归,也是一个轮回的过程。
我们在感悟生命的同时,也在寻找着萧散简远的道、情、理、趣的文人情怀;寻找自然界的天真和野趣,是树木长成树丛而不经人工修饰的那种天真烂漫的感觉,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相知相怜的那种情趣。寻幽、听泉、访友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怀给我们带来了心灵的洗涤和回归。
这件作品名叫《游心象外》。在这个断崖上长了一片树丛,特意做成了树丛,就是在追求一种自然之气。主题是由人和小鹿组成的,烘托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一种人文情怀。
这件作品名叫《碧潭清音》。上面是人和小鹿相对而坐的场景,是想表现一种人与动物相知相怜的情感,也是一种知音的感觉。在后面挖了一个潭,里边特意加了水,这样就增加了灵秀之气。
接下来谈一下我们对传承与创新的理解。我们认为传承和创新是同步的。没有继承传统也就没有了创作的根源;没有了创新,继承就失去了生命。作为当代人,一味地去继承而不去探索,显然也失去了传承的意义。我们吸收所能吸收的营养,没有门第之见,来进行大胆的尝试。但我们认为创新又不是刻意为之,不是说非得要做跟别人不一样的题材,而是多方面自然而然相融合的一个过程。
这件作品名叫《如是》。“如是”是表示诸法实相之语,也就是佛家认为表现真如佛性的用语。我们特意把传统的背光用叶子来代替,因为佛家讲一片叶子就是一个世界。同时叶筋脉有向上发散的形态,是佛性往外扩散的一种感觉,就是对佛性一个深层次的挖掘和延伸。底座特意设计成一个树皮加树枝的造型,树叶、树皮、树枝也是一个轮回的现象。
这件作品名叫《问山》,是一种组合形式,和传统的手法有一些不一样。我们把切下的石块做成配景来配合整体而延伸出一个画面,这样就不再是中间孤立的一个景,从而增加了整体场景的延伸度。
上面这个作品名叫《诸世》,诸世繁华的诸世。是一个枯树桩上面长了一片大叶子,同时也有几片新生的小叶子。树桩就是表达腐朽的感觉,而小叶子的生长就是在延续生命,这也是一种轮回。而整体的这片大叶子可以代表我们这个浮华的世界,上面的花可以理解成困扰我们的各种事情或各种诱惑。作为修行者在这种环境中能够不为所动,仍然保持宁静,也是不忘初心的一种体现。
下面这是一块碧玉,名字叫《共知》。它的整体是一个心的形状,是一片树叶环抱所形成的。树叶上面有一个树桩在吸收营养,树桩中间长了一棵新树,也是想表达一种生命的轮回,一种自然的生命力。中间的三个人,就是儒、释、道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所以,我们认为中国文化以及其他各种文化的起源,都是根据自然现象的感知而来的,不是凭空想出来的。他们共同的感知源泉应该都是一种自然的生命力,所以我们叫它《共知》。
对于玉雕的形式和表现手法,我们认为对创作的作品来说,不应该有太多条条框框的限制。不论是写实的还是写意的;不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不论雕的是巧是拙,或粗或细,还是运用其他的构成或者组合,都应以玉本身的自然特质和我们创作者的内心表达而定。总之是为了呈现玉之美和表达人的情怀。
这件作品名叫《不知因》。作品整体下边摆了很多石子,有一种在河岸边的感觉。这就是打破我们平常用的手法,把去掉了的石块又重新用上了,化无用为有用,而且整体不再孤立,增加了画面的延伸度。之所以叫《不知因》是想表达人作为轮回中一个很小的生命体,我们根本不知道下一秒会遇到什么人,遇到什么事情,但是冥冥之中又有注定。所以说我们不必去揣测因果,只需要去珍惜眼前的相遇就行。
这件作品名字名叫《忘轮》,在月光之下,枯树之下,一匹马在沉思。作品底部是一片河岸,就是由一块很粗糙的原石做成的,有一种很朴实的感觉。粗糙的石头相对来说能把玉质对比得更加细腻温润。而且特意在底部加了水来增加作品整体的灵秀之气。
下面这个作品是一块糖白料,当时这块料子是完整的,原本打算竖着用,但是一不小心给折断了,那么断了就断着用,于是就用其他玉石子把断的两片连起来,这样就增加了一个画面。作品上面的处理手法,特别是对树的处理,有虚有实,很多是结合国画中皴擦的手法。所以说很多手法都是吸收和融合的过程。
对于作品的工与艺,我们认为不必特别去强调它,只要能恰好地表达出作品想表达的内容就行了。
对于创作感悟和体会,我们认为玉是大自然的精灵,也承载着中国几千年文化。通过对大量玉料的解读和实际的创作,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必须尊重自然造化,敬畏生命,多方面的吸收优秀文化的精髓。但不能光讲形式和技法,还要更深层次地挖掘玉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顺势而为,与玉进行合作交流。
这件作品名叫《世外世》,整体是以一片叶子为背景的一个世界。同样也是在枯树桩上发出了新枝,在这上面有个鸟窝,里面有一双小鸟;另一个树桩上站着一对情侣,他们与小鸟在互相对视。这个环境本来是很严肃的,因为有枯树的现象,但是整体又是很和谐的。因为虽然环境很不好,但是他们已经忘却了各种纷扰,这就是想表达他们情感的坚定。
孟卧虎与群友互动
群友:在县城雕刻(县城相对封闭)和在城里雕刻,对自己的学习和创新会有哪些不同呢,或者那个更好?
