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玉石雕刻艺术家,被誉为玉雕“鬼才”,多次获得(玉雕界)天工奖、百花奖、神工奖金奖。

退守

佛山南海平洲,玉雕师刘东近几年长驻的工作室内,玉雕并不是装饰的主角。

楼梯间,青蓝相间的巨幅山水画挂在红墙上,画作出自刘东之手。一进门,迎来一尊纸浆褶皱质感的女性塑像。墙角是旧钢琴和切开的翡翠原石。舞蹈形态的人像画片挂满一面墙。最后,在一大块凹陷的墨色墙体内,才能发现一些玉雕作品:望天的僧人、痛苦的呐喊头像,摆放很随意。

没有想象中明亮的灯光、璀璨的玉石。这里看上去像一间粗粝的艺术博物馆。

接受采访这天,刘东穿米黑印花的T恤,隐在深色沙发里。他说话语气温和,语速较缓,刚开始有些严肃,聊久了就常有笑意。头顶的帽子,用自由的字体写着庄子、王勃、徐渭、尼采、尼古拉特斯拉的名字,都是他喜爱的人物。

刘东多次获得(玉雕界)天工奖、百花奖、神工奖金奖。今年56岁的刘东,向少聊到自己的作品或成就,更多表现出对宇宙、哲学、历史,以及艺术价值和永恒事物的关心。

刘东喜爱电影、音乐、舞蹈,行内人都说他“多才多艺”。在他看来,这些艺术与玉雕是相通的。电影用光影制造流动的梦,玉雕也在灯光照射下呈现出不同的情绪色彩。懂得舞蹈的肢体美感、音乐的节奏感,才能在雕刻和雕塑中更好地呈现人体。刘东愿意在这些领域发展,只是,他与玉雕的缘分最深。

22岁时,刘东决定以玉雕为业。除了因为这个赛道发展空间大,他认为自己想明白了,石头代表着可贵和不朽。

image

翡翠《逍遥游》(受访者提供/图)

“我认为我们所有的文明都发源于石头。孙悟空从石头里迸出来,贾宝玉是石头变来的,《水浒传》里掀开一块石头,那些精灵就出来了,闹得天下不宁。在石头上,书法家要把自己的书法永久保存下来。西安碑林,我一看,牛死了。我以为岳飞只是一个将军,没想到他的《出师表》会写得(有)出神入化的美。这种美要留下来,所以要找工匠磨一块很平的大石头,把字刻下来。”刘东认为,比起纸张,石头更能保存人类的精彩。

“玛雅文化、印加文化、两河流域文化、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能留下痕迹最久远的,都是在石头上的。”

这些都是他从广泛阅读中领会到的。在投身玉雕之前,刘东先成为了书籍的信徒。

刘东出生于福建省罗源县,家里条件不好,他13岁就辍学了,靠卖画、帮企业画背景墙为生。由于他自幼喜画,绘艺精湛,一张画能卖200块。1980年代初,当教师的姑姑,一年的工资也没这么多。刘东大可以满足于做职业画手,姑姑却告诫他,“虽然你不在学校上学,但你不能停止读书。”

对于刘东来说,这句话就像警钟一样。他回忆,那个年代,姑姑坚持苦读成为教师。在刘东眼中,姑姑是“逆行者”,是不平凡的人,让他看到知识和智慧的价值。

从那时开始,图书馆就成了刘东的学校。省、市、县图书馆的读者证都办全了,刘东一有空就泡在图书馆里。有时,一待就是一周。文学、哲学、艺术、历史,刘东广泛阅读,这些成为他日后玉雕创作的巨大素材库。

刘东也想成为不平凡的人。做画手几年后,他试图“改变人生”:跟着潮流学迪斯科,练习跳舞和唱歌。17岁时,为了能经常听崔健的演唱会,刘东到北京做服务生。回乡后,他为了纠正口音跟着央视节目学播音,闭关修炼26天考进了歌舞团商演队。

天赋、舞台、观众的狂呼,给了刘东极大的自信。

他用“超格”、“勇敢”和“荒唐”形容年轻时四处闯荡的事迹。直到1990年代初,有些狂气的刘东突然冷静下来。他将这种退守归功于阅读的沉淀。

刘东又回到图书馆,读书,画画,写字。这时,他遇到了寿山石。这种产自福建的玉石,色彩斑斓,柔而易镌。刘东对它极为着迷,便向罗源雕刻厂的几位老师傅请教技艺。自此,他扎进了安静的工作室,再也没有跳出来。

