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籽料多种多样,有不一样的皮色,玉质也会各有不同。有些籽料适于盘玩,有些籽料适于观赏,有些籽料是收藏级的,有些籽料价值也并不高。今天,我们一起来梳理下,籽料里的八大之最!
最老熟:黑皮籽料
我们经常说老黑皮,说明它的老熟度非常好。黑皮料往往油润性好,看起来冒油的感觉。入肉三分,也许能形容黑皮的老熟之感。与玉质结合的非常紧密,黑皮是从肉里长出来的,透着一种油性。黑皮下出高白的几率很大。很多黑皮籽料的白度都特别好,加上黑皮的对比,白度会显得更好。
黑皮的籽料从视觉上,它更耐看,就像黑色的衣服百搭,黑皮也是如此,它不会让你感觉厌烦,可能刚开始看没有红皮那么吸引人,但时间长了,你会发现,黑皮才是最耐看的那一个。
若说红皮很符合国人的审美观,红而不艳,媚而不俗;那黑皮更符合籽料的内涵,配上温润的和田玉,沉稳典雅,王者气质!
最具魅力:洒金皮籽料
“洒金皮”和田玉籽料的颜色为金色,其以点状或片状分布于籽料表面,看上去就像点点金子洒在表面一般,因此而得名。洒金皮是和田玉籽料中的精品,极其罕见,市场价值不菲。
从另一方面说,洒金皮的籽料瑕疵比较少。如若瑕疵多的话,极易沁入更深更多的颜色。而金黄与脂白的搭配,这两种国人喜欢的颜色,让籽料有了另一种独特的魅力。
最受欢迎:红皮白肉
它被誉为是玉中贵族,它被称作最贵的和田玉,它被无数爱玉人追捧,它有一个鲜活的名字——红皮白肉。如今的红皮籽料的地位可以说“前无古人”。在和田籽料的色皮中,红皮是价值等级很高的一个种类。中国人最喜欢的红色,加上白玉的温润,就成了籽料里的最经典。
最独特:白皮料
白皮料就是一种没有颜色的皮子,或者说是白色的,白皮的形态一般是云雾状或片状。称为白皮就是因为它浮于玉质的表面,有薄有深。除了有毛孔之外,还有皮色,只不过白皮料的皮子,与一般的和田籽玉的皮子有所不同。有的白皮料皮色下面,能看到一层薄薄礓。白皮料并不是单单是外面看起来有白色的皮,它可以有着各种各样的皮色。
它的玉质往往都会有一种特点——似荔枝。白皮料的玉质多显的有些透,但透而不水,透而凝重,很像是荔枝,所以名为荔枝肉。这种玉质与其它玉质比较容易分辨,很有特点。
最硬通:光白籽
上面说了几种皮色,那么没有皮色就是不好吗?当然不是,光白籽是籽料里,举足轻重的一种。光白籽没有多少皮色,或者没有皮色。但没有皮色,也说明了光白籽的几个优点。
最具把玩性:沁料
很多人喜欢沁料,但往往看到裂,看到黑点就不能接受,感觉料子不好。其实回到沁料本身来说,沁料就是颜色沁入玉质内部很多而形成的,这样就意味着是一个漫长而缓慢的过程,在沁入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杂质也随之沁入其中,而且沁料是铁元素的沁入导致,如果堆积过多就会有黑点。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很多时候大自然的东西往往没有假东西好看,很多人之所以吃药就是因为爱捡漏。一些新手或是外行玩玉的特点往往是,对品相要求极高,喜欢追求完美。但大自然的产物哪有那么多完美的呢!
玩沁料,它也许会发干,但盘盘就会好了,它也许有黑点,但那是它的特征。美好的东西都会有一丝缺陷,如此不就很完美吗……
最具争议:红玉、黄玉
料因色贵,玩家有“一红二黄”的说法。可见玩家对色彩的偏爱程度。 首先,我们要理解的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红玉、黄玉都是一种原生色,而不是次生色。即红玉和黄玉并不是指沁色和皮色。
而对黄玉来说,我们可以在乾隆时期看到一些名为黄玉的作品。而因为国标对红玉、黄玉的定义仅仅是一种颜色,所以,现在一些拍卖公司也把黄口料(山料)或者一些黄沁籽料说成是黄玉。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黄玉。
最年轻:油库料
也就是在这两三年里,油库料才开始真正进入我们的视野,也就是在这两三年的时间里,玩家们对油库料也开始重视起来,所以它算是最年轻的籽料。
好的油库料同样具有青花料的特点,油库料因为它独特的皮色,更有一种泼墨画的感觉。
大部分油库料的细度特别好。不管是有裂有脏或者有僵,外表看起来不好,但切开后里面的玉质都会让人一喜。而且白度一般都不错,油库料的白有人说是偏一种冷白,看起来不暖,不过相比其它皮色料来说,油库料出高白的几率更大。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