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玉界不乏具有童心之眼的艺术家,照见这世界的美,移情入怀,用最好的年华妙造自然,别构一番灵奇。
在当今玉界,谁的眼光能够高而阅尽天下之灵奇取各家所长?谁的眼光锐而玉海纳珍得以建立了一个顶级玉雕艺术品汇集的殿堂?谁的眼光慧而伯乐相马于其微时?谁的眼光远正在为当代玉雕在千百年后的时间轴上闪亮而倾尽心力?答案是——晏贺林,尚善堂的创立者,玉界高端艺术品品牌的拥有者,一个不笑的时候眼睛在笑,笑的时候群星要黯然失色的70后玉界骄阳。
晏贺林是他的原名,正因为玉行之人各个亲切的称他贺林,以至于原名反而知者甚少了。在玉界,贺林名声很大,但行事却极为低调。人们在叹服他的高端定位和巨大财力之余,不禁十分好奇,不到40岁的贺林,没有锋芒毕露的性格,没有显赫富贵的家世,怎样创造出了玉雕艺术品王国?贺林的故事,并不过多的与财富相关,更多的时候,是关于真诚、善良还有美。
深深海底行所行始切
贺林是名副其实的70后,现在中国最蓬勃的中坚力量,这一代人身处变革时代,不仅经历了改革开放,也经历了玉界的沉浮,他们有着自己的勤劳和务实,因为经历过贫穷,也看到了繁盛,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懂得奋斗的意义。
贺林生于江西的小镇,从懂事起,就看着姐姐帮着父母干农活儿,个头还不及灶台高的时候,他就吃力的挎着大篮子,去菜园里摘菜,回来洗的干干净净,帮父母把它整理好,切好。为了分担父母的辛劳,他还要负责喂猪、喂牛、洗碗、收拾家务,照顾妹妹。从早忙到晚,小小的贺林总是极为疲惫的进入梦乡,第二天又早早的起床干活儿。一年到头忙忙碌碌,农家几乎没有一天休息的时候,贺林也就没有太多玩耍的时间,他的懂事让邻里乡亲都很心疼,但他心疼的却是父母家人,总是力所能及帮父母多分担辛劳。年龄越大,他做事情更加妥帖有序,上学之余,他还能协助父母把家打理的井井有条。老人们说贺林是来报恩的孩子,仿佛预测了贺林的未来将为家人带来福气。
当时贺林的父母并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天生就有非凡的才能。而贺林在管理方面的天赋,在1997年他20岁跟随亲戚来到上海一个玉雕厂打工的时候,很快就被老板发现了。开始是打磨车间,40几个人,一个20岁的年轻小伙儿,很快把这个车间打理的井然有序。然后是仓库,继而是办公室,最后是木雕车间。两年来一个人熟悉玉雕厂所有的流程管理,一人担起四个人的工作,贺林处理起事情来反而更加得心应手。同样是忙忙碌碌,贺林此刻管理了上百个工人,他年轻,但谦虚、勤奋、处事公道,很快赢得了全厂人的心。但大家并不知道,拥有这么大管理权限的贺林,月收入却只有1500块。相较以前每月一万多的管理人员支出,精明的老板在这个不谙世事的少年身上获得了极为丰厚的回报。然而贺林并没有感到委屈,他说,这已经比以前在村里干农活儿好太多了。
人们没有办法不喜欢这样一个淳朴的贺林,这种待人的善意是人性最光辉的部分,也是贺林与生俱来的纯良。我们庆幸如今如日中天的贺林并没有失去这样见素抱朴的本性,也许正是他天性里的善良淳朴,让他成为了人生的赢家,而他首先赢得的,是他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一份不离不弃的爱情。
贺林是对待家人和朋友都极为认真的人,有了女朋友,自己肩上的单子突然重了,眼见也到了快要结婚的年龄,房子、车子、未来孩子稳定的生活,还有家中日渐老去的父母,这一切让贺林开始反思当下的生活状态。思前想后,他决定学一门技术,厂里最好的玉雕师傅一个月可以收入7000块,他相信凭借自己的刻苦和勤奋,一定可以成为很好的玉雕师。当他极为诚恳的向老板提出放弃管理岗,想当技术人员的请求时,让他没想到的是,老板竟然拒绝了!为了留住贺林继续管理玉雕厂,他宁愿许诺未来在上海给贺林买一套房子帮他安家。很显然,对于多一个玉雕学徒来说,贺林的管理才能能够为工厂带来更大的财富。