比起绘画,玉雕作品吸引刘东的地方,在于它的“不可复制性”。每一块石头都是独一无二的,各有密码,雕刻讲究因材施艺。“我们每雕一件作品,好像是帮自己雕了一个勋章一样。玉雕能证明我的成就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能给人脱俗的感觉。”

image

翡翠《佛陀圣迹·步步生莲》(受访者提供/图)

       拙气

玉雕行内,把玉器制作的过程概括为“议、绘、琢、光”。玉雕师首先要分析原石,根据玉的色泽、裂纹、形态,做好规划设计;绘制好成品的图样后,按设计的轮廓切割,用金刚石制成的轮砣打磨细节;最后,对已做好的玉器抛光。在刘东看来,在其中,“最难的是设计,你要去做一些别人没有做过的事。”

“动脑比动手更重要。”他总是这样强调玉雕的要领。刘东喜欢在雕刻前花很多时间把玩一块石头,与之“对话”。他需要一个贴切石材的、引人深思的主题。

“一般的艺术品,能满足我们的六识(眼识、耳识、口识、舌识、身识、意识)。挺好看,挺美,但打动不了心,也打动不了灵魂。有的艺术品让你进入深思,泪如雨下,嚎啕大哭,让你歇斯底里地怒吼,或者泪流满面地赞叹。举个例,我们听到《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全身都会激昂起来,听到《国际歌》的时候,也会充满热血。”刘东想留下的,是让人感动的作品。

白菜、观音、十二生肖,这些传统常见的玉雕形象,几乎不会是他的选择。刘东偏爱关切现实的主题,偏爱从历史典籍中挖掘故事,找到最适合玉石特质的题材。即便是用到了佛头这个传统元素,也要力求新意,把另一半雕成魔头,表现善恶一念的哲思。

刘东多次声明,自己不雕重复的作品。“香山九老、米芾拜石、羲之爱鹅,做学徒的时候我也做了。后来我独立创作的时候,绝对摒弃这样的被人家重复了无数遍的题材,因为我要保持一种原创精神。”

在他的好友、同为玉雕师的王国清看来,玉雕大致有两种创作风格。一种深耕既有题材,磨炼极致精细的工艺,方寸之玉能文发丝;一种化繁为简,随性飘逸,重开拓意境。刘东属于后一种。

王国清认为,最适合描述刘东作品的词,是“文雅”和“拙气”。“就像齐白石画虾,寥寥几笔就能画出韵味,点到为止,但是一看又不含糊,能代表意境,有内容。刘东的雅和拙,与他的修养、文学内涵有关。我们做的东西,工艺就更复杂,但剑气比较重。”

伯乐相马的玉雕最让王国清倾心。石内的红椿翡翠雕为奔腾的汗血宝马,白色和绿色的翡翠做了伯乐和马僮。非玉的粗糙皮壳,则变为马棚,构成故事发生的框架。王国清评价,“翡翠外的皮壳,在业内看来是没有用的,直接切掉。但刘东把它(利用好)做回去,非常巧妙。”

这些构思,许多来自头脑中乍现的火花。刘东是灵感型的创作者,“跟着自己想做的事来调整时间”,经常半夜工作,白天睡觉。没想法了,会用很长一段时间跑步、爬山。

灵感从哪里来,他很难说清,更相信这是与石头的缘分。黄宾虹漫游青城山,偶遇大雨,体悟出“雨淋墙头”的画法。在巴西整修八德园时,张大千搬石用力过猛,眼周血管爆裂,差点失明,落下眼疾,这才放弃工笔,开拓了大写意的泼彩。

1995年的一天,刘东回家时,发现弟弟正在雕一块黄黑相间的寿山石。按计划,黑色的底部要雕成竹篓,黄色部分将刻成几只小鸡,玉雕已具雏形。刘东连忙制止,看到石料的瞬间,他知道,“那不是小鸡,而是一个男人。”之后,一连串的意象袭来——一个黄铜色皮肤的男人,赤身从黑暗中窜出来,耀眼的光芒让他忍不住用手遮住眼睛。作品经刘东改造,最后被命名为《强光》,被一位收藏家买走。

