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很多事,见过很多人之后,其实不太愿意再看那些“爽文”,很多鸡汤,纯属意淫,往沟里带你,往坑里推他。
什么从苦中苦到人上人,什么白手起家,什么从吃百家饭到给百家送饭, 什么开局5平米巅峰半座城, 中间千回百转,千难万苦, 再回首荆棘密布, 再回首背影已远走。
沧桑过后会发现,吃一样的苦,受同样的罪, 借鉴同款秘籍,未必获得相等的成功, 因为人跟人不一样,路与路不一样。 同样是锻造一把宝剑, 有的人是那块生铁, 有的人是那座铁砧,有的人是那把锤子。
在所有成功学“马后炮”里, 对人类发展最有用的,一是技术越发进步, 二是知行越发合一。 技术进步,手艺人体会颇深, 古时脚踩踏板,麻绳子拉钻头,一件玉雕半辈子。 现在电动马达,金刚砂钻头,各种形状型号,工艺稳、准、细,又不失效率。现当代玉雕在技术表现上, 已经远超古代,艺术审美也更加多元。当然技术是广义的, 雕刻是技术, 摊煎饼,熬粥,修汽车,写书法,捏脚,讲课, 等等不同行业的生存能力,都可统称为技术。
有这样的技术基础, 思考就越来越快变成行动, 在ABCEFG轮融资的推动下,世界上有很多“点子”幻化成了“产品”, 这是好事。 所以我始终觉得, 1.不断发展更新技术, 2.把想法落地, 这就是可能成功的唯二因素。
为啥说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不成功呢,因为唯二的因素里有许多变量,耐力、情商、智商、健康、格局、时运、道德等等,牵一发动全身,就像人有两条腿,大脚豆指甲盖没了,估计都没法走路。
其实许多道路走过之后,认可自己不曾虚度,未曾迷失的关键,应该是,不卖弄苦难,不逃避锤炼。
《砧·千锤百炼》
刻字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们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而且是三位一体的,从开头锻造宝剑的角度说,咱既是生铁,也是锤子,还是铁砧板。年轻时身为铁,要淬火,要百炼成钢,要被“社会锤子”锻造塑形。成长时身为锤,自己知道砸哪儿,知道力度和节奏,要让叮叮当当声悦耳,要“叮当”出属于自己的世界。
成熟时变为了铁砧,因为自己厚重了,稳定了,踏实了,足以有生活承载之力了,要托举红热的铁水,要扛住反复的锤击,所以你看铁砧的形状,多像你我的肩膀。铁肩似铁砧,担负的不只是道义。
我觉得这是一个过程,大部分同行之人, 都会在叮当叮当的声音中, 完成铁-锤-砧的演化, 或者咱也可以说是进化, 千锤百炼的进化。 既然如此, 过程中被火烧,被击打带来的痛感, 就不必过分宣扬歌颂了, 那不过是,在进化过程中飞扬的铁花。
再聊聊有些颠,有些狂,有些素。争什么争,饮茶啦。小鹿还会不会乱撞。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手握Y字形的神兵利器。有没有脑子。圣仙佛集于一身。当马脂拥抱羊脂。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