虽然老板许诺了许多,但贺林还是放弃了。这种放弃,如果站在当初贺林的角度并不难理解,远在天边的房子许诺的再大,也不一定是自己的。贺林下定决心要学一门手艺,对他来说,踏踏实实的靠手艺赚钱过日子,比吃青春饭的管理工作要长远的多。而几年来一直拼命工作的贺林,也在老板无情决绝的态度中,感到了绝望。贺林是极重感情的人,自己以厂为家,真心实意的拼命工作,不过是想以真心换真心,当自己多年来的全心付出没有收获老板的一份理解,为了骄傲和尊严,他决定离开。1998年贺林下定决心要离开玉雕厂的时候,才陡然发现,这些年他一心扑在岗位上,除了这里,自己几乎没有走出过太远的地方,离开了厂子,在人生地疏的上海,他几乎举目无亲。此时,一无所有的贺林陷入了人生中最窘迫的境地。
在这个关键时期,厂里一位资历很老的师傅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提起这位上海籍的张老师,贺林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这位师傅平时与他交际并不多,但看得出,他一直在默默的关注着这个勤奋善良的年轻人。虽然仅仅是从一个厂到另一个厂,但能在这样的时候为一个举目无亲的年轻人提供一个落脚之处,贺林说,哪怕再回到当初自己刚进厂时250块一个月,他这辈子都要感谢张老师。仿佛窥到了某种玄机,我们不难想象,一个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年轻人,即使在人生路上吃了些苦,身边一定不乏有心之人愿意为这样品性的人提供帮助。套用时下最流行的词,我们可以说贺林的身上充满了正能量。他那种由衷的感恩,纯然出自本真,天性里的朴实和善良,让他就像一块光华内敛的璞玉,只要稍微靠近他的人,都会被他温暖,被他感动,愿意与这样温润如玉的贺林越走越近。
接下来的日子,贺林心里就认准了一个目标——学玉雕。对于很多机缘颇佳的人来说,学门玉雕技术,并不是一件难事。偏偏造化弄人,抱着满腔热情和干劲儿的贺林却三番四次不得其门而入,明明机会近在咫尺,却偏偏又远在天涯。只靠着打磨和管理消磨些时光的他,一直在默默的等待着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的诚意感动了一位老师傅,对方愿意教他做玉。仿佛终于看到了人生中的一线曙光,贺林紧紧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当学徒时期他自己没有任何收入,全靠女朋友,也就是今天他妻子的收入贴补。为了感谢师傅的教导,贺林每天早上六点钟起来给师傅做饭,干活儿,日子过得太清苦了,但从小吃苦长大的贺林,反而因为自己学到了技术感到十分满足,另一方面,他更感恩自己有福气能够得到女朋友的相信和支持。满怀感恩和感激的贺林,极其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因此深自砥砺、夙夜匪懈。在这一时期,贺林学到了自己一生中至关重要的玉雕技巧和知识,为他以后开展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世事往往如此,成功可以让人懂得一点,但挫折却可以教会人全部。贺林注定是有大机缘的人,所以挫折比别人来得更多。当师傅告诉他因为邻居投诉玉雕的噪音太大,不能再教他做玉的时候,贺林绚烂明亮的玉雕梦刚刚开始,却不得不又一次折翼而归。回归到每天浑浑噩噩的给别人打工、打杂的日子,日复一日,贺林的斗志慢慢快被消磨掉了,他变得越来越沉默。有一天,贺林问当年还是女朋友的妻子:“如果我回老家,你愿意跟我回去吗?”她说:“行啊!”随后话家常一样规划了一下回去的生活。贺林看着她年轻的面庞和与之不相称的粗糙双手,回想从1997年到2001年在上海打拼这四年的时光,心里五味杂陈,他不甘心就这样回去,更明白妻子对他的相信和期许。妻子的不离不弃,让他仿佛又有了力量,他将要被消磨光的意志又重新散发了光彩。
