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出中原——河南南阳黄山遗址考古发现成果展》,精选南阳黄山遗址出土代表性文物2…[阅读全文]
2023重阳节,听闻玉文化学者江富建教授自山中著书归来,众友闻风而动,遂于南阳三顾桥畔…[阅读全文]
在河南博物院“薪火·独秀”玉雕非遗艺术文创展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阅读全文]
“黑、白的,适合做人物,张克钊基本找到了自己的语言。刘晓强提出‘顺色立意,依形造势…[阅读全文]
独山玉色泽丰富、质地细腻,不仅是玉雕师门手中心爱的“宠儿”,也在中华玉文化史中有…[阅读全文]
南阳独玉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南阳的玉雕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不仅是国家级“非遗…[阅读全文]
独有千秋,出自清·张履《学箴·六首示诸生》:“何穷何通?何得何丧?独有千秋,斯志必抗。…[阅读全文]
独山玉文化在融合中吸收了北方民族“大写意”的真谛,出现了一批介于“写实”与“抽…[阅读全文]
早在新石器时代,南阳黄山就有了制玉之人,被称为“中华玉雕第一村”。南阳黄山玉文化…[阅读全文]
独玉,是世界上已知独一无二的蚀变斜长岩玉石(经过高温高压变质之后的岩石叫蚀变),矿物…[阅读全文]
2004年3月23日,由亚洲珠宝联合会和南阳师范学院独山玉文化研究中心联合组织李劲松、…[阅读全文]
玉器,从沟通神灵的神物,发展到为等级制度服务的礼器,后来又是道德化的君子美物。玉石…[阅读全文]
于阗是唐代西域的一个小国,领地包括今和田等市,“其国出美玉,俗多机巧”,制玉水平发达,…[阅读全文]
玉器作为中华文明最悠久的载体之一,将分散在华夏各地的古老文明联系在一起。玉器、…[阅读全文]
袁嘉骐美术馆董事长郑良先生,选购一块重达1.37吨的珍贵独山玉料,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阅读全文]
中国玉器,万载流芳。从以玉事神到以玉载礼,从以玉比德到以玉养性,玉器润养了中华民族…[阅读全文]
提起河南,很多朋友和我一样,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东都洛阳。这个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曾…[阅读全文]
近期,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河南南阳黄山遗址成功入选。黄山遗址被认…[阅读全文]
2021年4月24日,《渎山大玉海科技检测与研究》出版座谈会在科学出版社召开。来自北京…[阅读全文]
“独山玉有它独有的特色,有绿、蓝、黄、紫、红、白六种色素,77个色彩类型,是工艺美术…[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