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印社”是中国印坛艺术地位和品牌象征,上世纪活跃于海上印坛的大家吴昌硕、赵…[阅读全文]
何时观之,都觉得被春天,被安宁,被希望暖暖包裹着。彼此相知,彼此珍重。玉里的幽远之境,…[阅读全文]
目前传世和出土的古玉印总数仅五百余方,其中汉代最多,战国次之,秦代最少。虽然其数量…[阅读全文]
在中国,玉器从旧石器时代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它记录了人类生活,社会的变迁。玉…[阅读全文]
这份独特的毕业礼,蕴含着西北大学对学生的祝愿,承载着学校120年历史、精神、文化、情…[阅读全文]
玉器,从沟通神灵的神物,发展到为等级制度服务的礼器,后来又是道德化的君子美物。玉石…[阅读全文]
印章,作为风雅之物收藏在书斋中,似乎总得有那么几个属于自己的印章,才能算是真正的文…[阅读全文]
于阗是唐代西域的一个小国,领地包括今和田等市,“其国出美玉,俗多机巧”,制玉水平发达,…[阅读全文]
印章很妙!我们在很多中国名画上,都能看见星星点点的红章。这些标记的存在,说明此画为…[阅读全文]
近期,西安推出玉玺形状的长安通卡,市民可用它乘公交地铁。据介绍,玉玺卡是长安通与陕…[阅读全文]
中国人的礼玉文化,从周朝时期就开始了,诗书世家、钟鸣鼎食,对于玉器尤为喜爱,以玉…[阅读全文]
印章,自古以来就是身份地位的重要象征,无论是皇亲贵胄还是文人雅士,都将自己的印信看…[阅读全文]
印章是我国宝贵的传统艺术。一枚枚印章不仅仅代表着古人的喜好,也代表了无处不在的…[阅读全文]
一方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白玉御题诗“太上皇帝”圆玺以 1.61亿元人民币成交,刷新了…[阅读全文]
历代玉印也是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印文化。紫色百合香为您详解历代玉印特…[阅读全文]
中国玉器,博大精深。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进程中,玉器不仅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的艺…[阅读全文]
此说虽主要指官印而言,但至汉代若无僭越之风,一般人是不敢用玉印的。杜宝此人虽不可…[阅读全文]
又是一年毕业季。6 月,南京农业大学 4185 名本科毕业生从母校扬帆起航,奔赴祖国需要…[阅读全文]
1987年,沈丘老城西南三华里徐营一处修建于东汉永平七年的乳香台遗址,出土三尊白石佛,…[阅读全文]
印章之始便有了印钮,印钮的学问也深似海。本期将从印钮的发展历史以及主要样式作用…[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