2001年24岁的贺林下定决心开始独立创业,跟妻子拿出两人所有的积蓄,一共6000块钱,开始了他在上海的最后一搏。在相对偏僻的地方花了150块钱租了几个平方的一个小房子,买了一台2300块的玉雕机器,一张沙发,一张上下的床铺。这就是贺林最初创业的全部家当。最后剩下不到三千块钱。打听到南汇有个彭镇,有些乡下的玉石作坊。他到了镇子上,听到哪里有机器的声音,就去跟人家商量收些边角料,回来就日以继夜、不知疲倦的加工、雕刻、打磨。虽然跟师傅学习的时间不长,但因为机会得来不易,他比别人学得更刻苦,更扎实,历尽千辛万苦当成了玉雕人,他比谁都珍惜在玉雕机前雕刻琢磨的时光。东西做出来,他到处打听哪里可以收玉件儿,好心的朋友建议他去东台路的古玩市场试试。当初东台路是整个上海古玩界大户云集的地方,贺林壮着胆子,把自己做的玉件挨家挨户的送去任人挑选。在别的玉雕师傅来说,作品的好坏最多是赚多赚少,但对一无所有的贺林来说,作品的好坏关系到明天他和妻子是不是还有饭吃。
就是在人生的最低谷,他反而定下心来,每一块玉料都好好拣选,每一刀都精益求精,尽最大的可能观摩每一件他能看到的高端玉作,用心去理解融合玉雕市场所需要的每一种畅销元素。这种如履薄冰的认真,竭尽全力的吸纳,精益求精的琢磨,是一个在生存底线上挣扎的琢玉人所能做到的所有用心。比德于玉的孔子曾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说这句话时是他人生中最落魄的时刻,但他坚持自己的道德操守,洁身自好,绝不放弃自己的价值观随波逐流。而今对于贺林,亦做了同样的选择。人未入海底无法自觉自度,恰恰是在人生的低谷,贺林对玉道有了本质的领悟,多年后他回忆这段时光时这样写道“在当时最艰苦的时期,我反而对玉的美与善产生了最本质的领悟:善道不是抽象而含混的,而是凝聚在每一次的拣择、摩挲之中,倾注在每一刀每一划的精益求精之中。美与善不是人云亦云,而是不断的追求创造与突破,是在利益的诱惑面前对理念的坚守。”善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坚持,是选择不断地创作与突破,也是坚持在利益面前坚守己心。“飓风始于萍末”这些看似微小不起眼的领悟,却是一悟即至佛地。行至深深海底,贺林捡拾到了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很多人知道贺林在黄浦区藏宝楼古玩市场摆了个玉石地摊起家,小小的一平方米的固定摊位,却是他人生中的福地。在这里,他得以面对面接触顾客了解市场,少了中间环节收入得以稳步提升,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他的玉料越收越好,作品也慢慢越做越精。晚上他是精益求精的玉雕师傅,白天他是和若春风的玉器商人,还是像小时候一样,从早忙到晚,一刻不得闲,然而贺林勤勉而知足,他的好手艺来之不易,他这珍贵的一平米摊位也来之不易,他知道上有父母,下有妻儿,他是一家老小的顶梁柱。除了勤勉,他让家人过上好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尽量提高自己原创作品的品质。日复一日,他对客户的需求更加敏锐,对市场的把握更加精准,对品质的坚持更是为他带来了人生中莫大的机缘。2004年,他遇到了康宁。最初看起来,是一段再也平常不过的对话,康宁问:“小伙子,你这东西挺好,你不应该在这里卖啊!在这里卖不起价。”贺林说:“那在哪里卖得起价呢?”康林说:“东台路。”贺林说:“东台路?哪有那么简单啊!”于是康林看着这个小伙子,意味深长的笑了笑。随后他说:“把你的东西打包全部卖给我。”事情到了这里,开始不寻常起来。二三十件作品,七万三千块钱。这对当时的贺林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他不可思议的看着康宁,觉得这位客人十分面善,贺林不想让他吃亏,自己就先让到七万块钱,没想到康宁坚持七万三千块。康宁问了一下他的情况,跟着他到那个几平米的房子那里看了看,看了贺林的全部家当,看了看其他作品,又看到在玉雕机上的一只镂空的马,那匹玉马的马腿在打磨的过程中不小心磨断掉了。康宁说:“你把这些算一下,总共多少钱。”这一次,贺林一下子做了十六万元的生意。那匹断掉腿的马,康宁坚持要,贺林坚持送,最后还是算了一千块钱。我们难以想象这件事对贺林造成了多么巨大的影响,这么多年过去了,这所有的对话,细节,甚至表情和语气,贺林至今说起来如数家珍。