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自荐
中国天工奖获奖作品《化蝶》
千种玛瑙万种玉。
玉是文化,也是历史,更是来自大自然精灵。
在中国灿烂玉文化中,作为"软玉之王"的和田玉可谓一骑绝尘,雕不尽华夏民族思想,精神,人文俊雅之风。千年走来,有关和田玉历史典故很多,如"王母献玉","和氏之璧","弄玉吹箫"等等。以玉咏志、托玉言情的精神赋予,更是丰满了中华民族外柔内刚的君子品性。
相较于"硬玉之王"翡翠的冰冷和商业化,和田玉有着独一无二的温情性格。既适合收藏,也适合品位把玩。一玉在手,儒雅、内敛、高贵汨然而出,冥神处,情愫暗结,意念芳华。
和田玉有着极大广义性,有关何田玉知识的文字实物典籍,网文散贴中有大量文章。所以,对于大家容易获取的一些和田玉基本知识,笔者不做过多赘述,只用增量信息分享一些有关和田玉冷知识。
1,和田玉的现状,专业从事和田玉的几种人,快速鉴定 和田玉,鱼目混珠的市场
一,和田玉现状。和田玉兼具收藏、把玩、交易多重属性。自2008~2015年高峰期过后,目前属于平稳期。
乱世黄金盛世玉。和田玉经济晴雨表特征注定了如果此时冒然进入和田玉行业的风险性,不是资深玩家不建议入行。而在市面上,除了一些上等籽料和高品质山料如:和田皮肉俱佳的籽料,且末唐白,于田冰坑料,翠青(白翠),野牛沟糖白,若羌好黄口,俄罗斯黑皮,俄罗斯7号32号38号矿苹果绿、菠菜绿,猫眼碧,东北河磨中析木玉外,普通清白玉、青玉、青黄口几乎跌入谷底,无人问津。
整个和田玉收藏界、商界,两极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二,专业从事和田玉的几种人。据统计,中国收藏届人数达8000万,其中4000万属各类玉石收藏者,和田玉收藏者人数3000万左右。
这3000万人中,按市场收藏划分为两种:和田玉成品(藏品)和玉料市场(藏料)。按性质划分则为,工作需要(和田玉矿工、玉雕工匠、鉴定师等);收藏把玩;商业交易(包括中俄、中韩玉石贸易);考古研究等。
三,和田玉的最直接最简单鉴定:无论和田玉成品还是玉料?入手都有沉甸甸下坠感觉,这是由其密度和质量所决定,和田玉5大产玉地除韩料(春川玉)外,摩式硬度一般都在6.5~6.9之间(3.85吨/立方)。然后,再用手抓起向自然光看内部结构,一般都会有结构,譬如僵点、石花、水线等(无结构级很少)。籽料要看包浆、沁色自然程度。
四,和田玉市场主要存在乱象。由于丰厚利润,和田玉行业中利欲熏心造假行为屡见不鲜。
玉料市场造假较严重区域:
新疆和田(滚籽料为主)、叶城、且末、乌鲁木齐、河南南阳镇平、北京潘家园。
成品市场造假重灾区:
河南南阳、广东揭阳、安徽蚌埠、北京潘家园、新疆乌鲁木齐。几种主要方式:以假乱真,卡瓦石和水石冒充和田玉山料、籽料。以次充好,用和田玉山料冒充和田玉籽料 。化学高仿,用玻璃、玉石粉等合成天然和田玉。
2,和田玉品玩的6个境界
一,入门级业余爱好者。因为喜欢和田玉,所以,平日里比较关注和田玉的一些文化知识,已懂得鉴赏和田玉普通办法,并能鉴别出和田玉五大玉种,新疆料、青海料、俄料、老黄玉、韩料。
这种人活跃在各个和田玉市场,喜欢淘宝,但也经常栽跟头。
二,专业级。比较熟悉和田玉文化,精通和田玉知识,能够分清楚新疆及青海、俄罗斯等和田玉主要产出矿玉质特点,并能够利用经验,快速鉴别入手的和田玉质量,同时给出较为合理的市场价格。
该级别人员主要:和田玉玉矿经验丰富的老矿工,倒卖玉料的玉石是商人,玉石会所VIP,考古工作者,小摊上成品玉石商贩等,所谓熟能生巧,这些人是具有一定经验的。
三,高手级。精通和田玉文化及相应知识,进入了籽料、山料双玩级,一般情况下,能由表及里看穿手上的和田玉玉品质,熟悉国内市场行情,了解和田玉从开采到雕琢环节主要流程,基本达到了鉴定师水准。
该级别主要人员:和田玉矿技术员,高级玉雕师,和田玉工艺美术师,央视及各地鉴宝活动专家,玉器店经营者,和田玉专业收藏者,和田玉博物馆专业讲解员。
四,王道级。非常了解和田玉文化,也包括日韩和田玉文化。对古玉也有所涉猎,熟悉业内和田玉玉料市场、成品市场动态,上下线都有人。能一眼看穿各种造假术,同时,精通和田玉雕琢的花活、素活等技法流派。此外,对玉文化精神、内涵也有一个深度了解,熟知和田玉的物理特征,医疗保健功能。
该级别主要人员:省级玉雕大师,省级玉雕工艺美术大师,和田玉赝品制作高手,资深玉器店老板,国家级宝玉石鉴定师。
五,神道级。不但对和田玉了如指掌,且对世面主要宝玉石都非常在行,中国玉文化如数家珍。熟悉海派,京派,苑派等各流派玉雕特点,技法,工艺,任何玉料一经到手立即心中有数,怎样才能让原石最大限度焕发出灵魂。作为收藏者,有自己珍贵的藏品,顶级工匠,有自己傲骄代表作,并在业界、在圈内受到普遍推崇。如海派郭万龙,京派王希伟,苑派孟庆东、仵海州,苏州蒋喜、陈华,扬州张锦飞、汪德海等。
该级别主要人物,国家级玉雕工艺美术双料大师,国家一级珠宝鉴定大师,各地和田玉文化博物馆馆长。
6,天道级。对于有关玉的一切,无所不知,同时精通地质学(从源头了解和田玉形成,在矿床中的演变)、考古学,顶级宝玉石鉴定师,并对玉文化传扬作出了一定贡献。业内领军人物,足以影响行业风向标。
结:
传承中华玉文化,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精神,也是对传统文化的虔诚。致敬所有圈内的爱玉人,藏于人,琢玉人,也希望这种文化能够渊源流传,永不枯竭。 君子藏玉,以玉养德。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