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性,是一些玩玉朋友常会挂在嘴边的词儿。到底什么是油性?你能读懂和田玉油性的秘密吗?一起往下看。
什么是和田玉的油性?
简单来说,我们平常所说的油性其实包含两个概念,即玉石的视觉油润和触觉油润。视觉上的油性其实很好理解,就是和田玉看上去有一种油脂般的光泽,光泽柔和,似是一层淡淡的油光。
触觉上的油润就是把籽料的触摸感,是一种略有阻力感的油滑的感觉,滑而不腻,似油非油。就是这样的手感,让玩家们把玩和田玉有种停不下来的感觉。这两点相信玩家们都有所体会。
人们对籽料油性的理解,主要有两种观点:
1、视觉上的观感
即和田玉的表面由于玉石分子特殊的结构,形成特别的对光的漫反射效应,呈油脂般的光泽。
2、触觉上的感觉
盘玩过程中手指的触摸感,滑而不腻,似油非油。
快速判断玉料的油性。取干净的白布,包起料子来,快速摩擦一分钟,看看它的变化。油性好的料子,会有一种油脂感和光泽度散发出来。大家看多了,自然就能理解了。
和田玉油性从何而来?
和田玉本身是不出油的,它仅仅是一块玉石,为什么会有这种油性的感觉?是什么原因造成和田玉这种独特的油性?如果从科学专业的角度来解释的话,可能会比较难理解:固体材料的"油性",是其晶体结构特征,晶粒尺寸,致密度,反射率,透射率,折射率和表面光洁度所共同确定的反射效果的视觉反应。
以上这些特征共同形成了和田玉的特有属性:油性。晶体结构,简单通俗的来说“油性”跟组成籽料晶体的大小,排列紧密,以及这种晶体的反射光等很多方面有关。
决定籽料油性的因素
1、糯性
籽料的油性与糯性是分不开的,糯性打个比方,如同煮熟大米的感觉,很厚油亮的感觉,也可以说跟水洗过的肥皂相似。
籽料的油性与玉质内部结构相关,具体来说,是与其结构的细度和致密度有关的。
2、细度
细度就是玉质里面晶体颗粒的大小,籽料的晶体颗粒直径和分布一般都较其它和田玉小得多,也密实得多。用羊脂来描述顶级的白玉籽料,就是因羊脂极细腻,摸上去有一种能把它融化的感觉。
3、致密度
致密度是描述玉料晶体间隙的大小,致密度不等同于密度,虽然跟密度有很大关系;同时致密度也不是玉的结构。
开料的致密度,观察锯片拉出的痕迹是不是油亮的;而成品的致密度,则看光泽,光泽强烈一般致密度较高。
单纯分析玉质的净度、密度、细度、润度、油性,其实都是片面的,需要综合来看。只要上述材料特征中的某一个指标改变,油性就消失了。
如果晶粒尺寸变大,玉质的细腻感就没了,油性也没了,如大理石。透明度过低,也失去通透感和层次感,整体呈现"死白"感觉,油性也没了。
俄料和韩料的致密度和散射率稍差,导致细腻感觉和层次感(表层通透感)不足;而青海料的致密度不够高并且透明度过高,也导致细腻感和层次感不足,外加色泽泛青,综合效果是缺少油性。
可见,籽料指标的些许改变,都会影响玉石的观感,十分微妙。还可以说和田玉的油性跟它的玉质结构是息息相关的,包括细度、糯性、致密度等等方面,有一个条件达不到就很难有油性的效果出现。而籽料的那种恰到好处,就构成了它独有的那种油润感。如果玩家们还是难以理解的话,其实也没关系,玩玉会看油性就可以了,并没有特别有必要知道这种油性是如何而来的,所有的籽料都有它的独特性。
油性差的就是假籽吗?
不是所有的籽料油性都好,也不是油性好的都是籽料。
山料就没有油性吗?
并不是,山料油性好的也有很多。油性只是肉质出众的籽料具有的特征而已,不做为判断真假籽的指标!
▲山料
抛光与油性和田玉抛光方式:
第一种:亚光,即只做轻微抛光,光泽发暗,但是油脂感强。
第二种:强抛光(亮光)。可使和田玉看似油光四溢,呈现类似玻璃的光泽。
和田玉有油脂光泽、玻璃光泽及蜡状光泽之分,其中以油脂光泽最佳,可使玉石显得有温润感。其次是玻璃光泽,而蜡状光泽欠佳。抛光跟玉质有很大关系,玉质越细,打磨及盘玩出来的油脂光泽越好;反之玉质粗的,就很难通过抛光或盘玩出现油脂光泽。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