如果这个世上真的有天使,那在贺林心里,康宁就是。他说:“康宁对我的帮助,是彻底的,无私的。大家非亲非故,萍水相逢,他就那样子帮我。我一想起来,就默默的感动,特别的感动。”贺林的心里装着很多的温暖,一个接一个帮他的人,为他的内心垒起了一座阳光灿烂的城邦,所有的苦难他都轻描淡写,来自别人的每一份善意,都让他更加明净善良。“温润如玉,铮铮若铁”是儒家思想中对君子人格的最高评价。光华内敛,气质温暖,谦和有礼,宅心仁厚,是为谦谦君子,立世不染,直面苦难,不油滑、不世故,如寒梅立雪,傲霜绽放,正是君子铮铮铁骨的表现。贺林在熬过人生的寒冬之时,表现出了君子如玉亦如铁的气质,随着事业慢慢进入了上升期,这种气质越发的凝练纯正,既方且圆的处事做人,让他渐渐闯出了一片不一样的天空。
高高山顶立,所见始广
康宁是贺林人生中一颗启明星,从他开始,贺林的人生之路慢慢明亮起来。康宁是新疆人,通过康宁,贺林结识了郭海军、马进贵、李晨光、柯长林、马国钦等走在中国玉雕界前沿的明星,新疆人豪爽,豁达,热情,贺林的品性很快受到了大家的认可。当初新疆的产品格局主要以河南为主,上海工艺细腻生动、典雅清丽,无论是工艺性还是时代性,都走在了当时玉雕行业的前面,在新疆市场非常受欢迎。康宁把十几个比较稳定一直去上海进货的新疆大客户全部介绍给了贺林,当了解到新疆市场对高端玉雕艺术品的巨大需求时,贺林意识到:自己在玉雕行业这么多年积累的好人缘、好名声、好眼力、好手艺正好迎合了当时玉雕行业上海和新疆两地之间巨大的供求差,自己完全有能力组织品质更好、价格更公道的货源供给新疆乃至全国的大客户。机缘巧合,在马国钦的帮助下,贺林很快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贺林没能在当时成为最顶级的玉雕师傅,但他在玉雕行业积累的一切正是人生中那百分之九十九的准备,当百分之一的东风终于为他吹起,他极为顺利的走入了上天已经为他量身订制的领域——高端玉雕艺术品经营。考虑到全国最好的客户还是在东台路,贺林在2005年回到了东台路。与向市场经理争取藏宝楼的固定摊位一样,同样是坚持和坦诚,从那个在东台路赖在棚子店门口非要租下门脸儿的“小江西”,到以后与老板陈建国建立起了兄弟般的友谊,男人之间的情谊不是嘴上说说,一天一天看着贺林的脾气性情,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称,从客户到兄弟,贺林身边围绕着越来越多欣赏他的朋友。贺林最初租下的东台路的这个棚子店常常挤得人满为患,以至于贺林常常一天忙下来连口水也喝不上。生意好,是因为人人都认可他的生意经。孔子说玉:孚尹旁达,信也。指的是君子应该如玉般表里如一,坦诚守信。这也是贺林生意经的第一原则。和田玉的价格在外行人看来确实雾里看花,大部分商家趁机浑水摸鱼,漫天要价,让很多真心想收藏的玩家苦恼不堪。但贺林从小本生意开始,大到一年经手几个亿的单子,从来坚持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客人,多少钱买来的,实实在在告诉对方。卖多少钱,贺林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对方分析,从材料、工艺、稀缺性等各方面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当时店面的主人陈建国是个内行,看着贺林实实在在的做生意,真心实意的对待客户,看到他小小的棚子店实在挤得坐不下人,就让他把东西放到里面的大店里卖,贺林由衷的感激对方的这份信任,也就不论谁家的货,都销售得格外卖力!贺林的口碑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引来了藏家的追捧。诚信是一种智慧,不偷奸耍滑,不阿谀奉迎。信用一旦建立起来,会形成一种无穷的力量,这是生意人最应珍惜的无形财富。贺林的诚信为他积累了商业上的名声,为未来他创立自己的玉雕艺术品投资品牌“尚善堂”奠定了良好的信用基础。
