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红辽古玉博物馆是陈列中国历代古玉器的专业性博物馆,展示了代表着五千年中华文明曙光的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

黑龙江红辽古玉博物馆是陈列中国历代古玉器的专业性博物馆,展示了代表着五千年中华文明曙光的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其中代表性文物C字型玉龙、玉猪龙等珍贵文物占古玉展示的60%,其它高古玉为:新石器时代、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唐、五代、宋、辽、元、明、清,则占玉器展示的40%,每件文物展示,包括文物的品名、年代、质地、尺寸、形制、纹饰特征以及文物的历史都有详细文字说明,包括了自新石器时代开始直至清代的各个历史阶段的代表性玉器共计120件,极具年代特征。馆藏品具有时间长、地域广、内容丰、品类齐的特点,以及镇馆之宝红山文化C字型龙、玉猪龙、商代古玉立人像等镇馆之宝。本馆还展示有部分珍珠、玛瑙、水晶、青金石等质地的古玉藏品。

红山文化玉器特点介绍

1、从材质方面来分析

红山文化玉器它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它的原料大多是采用的辽宁省的透闪石玉作为红山文化玉器的原材料。这种玉石它的密度是非常的高而且它的硬度也不低,色泽方面是十分的均匀。用来制作器件是非常的合适。而且红山文化玉器它的质地都是十分的细密。玉器看起来都是很漂亮。

2、从造型方面来分析

红山文化玉器它的造型基本上都是以动物的形状来制作玉器,或者是将玉器制作成圆形的状态。相比较于良渚文化当中的的玉器而言,红山文化玉器的造型要显得更加的生动,不会像其一样显得十分的呆板。红山文化玉器它的形制也是比较的规范。此外红山文化玉器它的造型非常的深厚、凝重,既能够凸显出重要的部位,还能够赋予红山文化玉器一种独特的神韵。

3、从雕琢技巧方面来分析

红山文化玉器它的玉石的原料的硬度虽然很高,但是由于当时的人们已经是掌握了对玉器的加工的方法,所以他们能够对玉石原料进行熟练的切割以及钻孔和雕刻等等技巧。让玉石原料成为了一个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物品。特别是在钻孔以及镂空技术方面,它能够让动物的形体变得更加的有立体感。

红山文化玉器的特点它是分为了许多各方面,而且许多玉器它的制作技巧方面有很多都是不输于现代的工艺。红山文化玉器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灿烂的文化历史瑰宝。

image

此展品为红山文化时期文物。长7.2厘米,宽2.7厘米。白玉,玉质温润,未盘摸,镜下可见沁坑及沁斑和沁洞,器表见散雾状黃沁及散点状白沁和灰黑沁,片状,最厚处约0.6厘米,两面纹饰相同,边缘呈刃状,梭形目,加边,两侧目稍有不同,,翘嘴,端头一孔不圆,由阴线连接,腹下宽阴文,衬出三道棱线,尾部边缘较锐,似有使用痕迹。现收藏于黑龙江红辽古玉博物馆。

image

此展品为红山文化时期文物。长4.8厘米,宽3.5厘米。青玉,玉质温润,包浆饱满,器内可见灰白沁,器表可见制作修整痕,内外环均呈刃状。现收藏于黑龙江红辽古玉博物馆。

image

此展品为红山文化时期文物。直径2.5厘米。青白玉,玉质温润,油性好,包浆饱满,似猪龙形,蛙形眼,有鼻纹,中开一孔,背亦开一孔,均为两面钻,可见钻痕,开口处不整齐,为线切割,有类似水银沁,器表有使用磨损痕迹。现收藏于黑龙江红辽古玉博物馆。

image

此展品为红山文化时期文物。长5.9厘米,宽5.8厘米。白玉,面凸起,背凹下,梯形鼻,梭形眼,两腮上挑,面目凶狠威严,玉表有类似俏色及褐沁,口镂空,顶钻一孔供系挂,可见刀工和砣工及钻痕,有修整痕迹。现收藏于黑龙江红辽古玉博物馆。

image

此展品为红山文化时期文物。长5厘米,宽2.6厘米。黄玉泛绿,玉质温润,包浆饱满,柔光内敛,见土黄色浅,呈片及云雾状,有沁点及绺,沁色自然,未见较深之孔洞,橘皮纹,镜下可见砣痕,蛙形眼,尖勾喙,首羽附在颈后,琢三道瓦沟纹,棱线凸出,自然有力,尖尾鼓腹,腹中间双面钻孔,孔带尾,躯呈刃状,片雕,最厚处约1厘米。现收藏于黑龙江红辽古玉博物馆。

image

此展品为红山文化时期文物。长2.5厘米,宽2厘米。青玉,玉质温润,包浆饱满,鱼口部可见褐色沁,余可见白色及浅褐色沁,素面无纹,双尾叉开,头部一孔示眼及系挂,所有边缘均呈刃状,此器小巧玲珑。现收藏于黑龙江红辽古玉博物馆。

