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田玉雕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困境

近十年,随着行业的迅猛发展,行情呈几何数增长,无数“大师工作室”应运而生,市场价格水涨船高。当经济趋于平稳,理智地分析一下,在一些表象之后,这个行业遭遇的诚信和信用危机,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时间的积累会令这种状况有所改变。

不难看出,和田玉玉雕产业有如下现状,诸如和田玉从业人员进入门槛低;和田玉原料的特殊性限制创意的空间,由于受玉料的影响太大,工艺的特殊性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销售模式单一,定价难、变现难;无品牌,作坊小而散;精品的生产周期长,资金回收慢;面粉比面包贵,原材料价格已远远超过成品价;各类评比五花八门,误导消费者,出现了职业性的“评奖捐客”;大师称号满天飞等等。

这些现状的背后是却是和田玉雕产业进入另外一种困境。同质化严重:重名头轻作品、重白度轻玉质、重玉料轻工艺、重主体轻包装、重刻划轻取意(名)、重近利轻创新;粗制滥造、市场混乱;原创作品少、创新能力不强;有点创新,立马仿效;复合型人才短缺等等。让我们先来看些图片,和田玉玉雕行业中的困境可见一斑。

▲这是十二生肖中的羊吗?

▲口吐鲜血了!

▲观音也翩翩起舞了

鲁迅说过,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面对这些困境我们需要的不是逃避,而是直面它,借势借力,为和田玉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事实上,在国家政策方面,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大政策、大投入、大发展对和田玉行业来说是非常大的一个优势。诸如,创建一批产业基地和园区等众创空间;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制造、金融、贸易、城市宜居等方面的跨界融合;推进文化创意领域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品牌体系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合作交流等。这对和田玉行业发展来说,就是一个大势。特别是新疆和田市对玉石产业的支持,为新疆和田玉石交易中心专门配套建设了专业的玉石交易市场--和田市玉都城建设项目。

尤其是,“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的提出,让传统工艺文化率先走出国门。更有甚者,2016年,提出把宣传玉文化与“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传递中华文化“化干戈为玉帛”、“以和为贵”的理念。

▲2015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访问英国,随行商务团向英国皇家敬献礼物中,新疆和田玉石交易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玉雕大师崔磊在白金汉宫向英国威廉王子敬献国礼-和田玉白玉《玉圭》。

▲2016年上海大师等出访意大利

我们都知道,中国玉文化底蕴深厚,玉石收藏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了要借势外,和田玉行业也需要学会跨界来多元化发展。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会奖牌的设计制作,就是和田玉跨界的一个很好的典范。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

有数据表明,2015年全国珠宝首饰行业的国家统计为销售额5000亿元。其中:黄金首饰55%;翡翠玉石8%;铂金、钻石、珍珠37%。不难看出,通过借势借力,将会进一步扩大文化艺术品消费比重。

(二)和田玉雕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总的来说,和田玉行业应该注重三个“品”,即“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同时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

玉雕产业的发展趋势可以用以下四句话总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品服务丰富多彩;金融文化融合发展;差异特色更加显现。要最终实现这些战略目标,战术上我们必须去思考如何做到这三点,即市场精准化;产品精品化;服务精细化。

▲新疆和田玉石交易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柳朝国作品《事事平安》

思考一:市场精准化

如何实现市场精准化,首先要找准定位。定位的最高境界是在顾客的心智中占有地位。以北京、上海为例,北京市的战略定位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家交往中心、科创中心;上海市的定位为文化产业,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之都、设计之都、时尚之都,这不单是一个简单的定义,事实上,当你去过北京和上海,你会发现这些元素通过时间的沉淀,早已深深地沁入在当地人民的血液中。这些元素通过人们表现出的素质,形成了一个城市的品牌,也诠释了一个城市的精准定位。