强光的主题,与互联网有关。“没有互联网之前,人好像在矿洞,里面看不到光。”联网前,他每次找资料都只能去图书馆翻阅,总是累得半死。通网后,全世界的艺术品都向他敞开,一次能下载数不尽的图片。这一年,有一场大专辩论会讨论互联网进入中国是利是弊,观看时,刘东坚定地支持正方。

入行寿山石雕刻的第二年,刘东就摘得全国赛金奖,之后又蝉联了五届天工奖金奖。刘东总是要保留一整块石头的灵魂,冒风险创造陌生的形象。在玉雕行内,他获得了“鬼才”的称号。

除了赞赏,他也听到过不理解的声音:“对玉石肆意妄为”、“不食人间烟火。”但这些指责并未对刘东造成困扰。

“我雕的东西是有出处的。雕李白、杜甫,我要知道他们写过什么文章和诗,生活经历是什么。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刘伶这些人,竹林七贤在想着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生活?塑造这些人物,才会有准确的掌控力和表现力。”

image

翡翠《春风佛面》(受访者提供/图)

       玉行记

能对刘东构成阻碍的,似乎只有石头本身。

2006-2008年,市面上的寿山石资源匮乏。昂贵的巨大原石,刘东无力负担。两年间,苦于灵感和资源的枯竭,刘东几乎没有工作。就像青年时期抽离出喧闹的世界那样,刘东又进入看书、听音乐、写字画画的日子。

在昆明的一次石博会上,刘东发现了黄龙玉。这种玉石与寿山石相似,色彩艳丽,品种丰富,光泽变幻,但硬度更高。希望出现了。2009年开始,刘东全情投入到黄龙玉的雕刻中。但过渡并不容易。黄龙玉的硬度在6.5到7之间,是寿山石硬度的两三倍。刘东之前一天就能为一块寿山石打出胚型,在黄龙玉这里,则要耗三五天。工作量大增,他却干得更起劲。“关掉手机,断绝所有的社交活动,不接受采访、授课邀请等。”继寿山石之后,黄龙玉渐渐成了刘东的第二张玉雕名片。

有很多朋友建议刘东尝试翡翠的雕刻。2013年,他把工作室搬到了翡翠之都瑞丽。之前,他并非没有接触过翡翠。但坐拥质软易雕的寿山石时,刘东不打算专攻翡翠这种“硬骨头”(许多翡翠的硬度超过7度)。“翡翠一件要雕一个月,大件的要雕几年。”与黄龙玉打交道后,刘东不再畏惧这种挑战,因为“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随着年岁增长,他把自己打开了,能包容各种材质:南红、和田玉、琥珀、水晶。

这种旺盛的创造力,体现在《佛陀圣迹》中。这件作品,刘东雕了三年。吸引他付出如此心力的,还是翡翠本身。佛山平洲的一对夫妇,专程到瑞丽提出雕刻委托,刘东并未心动。直到他们第二次来,刘东见到了灯光照耀下的翡翠。晶莹的肉质、交融的春绿两色,让他“吓出了一身冷汗”。

动刀之前,他花了三个月与四块翡翠日夜共处,画了近两百张设计图。春江花月夜、《洛神赋》《桃花源记》、唐宋八大家……刘东想过许多素材,但“都和不上这四片翡翠的气象”。主题最终被定为“释迦牟尼的一生”。步步生莲、九龙灌浴、宣说妙法、涅槃太虚,四块翡翠展示了释迦牟尼从孩童到成佛圆寂的四境。

刘东对自己三年心血的作品很满意。2018年,《佛陀圣迹》获得天工奖金奖。这一年,刘东刚好50岁。他感慨,“半百人生,对自己终于可以交代了。”

在徒弟李籽橦的眼中,刘东与其他“搞艺术的严肃长辈”不一样,是一个随性、崇尚自由的人。“他可以安静地坐在那里雕刻,但也可以随时收拾东西,突然到很远的地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坐冷板凳学习玉雕,或转行,或从事翡翠销售了。刘东还是免费为各个工作室开讲座,传授着玉雕技艺。

他在自己的《玉行记》散文中写道:“我不想给自己戴上‘艺术家’的紧箍咒,内在还是一个好奇、好玩的老顽童:在熙熙攘攘的世界里,偏安一隅,静受仰望;在川流不息的人群里,与石头一起孤独着。”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杨旻洁

责编 陈雅峰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