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沁梵玉雕创始人廖文静的办公室,码放着厚厚的几大摞手稿绘本,每次谈到这些绘本,廖文静总有说不完的话。

她介绍,从学习玉雕第一天起,老师就教导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我们中华优秀的玉雕文化,并且在工作实践中,要敢于创新和引领,不断推动玉雕艺术和玉雕文化迈向新的发展。

作为玉雕行业为数不多的女玉雕师,廖文静是立志要在玉雕行业有所建树的。经过她的不懈努力,她的艺术创新、作品创新,她深邃的玉雕思想、产品理念开始被一批收藏者接纳和喜欢,廖文静也因此成为行业公认的新派玉雕代表人物。

众所周知,中国的玉文化是与雕文化紧密相关的,“君子比德如玉”,几千年来,玉文化已深深沁入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之中。玉雕,自古就被认为是一件神圣的工作。

“我们必须要在创新中弘扬中华玉雕文化,要让古老的玉雕在新时代闪耀光芒,让更多的年轻人喜爱玉雕,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玉雕文化。”廖文静说。

在廖文静看来,承袭传统的玉雕技法,是玉雕师的基本功,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当代文化艺术和审美进行创新,让更多消费者喜爱玉雕、购买玉雕,让玉雕师这个职业有文化归属、有职业荣耀,这是创新的动力。

“如果只注重传承而忽视创新,玉雕文化很难在当代社会得以弘扬和发展,所以我经常讲,玉雕艺术必须要有时代性,如果只是一味的传承古法,则容易陷入僵化,丧失活力。”廖文静说。

廖文静认为,创新也不能盲目,不能脱离传统谈创新。如果我们一味追求创新而不重视传承,我们的作品就容易失去文化根基,变得没有文化内涵、没有深度、没有灵魂。传统玉雕艺术在不断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地吸收和融合现代文化元素和艺术思想。

廖文静提出,要用优秀的玉雕作品感染人、启迪人和引领人,玉雕师要发掘出玉石背后的东西,并通过玉雕艺术的加持,让玉雕作品美学艺术和文化气质去打动人,激发人与玉石的精神共鸣,而不是单纯地雕一个具体的形象或者是图案。

“我们谈玉雕创新,并不是完全否定传统,完全颠覆或放弃传统的题材和技艺,而是要在传承传统玉雕艺术的基础上,找到新的表现方式和手法,重新定义、重新呈现玉雕,使玉雕作品更具有时代性,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和艺术追求。”廖文静说。(完)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