在当代玉雕开始慢慢成熟的时候,从2002年开始的天工奖评奖,到了2005年,已经颇有气候。“玉雕大师”的评选也渐渐开始如火如荼的开展了起来。有人感叹贺林的好运时,贺林已然在务实之路上低调的走了很久。2005年回到东台路开始,在商业上极具天赋的贺林,敏锐的察觉到了玉界未来的大潮流,他毅然决然的开始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坚决走高端路线。为了这个目标,他几乎跑遍了中国所有能看到高端玉器的地方,拜访了不计其数的玉界高手,“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贺林岂止看过成千上万的玉器,本就是做玉出身的贺林看得是各家的门道——玉作的料、工、形、纹;作品的精、气、神、韵;各家的道、法、邱、壑。隔帘花叶有辉光,贺林挑选玉器从不迷信名气,只相信自己的眼睛。贺林深知:玉雕创作中,无论是曼妙奇幻的飞天佛境,还是小桥流水的如画江南,都有着其玉雕艺术家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做主导,往往创作观念差之毫厘,玉作便失千里。玉雕作者如果不能牢牢把握住玉料的特性以及想要营造的作品意境和美感,往往中途容易走调,又落入了习惯性的牢笼里。基于玉雕创作在材质上的特殊性,工艺上的复杂性,正如《兰亭序》之于王羲之,一件好的艺术品往往是妙手偶得,就连作者本人也无法再次复制。在高端玉雕艺术品的道路上走得越深,贺林越能体会到好作品对于玉界、对于时代的意义。命运垂爱务实的贺林,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玉坛教父”倪伟滨。这个在玉界培养了几千弟子的海派玉雕领袖,是中国玉雕界最顶尖的存在。与他鬼斧神工的玉雕艺术齐名的还有他桀骜不羁的性格,传说中牛气冲天的倪伟滨,偏偏对当初不甚起眼的贺林格外抬爱,对他多番指导,乃至到了今天,两人成了惺惺相惜的知己。贺林也在倪伟滨那里,看到了一个顶尖的玉雕艺术家对待玉雕工作的那份近乎苛求的认真。看到了更高的层面,他开始反思,如果说此前创业的顺利归功于自己的勤勉和对品质的追求,那未来更广阔的平台则需要开阔的眼界、勇于创新的精神与高人一等的品味。面对行业的一些乱象,他慢慢懂得倪伟滨多年来的坚持和期望。到了此时此刻,贺林看到的已经不再是一个普通玉商所能看到的风景,行至高处,俯瞰玉界全貌,他的内心添了一份沉甸甸的的责任。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从2007年到2010年,玉界的繁荣程度大大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而贺林此刻已经的人品口碑,对市场的把控都已经到了万事俱备之时,风起时,贺林一飞冲天!最好的时候,单靠贺林个人,一年过手几亿元的白玉艺术品,这在玉界几乎是无双的记录。就算在2008年经济危机的时候,贺林所受的冲击也是有限的,他的诚信经营,为他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在玉界低迷之时,有人选择离开,有人选择坚持,只有贺林,用他的专业水准和诚信经营赢得了一个又一个回头客,为黯然的玉界点着一盏不灭的明灯。很多人对贺林魔术般的业绩感到吃惊,有人认为他是个商潮中的幸运儿。又有人把他的成功归结为贵人相助。《易经》告诉我们,天下的事,没有突变的。只有我们智慧不及的时候,才会看到某个突变的结果,实际上早就有一个前因潜伏在那里。世人常说诚信经营,又有几人能够在金钱的诱惑面前巍然不动?有些商家看到了顾客不懂,就习惯性的宰客,赚到一笔算一笔,这样的企业,岂能长久?贺林在创业之初的人生谷底领悟到美与善的本质,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的时候他仍然坚持做玉人的本分。而今路越走越宽,从谷底行至高山,他感恩自己如今的成功都来自于这种对品质的坚持,对真与善的坚持。这种坚持,恰恰是当今世界上奢侈品顶级买手的职业道德,更是艺术品经营的不二法门。而入门极难的玉界,贺林想的很清楚,消费者不过想买个安心,买到品质和工艺都真正符合内心需求的玉雕艺术品。只要自己实实在在做生意,明明白白告诉对方自己的专业判断,日久见人心,慢慢积累起来的商业信誉和口碑,才是在玉界壮大的前提。贺林的经营策略无疑真正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他的成功也印证了他经营理念的正确。
