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工匠精神,我们脑海里可能会浮现出一系列听起来就很美好的词语,比如:耐心、缓慢、坚持、少量、精细、极致……然而,玉雕师工匠精神的缺失早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玩玉之人对玉雕师工匠精神回归的呼吁,如今已经变得尤为频繁和迫切。有果必有因,那么,我们是否有去思考过,造成玉雕师工匠精神缺失的“罪魁祸首”到底是什么?

1、现代人不愿意去传承工匠精神

有钱才是成功。我们的成功学,比任何时候都更现实、更势利、更急功近利!在这种环境下,潜心做手艺的人,得不到社会的关注和尊重,传承就更显困难。在中国,一个做了一辈子包子的人,即使技艺再如何高超,恐怕也不至于被普通民众所推崇。因为包子实在太low了……

2、环境导致不愿脚踏实地

玉雕行业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行业,一位玉雕师从入行到成为名家,往往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苦心钻研技艺。而当下的时代是个讲究成名要趁早的时代,在这种急功近利的环境下,玉雕师很难再静下心来钻研技艺,更不愿意脚踏实地地去创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赚快钱,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把作品做出来,如何尽快把作品卖掉赚得利润,等等,就成了玉雕师考虑的事情。

3、快节奏消磨了工匠精神的延续

现代中国的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也消磨了“工匠精神”的延续。不可否认的是,国人对于手工匠人的重视程度低,能够单纯靠雕刻手艺,让自己和家人衣食无忧的玉雕师并不多,只有那些大师、名家才可以做到,这也导致了工匠精神的传承困境。归根结底,提倡慢工出细活的玉雕师难以赚到钱!

4、消费环境不利于工匠精神培育

熟悉中国消费市场的人都知道,中国消费环境有一种病态,就是言必称价格。只要价格低就有竞争力。这样的环境下,玉雕师只追求降低成本偷工减料,难以保证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品质。而消费者往往会为了价格,而降低了对玉雕作品的工艺要求。试问,这样的消费环境下,要想培养出有工匠精神的玉雕师该有多么艰难。

5、没有法律制度保障工匠精神

没有相关法律制度的保障,工匠精神根本就无从谈起。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市场上到处充斥大量低劣产品,这本身就对工匠精品产生巨大的冲击。中国不是造不出好的东西,问题是好东西未必能走向市场,因为市场上的不正当竞争太过严重。地方保护、价格战、舆论战……小工匠想要对抗垄断企业,实在太难……

总而言之,无论是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文化,还是我们的制度、我们的社会现实,都在杀死真正的工匠。追究起“罪魁祸首”,恐怕还是文化,没有建立起尊重工匠的文化氛围! 试想一下,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头,有多少是提倡年轻人去扎扎实实做一辈子的“工匠”的呢?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我们的文化所推崇的,永远是力争做劳心者而不是踏实做劳力者。从这点上来说,玉雕师工匠精神的复兴,还任重而道远。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