image

此展品为红山文化时期文物。长5.3厘米,宽2.5厘米。白玉,玉质温润,包浆饱满,玉表有沁坑及沁疤,细微处有橘黄沁,眼部扩孔,阴线琢纹,片状,,立面变形,厚约0.2厘米,边缘呈刃状,底部刃稍锋利,勾部似有使用痕迹,类似器物应为食肉剔骨之工具。现收藏于黑龙江红辽古玉博物馆。

image

此展品为红山文化时期文物。长3.8厘米,宽3.3厘米。白玉,玉质温润,包浆饱满,可见黄白沁,上下各钻一孔,内外均呈刃状,此器小巧玲珑,造型甚佳。现收藏于黑龙江红辽古玉博物馆。

image

此展品为红山文化时期文物。长6厘米,宽2厘米。白玉,玉质温润,包浆饱满,玉表可见褐白色沁,上端两只梭形眼,向下渐放后渐收成半圆形,两翅分别以三条阴线纹表示,颈部一双面钻桥形孔供系挂,中凸起,背面凹进成U形,下端略翘起,除头部外,均呈刃状。现收藏于黑龙江红辽古玉博物馆。

image

此展品为红山文化时期文物。长16.2厘米,宽6厘米,厚3厘米。黄玉,局部有浅白色及褐色沁斑岫岩玉,造型非常独特,极为罕见,兽作卧飞行状,大圆耳,眼眶用单弧粗线勾勒而成,双眼圆而凸起,唇部上方有皱纹,大环嘴,头后部有一圆孔,身体上部有翅膀,翅成上窄下宽,长尾,通体琢磨光洁圆润,沁色比较鲜艳,油质光泽,为龙鸟复合体。现收藏于黑龙江红辽古玉博物馆。

image

此展品为红山文化时期文物。高12.2厘米,宽7.2厘米,厚3厘米。黄玉,红色沁,整体扁圆厚重,面部纹饰由阴线刻划出呈C字形,猪首肥耳,大眼,鼻间有多道阴线皱纹;兽身光素无纹,首尾相接,器背有一小孔,器中有一大孔;背由两面对钻而成,通体琢磨光洁圆润,沁色比较鲜艳,呈现出油脂光泽。现收藏于黑龙江红辽古玉博物馆。

image

此展品为红山文化时期文物。高6厘米,宽4厘米。黄玉,红色沁,如蹲坐之怪兽,整体结构无棱无角,全用弧线勾勒而成,大头圆弧的双耳与眼眶连在一起,眼眶用粗单线勾勒横置水滴形,大眼眶配特大凸起的大眼球,嘴小而窄,嘴唇内弧,使整个兽面凶猛神奇,通体晶莹滋润,神态自然优美。现收藏于黑龙江红辽古玉博物馆。

image

此展品为红山文化时期文物。高11.2厘米,宽5.2厘米,厚5.8厘米。玉质呈青黄色,局部有浅白色及褐色沁斑岫岩玉。玉饰造型非常独特,极为罕见。兽作坐姿,双膝曲起,上身前倾,两手交叉膝上,双耳圆达,头上有一大角,一双凸起的大圆眼,眼角连在一起鼻孔通天,大嘴,身上光素无纹,造型抽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现收藏于黑龙江红辽古玉博物馆。

image

此展品为红山文化时期文物。高12厘米,宽7.6厘米,厚4厘米。红玛瑙,质地细腻紧密,颜色艳丽。圆雕而成,有褐色沁斑,作双手抚膝,大眼,双目正视前方,眉骨高凸,大耳,小嘴,光头,呈蹲坐状。制作精美,完好无损,是唯一一件用红玛瑙雕琢的玉人,对红山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现收藏于黑龙江红辽古玉博物馆。

image

此展品为红山文化时期文物。高14厘米,宽8.8厘米。玉料呈青黄色,局部有褐色沁,神人呈蹲坐式,头顶有粗而长的二个直角并且与大双耳相连,眼眶用单细线勾勒而成大圆凸起的眼球,大嘴微上翘,双手交叉于腹前呈坐姿,双膝曲起,身上光素无纹造型抽象,具有鲜明的红山时代特点,在同类作品中亦不多见极为难得。现收藏于黑龙江红辽古玉博物馆。

image

此展品为红山文化时期文物。高11厘米,宽10厘米,厚2厘米。黄玉,龙的整体呈“C”字形,似环,身前蜷,尾部接近于头,头部稍大,嘴前部齐平颈部有较长的鬃,鬃下方有一穿孔,有褐色沁,唇部前伸,嘴上翘、紧闭,双眼凸起,棱形眼一头尖一头圆,光滑自然,油质光泽,身体光素无纹,神态自然优美,器物通体厚重。现收藏于黑龙江红辽古玉博物馆。

image

此展品为红山文化时期文物。高28.5厘米。玉淡青色,身体呈C字形,嘴部前伸,略上翘,嘴紧闭,棱形目凸起,颈背有长髻,弯曲上扬,尾端尖,背有对钻孔,体态十分精美。现收藏于黑龙江红辽古玉博物馆。

文章来源网络 侵权私删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