2009年,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的玉界开始迅速复苏,本来受到巨大冲击的一些企业也开始重整旗鼓。此时的贺林,已经不单纯是一个成功的玉行大商家,更是一个对玉界有了一份责任心的企业家。经过一番酝酿,向来低调的贺林决定挑起大旗,引领玉界一股全新的风气。他成立了“上海尚善堂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在贺林的心里,唯独一个“善”字,能包含他想告诉玉界同行的千言万语。从创业之初了悟善道的内心坚守,到今日在玉界刮起向善的飓风,自己成功的所有奥秘,皆在于此。玉本是天下积善于一身的信物,尚善堂所选中的玉雕艺术品,从来不是迷信于名头和宣传,商业的噱头的确可以迷惑世人于一时,但是真正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唯有玉雕艺术家巅峰时期的用心之作。玉雕家琢磨半生,思想的成熟与工艺的巅峰才会在玉雕生涯的某处坐标交汇,也许仅仅是几件作品,却是一个玉雕艺术家一生最珍贵的奉献。这样的作品会随着时光的推敲越加璀璨动人,价值也会日渐凸显,让无论是投资者还是收藏家都能够真正获益。对于一个玉界艺术品牌来说,只有经营这样的作品,才能获得企业、玉雕家和藏家三赢的局面。
吴德昇巅峰时期的代表和谐摆件作尚善堂董事长晏贺林慧眼识珠,38万买入600多万买回
贺林不遗余力的收集这样的顶尖之作,以至于玉行很大一部分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都来自于尚善堂。吴德昇的《昆山雪莲》、倪伟滨的《翡翠羊首》、王平的《净瓶观音》、崔磊的《大梦敦煌》、刘忠荣的《仕女山水把件》、于泾的《浴女》、易少勇的《兰竹牌》……翻开尚善堂的图册,懂玉之人尽可以心悦诚服。如果说中国当代和田玉顶尖作品要做一个大全,这本册子绝大部分玉雕作品可以付梓成册。玉雕企业做的大不稀奇,但要做得高却非常难。好作品需要等,需要碰,甚至需要极具眼光的经营者本人也参与其中。收集与打造如此多的名作难度可想而知,不少人好奇尚善堂是如何做到的?万变不离其宗,还是贺林的诚信经营。在赊欠成风的玉界,尚善堂以现金交易著称。非顶尖作品不买,非有升值空间的玉雕艺术品不卖,若是尚善堂找谁订制作品,那更是对玉雕家水平的莫大肯定。玉界都知道贺林选作品从来只一条——品质。一旦作品入驻尚善堂,就已经是对玉雕艺术家最好肯定和褒扬,贺林有一双点金手,大凡经过贺林参与或者指导的作品,往往更能够形神兼备、一鸣惊人。不知不觉中,“尚善堂”成了玉行中高端和田玉收藏服务的代名词。吴德昇的《和谐》是他的经典名作之一。当年贺林慧眼识珠,38万买入,中间几经易手,几年后贺林又从藏家手里600多万买回。贺林认为,这件作品是吴德昇坐标交汇处的神来之作,无论是时代性和工艺性,都属于一流的玉雕艺术品。在他看来,尚善堂有责任尽可能的收集更多有升值空间的作品。这是对藏家的一份负责,也是对玉雕艺术品品质的坚持。这份坚持最终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做玉人以作品进尚善堂为荣,也以贺林拜访为傲。众人对“尚善堂”的信任,让贺林总能第一时间看到玉行里最顶尖的作品,而贺林以其专业、独到的艺术触觉为玉雕艺术家提供了许多艺术灵感和思路,更以贵重的人品为玉界打造了一个让人叹服的高端玉器的王国。与此同时,他更是慧眼独具,在高端和田玉收藏领域的眼光极具前瞻性。许多如今如日中天的玉雕艺术家尚未成名之时已被贺林所关注,他不遗余力的给予他们创作上的支持,并把这些有艺术价值和升值空间的作品推荐给藏家。如今许多作品的艺术价值早已得到了市场的肯定,当年收藏其作的藏家也因尚善堂的推荐而受益无穷,这种三赢局面,正是尚善堂所追求的。在贺林的推动下,许多艺术家和好的玉雕艺术品,得以受到藏家的重视与追捧。尚善堂成就了一桩又一桩玉界美谈!尚善堂对作品品质的坚持,也催生了这个行业的玉雕家们向着更健康的路线去追求。对品质的坚持、对艺术的尊重,让尚善堂揽尽天下名玉而享誉玉坛。此时的贺林已经站在高高的山顶,俯瞰玉界风光。然而贺林从不因创立了尚善堂而高调,正如他所认为,玉,是气质修养兼收并蓄,雍容而不露锋芒,这是玉之善道,也是贺林的做人之道。
