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尊精美无暇的水晶雕刻满室生辉,舒缓安详的佛乐充溢其间,主人一袭素淡的白衣飘洒出尘……一走进玉石雕刻大师翁祝红的菩提·心晶工作室,就感觉整日奔波忙碌、躁动不安的心获得了久违的平静。
生于1973年,1991年美术学校毕业后进杭州玉雕厂学习玉雕工艺,一开始雕的是白玉、翡翠,1995年起开始专业从事水晶佛像雕刻,潜心钻研佛教造像艺术;谈到做出这种选择的因由,翁祝红说道:“水晶的形成需要1亿年至1亿5千万年之间,我们人类一生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根本就无法摸透它的特性,分散精力只会让自己更浅薄无知。况且现在行业分工越来越细,术业有专攻,更需要我们穷毕生之力去钻研某一门技艺,甚至技艺中的某一门类。”
翁祝红大师(左)与工艺中国CEO黄超(右)愉快交谈
诸行无常,万法归一
因为潜心钻研佛教造像艺术,翁祝红对佛学文化也有很深的了解。跟他聊天的过程中,不时会有佛学词汇从他嘴里蹦出来,他也习惯了用佛教的辩证思维去看待平时生活或艺术创作中碰到的各种问题。
“佛家讲无常,所谓无常,简单点说就是世间万事万物无不处在变化之中,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没有恒常不变的事物,只有刹那生灭的大千世界。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不住心’,即不能思维定势,固执于往日印象,‘石住碍路,水住成腐,气住则滞,血住为毒,心有所住而成见,见住而为执,此立我之根,遂成百病’。” 正因如此,翁祝红与人交往豁达宽容,不以一眚掩大德,不以偏概全,也不因事废人。同样,对于艺术创作,他也追求不断的变化,无常对他来说亦即无常法、无常师。
虽说诸行无常,缘起缘灭,但在翁祝红看来,“变中也有不变,正所谓万法归一、道法自然。这个‘一’,通俗点讲就是‘规律’。我有一件作品《念》,中间是一尊菩萨,周围是各种天然的石头花纹,任凭外界纷纷扰扰,菩萨自是不动心。” 翁祝红大师所论,不禁令人想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的禅宗公案。
翁祝红大师作品《念》
艺无止境,唯学而已
因为重无常,所以讲创新。王小波说:“对于一位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的精英更为重要。”这句话在工艺美术行业同样适用。翁祝红就认为:“创新首先是思维方式的创新,而不是技术的创新。创新不仅仅是形式,不是怪异,更不是偷工减料、胡刻乱造。创新是一种思维模式。”
荀子曰:“学不可以已。”学习是创新的必要条件,在玉石雕刻领域,翁祝红一直善于学习,不断进取。2010年出版的个人专集《菩提心晶》,就是自己入行20年的一个总结,然后一切从零开始。
“要创新,就不能过于注重材质,而必须得重创意。创意就不仅仅是技法上了,景深、气势、趣味、意境等等比技法更重要。技法有限,而创意无穷。如果能于平凡处见功力,化腐朽为神奇,那就更为难能可贵。”因为这种理念,翁祝红所推赏的作品往往都能引起人的无限遐想,他自己的作品也是令人百看不厌、愈琢愈深。
“真正的水晶艺术品,第一眼让人看到的,不是佛教,不是水晶,也不是技法,而是这三者的完美统一,不偏不倚,正符合中国的中庸之道。”
明心见性,互利共赢
对翁祝红来说,佛教更多的不是宗教,而是文化,并且这种文化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谈到对工艺美术行业如何发展的看法,他也是用佛学术语类比说明:
“可以简单概括为‘明心见性’。所谓‘明心’,即看清自己,注重个人的修为,而‘见性’则是摸透人性。一件工艺品,首先当然在于个人的创造,所以不可不‘明心’,但工艺品最终还是要推向市场,也要考虑到观众的审美情趣,而人性是共通的,所以不可不‘见性’。当然,明心见性,终极目标是抑恶扬善,完善自我,完善人性。”
他还拿苹果手机作比喻,认为苹果手机高科技,零门槛,注重用户体验,用户参与感强,艺术作品也应该达到这种效果,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谈到当前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冲击,翁祝红认为通过互联网进行跨界整合、互利共赢俨然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乍看之下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和传统的工艺美术行业这两者似乎格格不入,实际上完全可以有共同的市场,传统工艺美术行业需要互联网这个强大的媒介来推动和促进其发展、繁荣。
天地有大美,欲辨已忘言。翁祝红的梦想是建一座水晶艺术馆,将那些生于天地之间,经过他巧手雕镂、至善至美的水晶作品让更多的人看到、欣赏、称叹。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