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舞人
玉龙
云气双龙玉饰
神人兽面纹琮
玉卮
在成立90周年之际,南京博物院于11月7日推出“玉润中华——中华玉文明的万年史诗图卷”特展。展览展示万年中华玉文明的灿烂历史,阐释玉如何成为中华文明最崇高的精神内涵。
44家文博机构,600余件(组)珍贵玉器
从“玉器”到“玉文化”再到“玉文明”,“玉”早已深植中国人的生活、认知和信仰。
“此次特展,南京博物院联合了国内43家考古、文博单位,汇集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出土、传世馆藏顶级玉器艺术品600余件(组),打造一场极致的玉器盛宴。从全时空、全地域、多视角出发,讲述中国近万年绵延不绝的玉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呈现博大精深玉文化所滋养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展览的策展人、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左骏说。
特展主体分为玉生华夏、玉成中国、玉美神州三个章节。第一章围绕史前玉文化面貌,讲述玉器如何融汇并推动中国史前文明化进程;第二章围绕以玉礼器参与国家形成、族群精神建立、玉成为社会准则、以玉比德的发展历程,凸显玉在国家制度、个体精神层面的意义;第三章以三国至明清玉器发展为主线,全面展示玉器演变历程,呈现出中华玉文明的发展巅峰。
万年之前,玉文化的曙光就已闪现
本次展览打头的一件展品,是来自黑龙江小南山文化的玉玦,2020年出土于黑龙江省饶河县小南山遗址1号墓,它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玉器之一。小南山遗址被称为“中华玉文化的摇篮”,2015年以来出土环、玦、管、珠、璧等各类玉器140余件。根据文化特征和碳十四测年数据判断,这批玉器的年代为9000多年前。
来自凌家滩文化的玉鹰(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也是一件知名度极高的文物。鹰翅尖处呈猪首或熊首状,鹰身装饰八角星纹。据介绍,八角星纹在长江流域到海岱地区常见,或是刻画,或是彩绘,反映了华东地区先民对该图形意涵的一致认同,文明共同体雏形已现。玉鹰出土时,翅尖兽首的正下方正好出土了两件玦,恰证明翅尖兽首鼻尖处穿孔的功能。
红山文化被称为“东方文明的新曙光”,是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期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发达文明。本次展览展出多件红山文化的国宝级玉器,分别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玉龙,出土于牛河梁遗址、收藏于辽宁考古博物馆的玉猪龙和玉凤等。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C”形玉龙是很多文博爱好者非常熟悉的文物。左骏介绍,早期的龙,其图案基本上呈“C”形,后来才向“S”形演变。这件玉龙是北京故宫博物院1992年从傅忠谟先生手中收购而来,是早期氏族艺术的代表作,其造型夸张奇特、风格质朴粗犷,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玉龙之一。
距今5300—4000年的良渚文化的玉器也独具特色,造型复杂多样,讲究对称均衡,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出土于杭州余杭反山墓地的玉冠状器、出土于常州寺墩遗址的神人兽面纹琮、出土于兴化蒋庄遗址的刻符璧……展览展出的国宝级良渚玉器令人目不暇接。
指着蒋庄遗址的刻符璧,左骏告诉记者,极少数良渚晚期的大型璧、琮和镯上,出现了图像符号。它们常以高台状(或站立一鸟)、飞鸟、山峦等形态出现。很多学者认为,它们可能是文字的雏形,也可能与良渚先民的信仰有关。
物华天宝,江苏的国宝级玉器
展览上的每件展品都蕴含着一段故事,见证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一段辉煌。比如,来自湖南澧县肖家屋脊文化孙家岗遗址的玉凤顶戴羽冠,曲颈长喙,展翅卷尾,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玉凤之一;出土于河南三门峡的西周晚期虢国墓地2012号墓的五璜联佩,由1件人龙合纹佩、5件形态各异的璜、368颗红色或橘红色玛瑙珠和16颗菱形料珠相间串系而成。《周礼》等文献中明确记载了贵族器具的使用等级,如天子九鼎八簋、公卿七鼎六簋等,虢国国君为公爵,墓葬见有“七璜联佩”。此墓墓主为虢季夫人,出土的就是低于国君的“五璜联佩”,反映了严格的周礼爵位等级制度。
江苏位于长江中下游,这里是中国史前用玉的核心区域。顺山集文化用玉,开启了8000年前中国南方用玉的先河。7000至5000年前,骆驼墩、北阴阳营、崧泽、良渚等史前文化用玉一脉相承,此时的玉文化如群星璀璨,光耀后世。宋元及明清时期以扬州、苏州为治玉中心,与宫廷造办南北互动,集历朝历代之大成。此次展览中,也展出了来自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总馆、徐州博物馆、扬州博物馆、无锡博物院等省内主要文博展馆的玉器珍品,包括常州寺墩遗址出土的神人兽面纹琮、溧阳埭头山出土的龙山文化神祖面纹玉铲、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的玉璧和云气双龙玉饰、盱眙大云山江都王墓出土的鎏金镶玉带头玛瑙贝带、南京博物院收藏的嵌宝石螺钿平脱八出镜、无锡博物院收藏的元代春水图玉钩和绦环、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清代《纪嘉嘉诚》玉册等等。
1954年出土于苏州五峰山博士坞张安晚家族墓的明代金蝉玉叶,是堪称南博“镇院之宝”的一件文物。玉叶叶脉分明,凹弧状,新疆和田羊脂白玉,厚度仅有2毫米,其上的金蟾也是栩栩如生,妙趣横生。古人常用“金枝玉叶”形容美好的女子,而蝉也叫“知了”,“知”与“枝”同音,所以后人猜测金蝉玉叶有“金枝玉叶”的美好寓意。左骏介绍,从明代玉器来看,已渐趋脱离五代两宋玉器形神兼备的艺术传统,形成了追求装饰美的艺术风格。
本报记者 于 锋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