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阳美的洪荣辉,祖辈三代都从事玉器加工,在家庭长辈的影响下,洪荣辉从小就对玉有着深深的情结。国家级“非遗”(阳美翡翠玉雕)代表性传承人 洪荣辉:做玉雕的时候,我是收到一个旧砚台,是端砚,平面的,我回来以后觉得它没有雕工,我就用断的小铁片去磨,把这个砚台雕成双龙戏珠的作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和高级技师(一级)职称。现任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会长、上海宝玉石行业协会、黄金协会副会长。还荣获首届中国玉雕艺术大师、首届揭阳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青年时期,为了谋生,洪荣辉从事过种田、捕鱼,还当过民办教师,但心底里对玉雕的喜欢和执着始终没变。
国家级“非遗”(阳美翡翠玉雕)代表性传承人 洪荣辉:当时1977年恢复高考,我就想干脆去考试,看看能不能考上,然后去做一份好的工作,我争取在阳美学校,刚好学校办了民办教师,我就申请去当教师。
国家改革开放后,阳美的玉雕行业开始发展,洪荣辉抓住机遇,下海经商,创办玉雕加工厂!
国家级“非遗”(阳美翡翠玉雕)代表性传承人 洪荣辉:从1981年,我辞掉教师,下海经商,当时也办了小的玉雕厂,也是阳美旧货代购加工站的一个采购员,就这样下海。我们刚开始对翡翠石头是一窍不通的,都没见过,开始也是走了不少弯路,花了很大力气才学会,经常就是切出来一分不值,然后慢慢学慢慢学,那时候也很坎坷。
从事玉石雕刻的创业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但洪荣辉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他边干边学,致力提升自已鉴玉做玉技能,夯实玉雕技艺的基本功。
国家级“非遗”(阳美翡翠玉雕)代表性传承人 洪荣辉:那个时候真正从切割也用金刚砂切片来做,做这个玉雕呢,我觉得还是难度蛮大的,从设计这一块我觉得还是技术不够,所以我就去拜师学艺,去拜原揭阳文化馆的馆长黄志老师学习画画,学一些素描之类基本的知识,边工边学。
有了坚实的美术功底,加上不断积累经验,洪荣辉的玉雕刀法越来越娴熟,他的作品大胆取色,突显创意,雕法多变。1999年,洪荣辉进军上海,成立“老洪祥”品牌,把揭阳阳美玉雕推向国际大舞台。
国家级“非遗”(阳美翡翠玉雕)代表性传承人 洪荣辉:上海一家珠宝的百年企业是老凤祥,我这边是姓洪,那我就起一个号,跟他叫起来差不多相近,他是做黄金的,那我们定位是做玉的,我们向老大哥学习,做一个品牌,而且我们做的东西也去卖给他们,也为他加工一些产品。
洪荣辉学生林女士:洪老师经常给我们讲关于玉的文化,在这里学到了很多关于翡翠和玉的文化。他的功底是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也非常厚的,我们在这里跟他学到了很多。
一生精琢美玉。洪荣辉说,他一生与玉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最初的爱好到终身事业,再变成一种传承的责任,他会一直坚守,奉献。
国家级“非遗”(阳美翡翠玉雕)代表性传承人 洪荣辉:当然老洪祥是我自己的,但是阳美品牌是属于我们阳美的,我觉得亚洲玉都、中国玉都听起来很大,但是阳美是实实在在的一个品牌,这个才能做出传承百年的历史,也可以创新发展未来,我有这个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