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水晶雕刻中的藏传文化
《尚书·洪范》篇云:“五福:一曰寿”,长寿是人们长期追寻的一种境界,生命要在觉悟和奉献中醒悟,才能走向生命的圆满。头戴天冠,梳着高髻,双手托瓶,表情静穆高洁,长寿佛在宁静祥和中向我们阐述,只有在内心生起菩提心,才能得到安乐长寿。
古往今来,水晶被人们认为是世间纯净的代表,常被比作夏夜穹空的繁星,大地万物的精华。
最初接触水晶仅是被其美丽的外表和强大的功效所吸引,水晶在与人体摩擦中产生微弱的电磁场,促使人体能量集中,可以减轻人的痛苦和紧张。不仅如此,水晶还含有部分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使身体更加协调。在融入水晶雕刻的世界中,我深深地被水晶内在的魅力所折服。
水晶的材料性质具有两面性,它不似白玉的软,也不似翡翠的硬,水晶是刚柔兼备的一种材质。你要是懂它的特性,它就是温柔的,雕刻起来也非常顺手,反之,它则刚硬倔强。雕刻师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感悟每一件水晶传达的内涵。
每一件玉雕艺术品,都是在其材质基础上的一种审美表现,材质是决定其艺术特色的根本,水晶也不例外,通透的水晶将其内在,毫不保留地呈现给观者,一览无余。
在众声喧哗中,我们的心总是随着环境躁动不安,拥有一个平静安定的生命是现代人最深切的期待。佛教中强调心境归零,所以在雕刻过程中我尽量让身心平静下来,用宁静的力量激发潜在的智慧。
一件好的作品,首先是构思得体,重要的是在创作过程中对佛教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再有就是平和的心态,艺术作品只要用心去对待,就会给我们带来美的感悟。
有人认为藏传佛教不是真正的佛教,其实藏传佛教的戒律体系是真实的佛教体系,比丘、比丘尼、居士瑜伽士等戒律一应俱全;在法脉上,从释迦牟尼佛一直延续到今天,由清净证悟的大德传承代代相传至今,藏传佛教可以说是完整地保存了整个佛教的形式与精髓。
在藏传佛教中,六字真言是其精髓,我认为在水晶雕刻中要身,意与佛一体,才能获得成就。此外我也特别注重莲花底座的雕刻,正所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短短的几个字赞美了莲花,也道出水晶雕刻的基本原则,不随波逐流,用心去感悟每一个作品所要展现的内涵。
水晶工艺品是自然和人类力量的双重结晶 ,展现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也能显示雕刻者的高超技艺,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在目前的市场上,水晶工艺品精品比例仅占十分之一,海外市场也大多集中在东南亚一带,随着水晶高端产品的持续创新,精品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水晶文化的研究和传播,水晶在未来潜在价值将不可估量。
个人简历
宋雪林1983年出生于河北保定,1997年开始从事水晶雕刻工艺至今,现为亚洲工艺美术大师。擅长人物题材创作,尤其对佛教造像有深入的研究。作品特点造型生动,线条流畅,佛像庄严慈祥形态优美。
个人生平
1997年从师中国玉雕艺术大师张玉成学习雕刻技艺数年。
2011年创办佛源精雕艺术工作室。
获奖经历
2009年水晶《黄财神》荣获中国玉石雕刻“天工奖”金奖;
2009年水晶《六臂如意轮观音》荣获中国玉器“百花奖”金奖;
2009年水晶《四臂观音》荣获中国玉器“百花奖”金奖;
2009年水晶《金刚萨垛》荣获中国玉器“百花奖”银奖;
2009年水晶《自在观音》荣获中国玉器“百花奖”银奖;
2013年水晶《太子佛》荣获中国玉石雕“神工奖”金奖;
2013年水晶《金刚萨埵》荣获中国玉石雕“神工奖”银奖;
2013年水晶《有求必应》荣获中国玉石雕‘神工奖“银奖;
2014年水晶《黄财神》荣获中国玉石雕刻“天工奖”优秀作品奖。
代表作品
《金刚萨垛》,《黄财神》,《地藏王》,《太子佛》,《长寿佛》,《阿弥陀佛》,《自在观音》,《卧佛》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