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创作对材质的依赖既是一种限制,也是艺术创新的源泉,对创作者而言,玉雕创作的创意设计、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以对材质特性的解读、材质语言的把握为基础,对材质的个性解读往往最能窥见创作的独特性。
在邱启敬的玉雕艺术中,对材质特性的充分挖掘与个性诠释不仅为观者提供了进入其玉雕艺术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构成了其玉雕艺术的独特风格。


邱启敬 / 坐看云起
和田玉青花籽料 / 8.8×18.5×1.5cm 303.5g
不同于涅槃系列的空灵,罗汉系列的清寂,《山海经》人物系列的诡诞,邱启敬的文人系列呈现出另一番韵致,这一系列作品多以和田玉青花玉料为材质,作品不着意于繁复写实的画面构图,而注重空间场景的构建,人物与空间关系的探索,以不拘一格的表现手法,深度挖掘青花玉料作为创作材质所独具的美学特质与艺术表现力,结合文人题材表现人物心理、画面意境、气韵风格等。



青花玉料黑白共生,两种色泽的交融呈现出不规则的流动变化、缥缈无拘的水墨感,这种天然属性带来的变化感与意境感,以及从混沌到清明的哲理式表达,对于表现文人题材具有天然的优势,为创作者带来极大的表达空间。


邱启敬 / 渡
和田玉青花籽料 / 7.0×20.0×1.5cm 59g
私洽咨询:138 1093 7066
在邱启敬文人系列作品中,青花玉料黑白分明与渗透交融的不同效果被以创造性的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
基于黑白分明的色泽特点进行分色设计、俏色巧雕,尤其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于空间场景中尤为鲜明,呈现出孑然于天地之感,亦是人物性格与心理的外化表现,如作品《坐看云起》中洁白一身的高士,飘逸成仙,高洁出尘。



而水墨氤氲的流动变化在作品《渡》中,以夸张的平面化手法呈现,浓淡相间、渲澹弥漫的色泽变化,如雾霭四起的远山,又似水雾朦胧的江海,极尽延展的平面与流动的水墨构成了人物背后的宏大背景,天地独往来,缥缈孤舟影。


邱启敬 / 孤舟横渡
和田玉青花籽料 / 10.7×8.4×3.5cm 65.6g
邱启敬的玉雕创作在表现手法上大胆跳脱,不同于传统玉雕的保料取材,其创作常以独辟蹊径的创作视角结合现代艺术的手法风格置景造境,构建人物与空间关系。


对于青花玉料与文人题材的结合亦区别于传统玉雕的表达,其以简约、夸张的手法营造空间场景,将人物置身于宏大的场景中,无论是远山,还是江海,皆与人物形成宏大与渺小的对比关系。


邱启敬 / 逍遥游
和田玉青花籽料 / 16.8×6.9×2.8cm 244.3g
与此同时,人物或独棹孤舟,或拄杖前行,或骑驴而往……置身此间,皆是短暂的经过或停留,此时此地仅是远行中的一瞬捕捉,而天地于万物不过如逆旅……相较于传统玉雕,邱启敬弱化了诗情画意的表达,而走向了人物与世界、实体与虚空的哲理叙事。


当代玉雕围绕青花玉料与文人题材的表达,多依循传统文人画的构图风格与山水意趣的表达,或取法山子雕的宏观布局与细节的精雕细琢。
邱启敬的这一系列作品摆脱了文人题材的传统视角和常规路径,画面视觉打破了传统的再现模式,其以青花玉料的特性为基础,探索材质与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人物与世界、实体与虚空之间的关系,在解构与重构的过程中,进一步挖掘青花玉料的艺术表现力与文人题材的当代表达。
作品摄影:舒洋
ZHENG DAO AUCTION


邱启敬 / 驴背吟诗
和田玉青花籽料 / 9.5×11.0×4.7cm 681.5g



ZHENG DAO AUCTION


邱启敬 / 见山
和田玉青花籽料 / 23.0×1.7×7.2cm 83g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