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玉雕的“工”与“料”,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就像现在,在众多玉友间,有人坚持只玩原石,而有人却只玩雕件。
至于“工”与“雕”孰好孰坏,众说纷纭,各有道理。当然,对于这个问题,古人也曾展开过巨大的辩论,让我们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正方:重“料”派
代表书籍或人物:《礼记》、韦应物
临江之玉,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
玉,遭山川洗礼,吸日月精华,光华内敛,流光暗藏,本就是大自然最好的作品,所以,一些重“料”派认为真正好的玉是不用经过人为雕琢的!
《礼记》云:“大圭不琢,美其质也”。《礼记》中认为:真正好的玉,就应当不雕刻,以一种“素”的形式,来表现出自然的本质。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真正的剑技不是要依靠剑锋,真正好的玉也不需要靠人为雕琢,这是一种人生阅历,也是一种人生感悟。
因为未经雕琢的玉,才能最真实的反映自然之美,就像大道理都是及其简单的。
唐朝时,大诗人韦应物更是在《咏玉》中说:“雕琢为世器,真性一朝伤”,反映了他对和田玉自然美的追求。
确实,和田玉,乃天地灵物,假若被匠人过度雕琢,就会变成世俗之物,那么玉中真正的美感和品性就一下被破坏了,就像做人,也应如此,朴实无华,不入俗流。
当然,在现在市场上也是,一块料子差的玉即使雕刻的再好,可能也卖不到大价钱,真正贵的玉,无不是料子也极好!
反方:重“工”派
代表书籍或人物:孔子、荀子、《贞观政要》
至于,重“工”派,首当其冲的就是孔子,其云“玉不琢,不成器”。即使得天独厚的美玉,也要经过雕琢方能成为有用的器具。
关于他的这个思想,他的学说代表人荀子,则讲的更加直白,曰:“和之璧,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为天子之宝。”
大概意思就是说闻名天下的和氏璧,一开始也就是井里的一块石头,在经过玉人的雕琢后,才成为了天子至宝。
到了唐朝,吴兢在《贞观政要》中,又对这个观点做了进一步的补充: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
一块美玉在石头之间,倘若未经技艺高超的匠人精心雕琢,那么又和地上的瓦块小石有什么区别呢?
玉文化真正能够流传百年,虽然和玉天然就很美脱不了干系,但是更重要的却是,一块玉上所涵盖的历史和文化。
博物馆一块玉,之所以是无价之宝,因为这块玉有着时代的、历史的烙印,在一块玉上,我们能够看出这个时代的样貌。
在玉雕师之间,其实也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叫:“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
当一块料子不差的和田玉,在玉雕师的雕琢之下,不仅仅展现了玉雕师最真实的情感和关联,以及优秀的中华文化,还有着道不完的美好祈愿!
当然,这个说法在玉雕界依然流行,只有赋予了人的情感的和田玉才能万古流传。
那么,玩玉的你,是持怎样的观点呢?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