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丰磊简介

刘丰磊,生于玉雕之乡-镇平县,1990年开始学习玉雕制作和设计,1994年师从中国玉石雕刻青年艺术家张克钊,2001年参加黄德一大师主办的玉雕高层培训班学习。2003年在中国玉石雕“天工奖”上获得业内的初次肯定及认可,2008年在第四届“陆子冈”杯中获得最佳创意奖,后期多次参加国家各项玉雕工艺比赛,多次获得各项金银奖项。

黄德一大师给予中肯的评价:“刘丰磊擅长各种玉料的人物雕刻和设计,能够充分展示出玉料的美感,在创作上一直追求自然的风格,作品并不抽象,观赏性很强。线条圆润流畅,造型独特别致,集形、神、巧于一体,融合了古典美与现代美,令人耳目一新。”

2011年在青海省西宁市开办三石工艺玉雕培训中心,力求为昆仑玉玉雕业培训出拥有青海特色和特质的雕刻师。

2009年被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评定为河南省“高级工艺师”职称,被南阳市人民政府授予“南阳市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被玉雕之乡-镇平县授予“十大创作新星”荣誉称号。

2011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2012年获全国百花杯玉雕大赛金奖。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任何一块好玉,经过人工雕琢,才会赋予它更高的价值和魅力。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昆仑玉玉雕可谓是代表了能工巧匠的智慧结晶,而作为我省惟一一名获得“玉雕工艺大师”称号的刘丰磊,亲手雕琢的昆仑玉更是传承了玉雕特有的气质和韵味,他精湛的技艺和浑然天成的昆仑玉造型赢得了收藏爱好者的赞誉。

“三石”敲开昆仑玉雕琢之门

昆仑玉,在中国的玉石文化中最早登入史籍!早在2900多年前,周天子穆王西游昆仑时,受到西王母的热情款待,并获赠昆仑美玉为礼。新疆玉、和田玉、蓝田玉,在众多光彩照人的玉石面前,昆仑玉雕与其他玉雕相比,更以质地坚硬、晶莹细腻、色彩绚丽以及玲珑剔透的造型更胜一筹。位于南关街的“三石”玉器店以他独到的玉雕技艺在省内独占鳌头,掌门人却是36岁的刘丰磊。这位思维敏捷、谈吐儒雅、举手投足间颇显灵秀的玉雕师,看上去比平常的玉雕大师年轻许多,和善、谦逊的他面对记者的采访还有些腼腆,谈起自己的事业,颇有几分感触,他说,和玉雕行业的其他大师比较起来,是稍微年轻了一点,但自从1992年毕业于河南工艺美术学校以来,他已经在玉雕行业干了22年了,也算是一个“老人”了。

大师的言传身教受益终生

刘丰磊说,他的家乡河南镇平是一个有着玉器经营和玉雕传统的地方,是全国著名玉器加工制作的集散地,他从小喜爱绘画,加之家里有嫂子从事玉雕工作,邻居也在从事玉器行业,他自然选择了这个职业。虽然到目前有一点成绩,但与许多前辈大师相比,他觉得还有一定的距离,“我能有今天也得益于我十几岁时便从师张克钊大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又拜黄德一大师专攻绘画,正是有这样的机遇,才使我在玉雕行业与同龄人相比有着更足的后劲。我能有今天的事业,与张克钊大师,黄德一大师当年的言传身教,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

慧眼识石巧手雕宝

由于玉石石料在开采出来时有一层风化皮包裹着,无法知道内在的好坏,须切割后方能知道质量。因而买卖风险很大,“玉雕师在选择材料时,有句俗语叫‘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布’,就是形容石料采买的风险,有可能一刀下去是好料,价值连城,但有时候一刀下去也会一文不值。”同时,由于石料内部构造、材质多变,雕玉的过程充满着不可预知性,而玉雕师一对慧眼和一双巧手变废为宝也就成了玉雕工艺的一大魅力,他说:“一块玉石里外的质地、色彩很多时候并不一致。玉雕师要具备随机应变、因材施艺的技巧。总体上,玉雕技艺会在保留其玉石本来色彩的同时,尽量发挥玉石的颜色特点,以巧雕技巧掩饰石料本身的不足,才能展现玉的美。”

将昆仑玉雕发扬光大

因为昆仑玉有一部分玉雕产品,是在旅游景点销售的,所以他在题材上就结合了地方文化,比如青海的昆仑山是中华民族的祖山,远古神话的起源,以此创作了一批神话系列的作品算是突破传统题材的一点尝试,现在看来在市场上还比较受欢迎。他的众多拟古玉作品中,大多自由奔放、狂放不羁、不拘一格,即便在他充满时代气息的新作中,也透露着远古文明传递而来的气息。大气的风格与精细的工艺完美结合,使得刘丰磊玉雕作品的个人风格已广为业界认可。用传统的写意手法,追求作品的材质大气,不过分雕琢体现玉的内敛湿润品质,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要求。

目前,他有多件作品荣获中国玉石雕刻最高奖项“天工奖”;多件作品在省级以上奖项中荣获大奖。他设计的《有容乃大》在造型和纹饰上的变化彰显了其特有的设计理念,在雕琢技法上创新的表现形式则更显出其扎实的功底,在2012年全国百花杯玉雕大赛中一举获得金奖。

培养新人让玉雕名扬四海

玉雕师是一个新型的职业,玉雕也是一门精湛的技艺,青海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在玉器行当中,人才显得十分奇缺,几乎没有一家玉器店是专门招收学徒来学玉雕的。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可是在刘丰磊的加工店,全是清一色的学徒,13名学徒来自省内各个地区,最远的来自黄南同仁,最近的来自湟中,这些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当初就是为了要从师傅身上学到真正的玉雕本领来到这里,一名湟中的学徒已经考取了大学本科,因为爱好玉雕,竟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求学之路,来这里拜师学艺,经过师傅手把手的教导,学徒们学会了选材、手绘、精雕、打磨等一整套程序。目前由他培养出来的玉雕学徒竟有300名之多。他说:“与我的家乡相比,青海玉器行业人才显得非常缺乏。我在青海多年感觉到这已经制约了昆仑玉产业的发展,因而在创作之余,我把一部分时间投入到宝玉石加工鉴定及设计制作上,有心培养一批青海本地的人才,促进青海玉器行业的发展。

在创作之余,刘丰磊还身兼青海交通技术学院的教授。在他看来,青海是一个资源大省,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在全国玉器市场上70%的产品,都是青海昆仑玉加工的,青海急需昆仑玉的玉雕人才。

心无旁骛才可琢玉成器

俗语说得好,“玉不琢不成器”。好的石头会让人一下子有灵感,设计中也要有吉祥的寓意和巧妙的设计理念。同时,因石料的内部结构多变,要边做边修改、雕刻,最后是打磨。每一个步骤都很重要,一个环节没做好就可能影响整个作品。由于对技艺要求较高,刘丰磊认为,成为玉雕工艺师,最重要的是要心无旁骛,“工艺的修炼和学习,需要3至5年的时间,而在设计、雕刻上,则需要心无旁骛。”

22年来,符合他要求的“心无旁骛”的徒弟为数不多。但他倍感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走进玉雕行业,使得玉雕作品题材也越来越广,“现在有很多80后年轻人加入玉雕行业,玉雕的题材创新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生活中有什么,即可做什么,从神话故事到奥特曼,只要有接受度,都能做出来。”他认为,玉雕艺术的发扬前景远大,“技术先进了,玉雕好料子越来越多;年轻人肯学,说明玉雕可实现不断创新;生活水平好了,相信玉雕艺术的美会被更多人欣赏。”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

相关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