通过整理我们看到,如何定位和营销,应当可以借鉴以下四大黄金法则:一要给作品取一个好名字,二要给产品立一个好卖点,三要给给营销做一套好包装,四要给顾客供全程好服务。但需要补充的是,单点发力更易形成特色,将更有助于自身的定位和营销,因为10个优点不如1个特点,这是被市场所印证过的。

其次,要传承与创新并举。这意味者我们更要重视传统,去挖掘传统中的新元素,在传统中寻找美的“新亮点”,今天的作品是明天“传统”。玉雕中有很多的中国元素,这是玉的传承所决定的。在表达方式上,玉雕师习惯运用太多“谐音文化”表达法,太少运用“经典文化”的表达方式。例如取名“路路通”者,多半是两只鹭鸶的动物件,取名“年年有余”者内容多为鱼。这是一种民俗文化的表现,但却缺少深度探索的意义,长此以往,容易落入俗套,缺乏创新。

中国文化向以“博大精深”闻名世界,我们应试着打破现状,对传递文化内涵的人与事进行深度的探索和挖掘,把好质量关,同时不断地钻研新的技法和工艺表现,进而从中获取玉雕人应得的效益。

再次,要产学研用,创造刚性需求;提高核心竞争力;注重品牌塑造。其实,每一块和田玉都有它自己的故事,我们要做的就是读懂它,把它的故事说给你听。在区域文化、玉材、题材、作品个性等方面都可寻找到独特的亮点。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一句广告语,已经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需求。

思考二:产品精品化

产品精品化,在于用文化提升价值,弘扬工匠精神,培养玉雕行业的专业人才,更需要科技来兴行业。

文化提升价值,主要体现在用创意提升价值,用设计提升价值,用品牌提升价值,用营销提升价值。这其中,我们要注意到,玉雕行业也必须清晰地弄清供给侧,供给侧的关键是转换动能,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创造事件营销,营销需要具备兴奋点,营销的核心是聚人气。塑造价值最有效的方法是讲故事!

弘扬工匠精神,把“中国制造”变为“中国智造”。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新疆和田玉石交易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柳朝国的薄胎作品

要形成玉雕产业链,必然会走上“引入高科技、实现工业化发展”的这条路。鉴于材料和创作的需求,在什么情况下采用手工雕琢,什么情况下需机雕的介入?这需要综合的考虑与判断,不能因为玉雕行业长期处于传统的手工艺作坊形式,而抵触高科技所带来的便捷、精准和快速。瑞士表业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玉雕行业,有和瑞士表业类似的地方。好玉料的稀缺性让玉雕作品要“限量”,迫使玉雕艺人必须深耕细作,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成为艺术品。所以,机雕出商品,手工雕刻出收藏精品。这是两端不同需求的市场,机雕将满足大众市场,而手工雕刻满足的是收藏精品高端市场。两者将共同存在,担当起当代玉雕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的历史重任。

思考三:服务精细化

精准服务,使服务内容更具体,服务方式更贴心,既所谓的细节决定成败。此外,还要敢于跨界,融合发展。尤其在现在的互联网+的时代,以服务为导向,建立网上展示交易、观赏体验、检验检测、认证评估、金融服务为一体的产业资源集聚平台,为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提供沟通交流舞台。

综上所述,做到战略上的“三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术上的“三化”:市场精准化、产品精品化、服务精细化,是我们和田玉产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它具体体现在:品牌人格化、渠道扁平化、传播亲情化、营销娱乐化、专业粉丝化、订制个性化、批量科技化、流通金融化。而玉器市场未来必将呈现两个端点:高端收藏市场——经典、极致、收藏传世的艺术品,限量;大众消费市场——时尚、流行、以量取胜赢市场。基于受众面群体的划分,玉器市场的珠宝化、首饰化和实用化将成为主流趋势。

 

借助“三品”战略

让我们来一场 

东方雕刻,中国创意的大实践 

愿和田玉产业成为新疆文化的独特名片!
(钱振峰)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