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话题是“瑕不掩瑜”,是来说瑕疵的好的,如果你并不同意这个观点,那么,请忽略本篇文章。

吴茂云吴正森和田玉作品

《孔子家语·问玉》:“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这应该就是瑕不掩瑜的最早的来源。瑕,玉之病。瑜,玉之美。本意为玉之性,美与恶不互相掩盖!

按照意思通俗的来解释,玉有瑕疵是正常的,再美的玉都会有缺憾。而恰恰是因为有了这个缺憾,才让玉显得更加美丽动人。

这是古人对玉的解释,也是对美的一种理解。然而如今的我们往往会走向一个极端。

一块玉拿在手上,首先要做的不是看它的美,而是要千方百计地去挑它的毛病,有没有僵、棉、裂、水线或者工艺上的缺陷等等,以此来证明这块玉是有毛病的,以此来表现自己是有水平的。

也许很多人并不赞成这种做法,但很多人在实际中都是如此实践的,但,这真的是玩玉之道吗?

抛开对美的理解,我们从玉的瑕疵来说,瑕就意味着不好吗?

一块僵

僵,关于籽料上僵的成因解释有很多种,说法各异,一般的解释是玉中的氧化钙析出愈合形成的。

僵是一种雕刻素材。它有一种朴素沧桑的质感,而且颜色多种多样,很适于当做巧雕的素材。

一个僵对于籽料的表现,不仅仅是一种美,更是它玉性的更好表达。僵是一种玉质的表现。僵边出细肉的情况常常见到。

僵的出现,让一块籽料具有了与众不同的气质,它就像历经沧桑的老者,又或者把玉质本身比喻成一朵花,那么僵就是点缀花的叶子,两者相加,让我们看到了真正大自然的美。

一道裂

裂是最常见的瑕疵。和田玉虽然是致密的矿物集合体,但在长期的地质变动或迁徙过程中出现绺裂是在所难免的。所以有十籽九裂的说法。

今天我们说的主要是籽料表面的浅层裂。浅层裂就如字面的意思在籽料的表面很浅的一道小裂,有时候我们也称为绺。

有些人看到裂就感到是一个比较大的缺陷,尤其是玉雕成品的表面,如果有一点裂的话会感觉这是未完成的作品。但其实裂并非如你想象的那样,裂就像籽料历经河水冲刷磨砺的证据,就像一把久经沙场在刀口上留下的豁口。

如果你慢慢品读它,就能感觉到裂所表达出的一种沧桑感,甚至是一种画面感。很多人喜欢一块籽料上干干净净,但其实一道裂让籽料更添一份味道,它耐人寻味,它能证明籽料的身份,它也像一道伤疤,谁人身上没有几道伤痕。

原石有绺让它更真实,而成品有裂,能让作品更添一份意境。

一根“筋”

这里的筋是指水线。

水线是什么?杂质吗?其实并不是,水线是透闪石的另一种形态,水线中的透闪石呈纤维状分布,平行排列,结晶度更高,所以就有了水线条状的分布。

水线可能分布于表面又或者在玉质的里面。有些肉眼可见,有些需要打灯才能看到。

水线本是结构的一种,但因为它太过于明显,被当做一种瑕疵。但其实水线就像上面所说,它像一根筋深深的扎根在玉石里面。所以水线过处,玉质也更细腻。而且水线其实也是雕刻的素材,它可以刻画成一条河,一条路。

水线,不脏、不乱、不差!但因为它太过明显的特性,成了一个在雕刻的时候要剔除的对象。

一点棉

棉。和田玉的棉是聚集在它内部的一种白色晶状体,形状看起来就像是一块块的棉一样,成分是二氧化硅。

有句话叫“无棉不成玉”,这句话虽然并不完全正确,但确实大部分籽料都会带有棉,只不过有些棉我们看不到罢了。

其实对于棉,有时候结构大的比棉更加明显。很多人都把棉看作一种瑕疵,但如果换一种角度,也许它就是一种风景!

当然瑕疵有两面性,本文只单单讲它好的一面,并没有说其它的特殊情况,比如裂大、水线多,棉多、活僵等等。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玉是美的,是有情怀之物。

也许我们并不懂真正的感受和田玉的美,但我们更简单的学会了另一种评价的方式,挑它的毛病,毛病多了就是不好,毛病少了就是好。

以这样的态度品玉,其实不是体现了我们平常为人处事的一些特点吗?

更多的关注于瑕疵,它助长了我们变的挑剔、刻薄、求全责备,而越是这样,越难以满足。越难以满足,越助长"贪、嗔、痴",又如何谈到平和、宽容这些美德呢!心不平,又如何保障身体健康呢!

挑一块和田玉的毛病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去找,总能看到它的缺陷,但古人早就告诉我们,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什么是忠?忠,从心!表里如一是忠,一心一意是忠。

不管是好是坏,是美是丑,都将它大大方方的展示出来,公布于天下,还有什么比这更坦诚,更忠呢!

玩玉,当你真正的接受了它的不足,看到它的缺陷的时候,仍能由衷的赞叹它的美,它的独到之处时,说明你懂得了玉,对待生活的心态也已经慢慢发生改变。

玩玉修身,玩玉养性,这才是它真正玉养人的地方。也许我们总在挑剔,我们总在看到不完美的那一面,但其实它还是美的。瑕疵不正好是我们生活的最好表达吗!它是不完美的,它又是那么的“完美”!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

相关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