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白玉卧熊》  辽代

“秋山”原指辽帝至“秋捺钵”,射猎熊、虎、鹿的山,辽人后来称入山秋狝活动为“秋山”。秋山一词最早见于《辽史》,如“幸秋山”、“如秋山”、“猎秋山”等共计二十余处。辽帝“秋捺钵”多在庆州诸山,也不固定哪一山,故以“秋山”称之。辽金秋山这一主题,是秋季在北方的山林中狩猎熊虎鹿。每年初秋,皇帝都要入山纳凉,也是皇帝带领群臣和兵士参加的大型狩猎活动和仪式。地点在永州西北五十里的伏虎林,今天西辽河与老哈河汇流处。整个围场草木丰盛,山上开满了金莲花、萱草花、凌霄花、菊花、海棠等各式花卉,并分布有大片的柞树林,此地常出没虎、鹿、熊等动物。秋山活动的本意在于操兵,猎杀的第一个动物,也要进行祭礼活动。

史书记载,辽景帝时期,永州西北五十里林中有虎,十分猖獗,伤害居民和牲畜,辽景宗上山率数骑猎杀,降服了老虎。景帝怜悯老虎,视林为“伏虎岭”。辽皇族每至此处,便将兵士分布在山涧湖泊四周,等到半夜群鹿出林饮水之际,辽帝令猎人仿鹿鸣吹角,将鹿群集中射杀,称为“呼鹿”。这种弋猎活动要到秋天过后才能结束。

image

《青玉佩饰》   元代

长5.3厘米、高3.2厘米、厚1.2厘米

北京市故宫博物院藏

image

《龟鹿鹤纹玉牌》   北宋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学东侧出土

《辽史》中有辽帝“秋捺钵”的具体记载:“秋捺钵:曰伏虎岭。七月中旬自纳凉处起牙帐,入山射鹿及虎。林在永州西北五十里。尝有虎踞林,伤害居民畜牧,景宗领数骑猎焉,虎伏草际,战栗不敢仰视。上舍之,因号伏虎岭。每岁车驾至,皇族而下分布泺水侧,伺夜将半,鹿饮盐水,令猎人吹角效鹿鸣,即集而射之。谓之‘舐碱鹿’,又名‘呼鹿’。”

image

《葡萄纹饰》  金代

上海市博物馆藏

image

《秋山玉饰 》  辽金

台北故宫藏

image

《立鹿饰件》   金代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image

《秋山玉炉顶》  金代

上海市博物馆藏

image

《山石卧虎摆件》   元金时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辽代秋山的实际含义,是指每年由皇帝率领,群臣参加的发生在庆州诸山的秋狝活动,其主要内容表现为射猎虎鹿熊,也是一种政治和娱乐融为一体的射猎活动。金代秋山的实际含义,也因受皇帝督导,群臣和士兵参与,也已演化成独特而重要的祭礼仪式。其主要目的在于操练军队,训练战士的胆魄和骑射能力,以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image

《秋山玉炉顶》   金代

上海市博物馆藏

人们将表现辽金皇帝秋季到北方山林中射猎虎鹿熊等动物景象的玉雕作品称为“秋山玉”。

秋山玉是指以山林、虎、鹿、熊为主题的玉器,图案多为虎、鹿、熊、兔或其它动物,辅以山石、灵芝和柞树等,虎多作伏卧状,鹿多作回首站立或奔跑状。

秋山玉多表现为野兽或人与兽共处于山林之间、相安无事的场景。玉多为带有黄褐色玉皮的白色籽玉雕刻,也有部分羊脂玉。采用巧作技法,保留玉皮的黄色,来表现出秋天树木和虎、鹿、熊金黄色的皮毛,将深秋北方草原天高地阔、禽兽驰骋的山林美景充分展现出来,是契丹、女真族弋猎生活的真实写照。秋山玉的艺术特色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场景恬淡自然,气氛和谐共生,让人感受到秋天山林美景的无穷魅力,体现出工匠对大自然以及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憧憬。春水玉和秋山玉反映了辽金元时期游牧民族狩猎的特殊场景,有浓厚的生活意趣。构图巧妙,意境深远,淳朴自然,画面充满了令人回味的山水林野情趣。

image

《白玉镂雕双虎环佩》   元代

直径5.4厘米、厚1.2厘米

北京市故宫博物院藏

image

《卧鹿纹饰件》   金元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image

《双鹿纹饰件》   金元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image

《双虎纹饰件》   金元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image

image

image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