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开馆展中,四件翡翠工艺品作为镇馆之宝亮相,包括山子《岱岳奇观》、花薰《含香聚瑞》、提梁花篮《群芳揽胜》和插屏《四海腾欢》。四件艺术珍品时隔多年重现展览,引来广泛关注。
开馆当天,59岁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崔奇铭也来到现场,细细端详展柜中的国宝。三十多年前,他曾参与《四海腾欢》的制作,雕琢云中祥龙。近日,记者专访崔奇铭,请他讲述那段难忘的经历与琢玉人生。
3月15日,崔奇铭在工作室创作。
资料图:崔奇铭(左一)跟随师傅郭石林(右二)制作国宝《四海腾欢》。
一张报纸引导他结缘玉石
“我走上和玉石打交道的路,其实是因为一张报纸。”崔奇铭说,爷爷喜欢读书看报,家里订了一份《北京日报》。1979年,崔奇铭初中毕业,“我清楚地记得,《北京日报》上登了一条广告,上面写着‘北京市玉器厂、北京珐琅厂、北京绢花厂、北京花丝镶嵌厂技校联合招生简章通告’。”因为喜欢绘画,崔奇铭就报考了北京市玉器厂技工学校。
经过几轮考试,崔奇铭如愿被录取。进厂后不久,他就被蔚长海师傅挑中,调入了北京市玉器厂平素车间的创新组。
1980年6月5日,《北京晚报》刊登了一则不寻常的“寻玉启事”——《宝玉何在》,介绍玉雕艺人王树森,早年见过的一块珍贵翡翠原石“卅二万种”,后下落不明,令其一直牵挂不已。报道刊发后很快传来消息,瑰宝已得到国家妥善保存。随后,北京市工艺美术总公司、北京市玉器厂申请将这块翡翠原石制成大型工艺美术珍品。当时的轻工业部对北京玉器厂下达了创作任务,因该任务拟定于1986年完成,故有“86工程”之称。初入行不久的崔奇铭,也有幸能参与其中。
老中青三代匠人雕琢国宝
“86工程”由董文钟、王树森、高祥、王仲元、蔚长海、郭石林、张志平等大师主持,组织了四十余位优秀技艺人员进行设计、制作工作,崔奇铭跟随师傅郭石林负责《四海腾欢》插屏的制作工作。“时任玉器厂厂长的崔万卷曾说:‘选的是老中青三代精华。’”崔奇铭回忆说。
翡翠原石国宝被分为四块原料,共重803.6公斤,均为稀世难得之材。四块原料中,四号料是最轻的一块,大家提出了“红楼梦”“群仙祝寿”“五岳”等多种方案,最终确定题材为“云龙九现”,以绿色料雕琢出九条龙,以白色、青色等料雕琢出云、水、气,通过九龙穿云的画面象征中华民族的崛起。
“这块翡翠原料最薄处只有不到8厘米厚,要将其整料切成四片,在工艺上要求极为严格,”崔奇铭说,四片翡翠原料必须厚薄均匀,平整规矩。工程人员们为此创制了大型轨道切割机。切片后,又将翡翠接片处以手工磨边,保证其拼合后严丝合缝。
在师傅的带领下,崔奇铭参与了《四海腾欢》中龙的雕琢,其形象吸收了历代精华,既有唐代龙的苍劲有力,又有清代龙的丰满之姿。
大半辈子只做了一件事
历经八年多时间,北京市玉器厂终于完成了翡翠“四大国宝”创作的艰巨任务。1989年末,国务院发布关于嘉奖大型翡翠艺术创作集体的决定。当在电视里看到这一消息时,崔奇铭感到无比的骄傲和光荣。不过遗憾的是,在国宝完成前的几个月,王树森老人与世长辞,未能见到“86工程”竣工的那一天。
在参与《四海腾欢》的创作后,崔奇铭更坚定了要从事玉雕艺术创作的决心。老一辈匠人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让他受益终身。他在玉雕创作上继承北派宫廷玉器的特色,同时融入创新理念。2006年,崔奇铭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20年来,崔奇铭带了40多位徒弟,他不但教徒弟绘画知识和雕刻技法,还传授前辈制玉做人的风范。崔奇铭对玉石的热爱也传递给了儿子崔楠,“他从小就对各类石头有浓厚的兴趣,大学系统地学习各种宝石的鉴别方法,如今一边学习玉雕技艺,一边继续在宝石鉴定领域深造。”连2岁的小孙子,也被取名“小石头”。
“我从事磨玉工作已超过四十年,在我的大半生里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相玉、磨玉。”崔奇铭说,人磨玉,玉也磨人,琢玉亦是琢人生。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