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不仅仅是一个载体

它多数时候也可以是本体

从材料本身入手

去解读、表达材料

尽可能用雕刻来表现玉的美感

是青年玉雕师子游的一贯做法

子游,本名曹宏丽,和他接触的人更习惯叫他子游。

在玉雕上,注重材料,对材料的探索是曹宏丽一直的坚持,“对材料的要求,我有一个比较紧跟王朝阳老师的想法,就是以玉为本,雕只是为了让玉变得更美。”跟随王朝阳学习的经历对他影响很深,把玉石当成载体,也把玉石当成本体,是他一直创作的理念。

把玉石当成载体,曹宏丽更多的是将玉石看成是“承担思想表达”的载体,这种思想表达可以是一个“意境”,比如山水画面或是佛的意境;也可以是一个理念,比如禅宗、佛家的思想,一些取舍的观念;甚至可以是一个理念或是一个观念,乃至仅仅只是表达心中的一个情感或回忆。

在他的作品中,用翡翠和贵金属尝试做的带有回忆性的作品的表达是很好的体现。他用简单的线条将儿时的折纸以珠宝的姿态呈现在眼前,东南西北、风车、纸飞机、小船儿,流年似水,那些曾被我们捧在手心小心呵护的玩伴,现今却被埋藏在心底,默默地怀念。他将这一段怀旧的纯真时光做了一次重拾。

“我希望能通过作品把小时候那种美好继续传承、保留、回味。”曹宏丽这样说。

在把玉石作为主体的创作上,曹宏丽更多地是抓住材料自身的特点和美,在尽可能保留材料美的前提下创作,不做过多的处理,主要表现在随形设计上。

在谈到自身作品时,曹宏丽特别提到了一套供养系列的作品。“这也是一套以材料为载体的作品。当时跟着老师一起去龙门石窟、敦煌考察,看到那些佛龛造像的时候,我很受感染。

以前的人在做这些佛龛,建造这些石窟造像的时候,他们供养的心态,那种难以描述的虔诚心态,他们对于思想解脱虔诚的敬畏态度真的很打动我。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做了这套供养系列的作品,也让我在雕刻造型上有了突破,慢慢开始从具象的一些表达,然后开始一个概括化,纯粹化的一个往前的推进。”曹宏丽说,“我想,要把玉雕做得更好,还需要多看、多学一些。”

对于玉雕的未来,曹宏丽有着自己的思考。“现在各行各业都有这样的一个趋势,就是小众化越来越明显,大家各自的审美会有所不同,经历跟学习、研究的内容也有很多的不一样的地方,喜欢的也就会更多样,我感觉玉雕是有很大空间的。”

就创作而言,他有自己的坚持,“自己做好自己该做的,把自己该做的事情不断地努力完善、拓展,让自己变得更全面,在审美的上也更高级,造型手段更丰富,不辜负支持、赏识自己的人,这就足够了。”

对子游的作品你怎么看

路过要留痕

欢迎在下方评论交流哦

——名家简介——

子游,本名曹宏丽,字子游,河南南阳人。2013年6月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专业。2013年7月至2017年8月受王朝阳老师四年言传身教,2017年9月创立工作室。玉雕作品以人物、山水的形式探索玉石材质美感。首饰作品简洁明快,意味深长,可以从一些不经意的角度发现玉石另外的一种呈现方式。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