孟卧虎:我个人认为在哪里雕其实关系并不大,关键是要有一颗沉静、沉思的心,还有对生活、对玉质的一种感悟,因为生活才是我们源源不断挖掘素材的源泉。至于创新,我还是认为不能刻意为之,因为创新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性的相融,是自然而然的一个过程。
群友:卧虎先生以后的作品也是要偏向情怀的表达吗?您对中国传统工艺是怎么看的?
孟卧虎:我们的作品首先是要结合玉料与自然对话,还有一点就是要表达个人的情怀。我比较注重个人对生活感悟,甚至是对玉料一种切身感受。对于中国传统工艺,我认为当然也要认真地对待,因为里面有很多优秀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但是也不能一味地只讲工艺。工艺只是我们表达或者说创作的一个手段而已,不能太苛求。
群友:您好老师,这些作品是玉石提供的灵感,还是中国国画艺术本身?是什么时候有这样的想法的?
孟卧虎:玉石是肯定能够给我们提供灵感的,因为每块玉给人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有些玉石本身就有水墨的味道,而有些就很空灵,很温润。但是很多时候,有些想法比如对生活环境、自然现象的感受,都是一个长期思考的过程。在创作时,当看到玉料的那一瞬间就会与想法产生碰撞、结合,这就是灵感的来源。
群友:作品的背面是什么样子,还是只有正面可以看?
孟卧虎:作品的正面、背面都是可以看的,只是正面是表达内涵的主体,所以说背面在拍照时就说忽略了一些。
群友:您好老师,这里面的人物有什么具体故事吗?
孟卧虎:在我们的作品中,每一个人物都是有故事性的,都承载了我们想表达的一些感受,或者是我们经历的一件事情。这里边很多人物都有原形,虽然是古代的人物,但其实很多就是我们自已。
群友:这几年关在一个封闭的坏境下是怎么过来的,有没有遇到难题,对未来有什么样的规划?
孟卧虎:虽然我们把自己给封闭了起来,但思想不能封闭,只是环境相对安静一些。其实我们就是想把对玉的感触做出来。通过做玉,我们把认为可以做的题材和方法结合起来。也有很多纠结的时候,因为玉的材质是变化莫测的,它不能让我们完全按自己的想法来,这也体现了它的自然与奥妙。其实在这几年中,也有很多人想和我们一起开发一些商品,但是我们都没有同意。
对于未来,我们认为还要坚持我们的想法,把我们的理念继续延伸下去,继续去创新和开发,因为我们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群友:看到老师有的作品里有巴比松油画的风格,老师有没有想过尝试用色彩更加丰富的材质创作?
孟卧虎:其实我们也一直在尝试丰富作品的色彩,比如独山玉,它的色彩就非常丰富,能够有更多的表达。
群友:老师,你们的每件作品都是一幅立体的画,来具象地表达中国传统的一些文化、宗教意境。我这样理解对吗?
孟卧虎:我们有些作品和绘画是有相同之处的,也吸收了很多绘画的手法。内容主要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包括宗教的一些思想,比如禅、意、道的思想,再结合时代性和我们个人的想法。
群友:雕刻创新的“新”体现在哪?什么才能叫创新?
孟卧虎:对于创新我们认为可以尝试各种手法,只要是合理的。我们认为创新并不是刻意的,也不是说想做就能做出来的,这是各方面长期自然而然地相融合的一个过程。包括可以运用多种材质进行各种形式的组合,只要能合理的融入,突出玉之美,都可以运用。
群友:请问作品本身的价值高,还是作者赋于的主题价值高?请明示,因为市场定位很重要,怎么才会让市场认可?
孟卧虎:首先,我认为作品本身的价值肯定是和作者相结合在一起的。对于市场这方面,我认为不应该去刻意揣测,我们就用自己的真性情去做。人都是有知己的,肯定会有人认可,会被感动。我认为一件好的作品,只有给了人心灵的碰撞,让别人感动,才会有市场,才能更让大家喜欢。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