施畅春风善行于天下
站在玉界高峰,俯瞰百舸争流,如果贺林止步于此,已经功成名就。然而上天给了贺林一双可以发现美的眼睛,同时也给了贺林一颗真与善的心。这颗心会在低谷守护他走到山顶,也会在高处让他有勇气担起时代的责任。多年来在艺术与书画领域涉足日深,心的陶冶,心的修养和锻炼是替美的发见和体验做了更充足的准备。贺林慢慢意识到:随着玉界越来越繁荣,很多大师慢慢被捧杀,好作品越出越慢,经典之作越来越少,在利益的驱使下,速成已经成了一股泛滥的风气。很多人躺在自己的功劳簿上吃老本,不断复刻自己,靠着商业宣传养活自己,已然失去了创作玉雕艺术品的能力。如果我们这个时代,留给后人的仅仅是目前这些作品,那么千百年后的时间轴上,我们拿什么证明我们这一代人的智慧和手艺?吴冠中说:眼睛是手的老师,手技随眼力之高低而千变万化。贺林有一双可以品鉴玉作的慧眼,也有一颗能够创造至美的灵心。倪伟滨在创作《四世同堂》的时候,巧妙的把一块青花俏色出了四只蜗牛,亲亲热热的一家子,最小的赖在最老的蜗牛背上,就像祖孙俩的互动,十分生动有趣。开始设计的时候是准备把玉石下方俏色成一块山石,但贺林建议设计成一块更符合自然规律的朽木。小时候他在江西老家常常观察这些小昆虫,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活,破败的树干是它们最喜欢的根据地。倪伟滨采纳了贺林的建议,惟妙惟肖的雕刻了一段足以乱真的朽木,《四世同堂》因此成了一件让人拍案叫绝的俏色奇作。贺林的生活经验丰富,奇思妙想非常多,尚善堂许多作品融汇了他的心血。他了解藏家的需求,眼光也更有艺术前瞻性,他的建议常常会让本来迟滞的创作过程灵感爆棚,也常常让很多与他合作的玉雕家茅塞顿开、受益无穷。上海雅园作品《共鸣》的创作也印证了这一点。这块437克的九口南红原料,颜色浓艳,质地温润,局部带有黑色。着手设计时就已经设定了以“共鸣”作为主题。在诸多可以鸣叫的题材中贺林建议选定两只共鸣的蛙。一方面考虑到藏家盘玩时的手感,一方面蛙的造型更加笃实耐久。回想山野草塘间雨后的蛙鸣唱和,仿佛一股田园气息扑面而来。众所周知倪伟滨雕蛙本是一绝,为了雕蛙,他还特意养了不少蛙在雅园的花园里。工作室里更是挂满了蛙前、后、左、右、上、下、局部等全方位的照片。题材的设定上二人默契十足,哪知双蛙的大型出来以后,一只蛙的下方原本黑色的局部越往下面积越大,超出了原本预想的比例。此时这部分的俏雕又成了难题,两人为此日思夜想,绞尽脑汁。突然有一天,倪伟滨给贺林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自己想到了。当倪伟滨说出“蛙卵”这两个字的时候,贺林兴奋得连呼“妙!妙!妙!”黑色的蛙卵是贺林小时候最常见到的东西,雕在母蛙的下方,又符合自然规律,又寓指生生不息,爱结善果。就像解开了一个谜底,两个人像孩子一样皆大欢喜。试问当今玉界,还有多少人可以为了艺术创作这样痴狂?倪伟滨年少成名,如今站在玉坛的最高峰仍然不断的学习、体悟、践行、钻研、辩证、接纳,周而复始,相比很多人未老,艺术创作力已经朽坏的大师,倪伟滨在玉雕创作上的艺术生命仍然活泼蓬勃,他善于接纳对玉雕艺术创作有价值的声音,学习一切可学习的艺术门类,融汇一切能融汇的艺术元素,践行一切可践行的艺术方向。倪伟滨常说:信仰!是一群人有同一种想法,玩同一种东西,讲同一种语言!这么多年以来,贺林是他的知音,贺林对艺术品质的坚持和对艺术创作的痴狂与他同出一辙。书法家元童为此作品题诗:双栖红土上,大善有共鸣。对玉雕作品的精益求精,对艺术的不懈追求,是玉界的大善。想做出传世的精品,为千百年后当代玉雕在历史的时间轴上闪亮,是贺林和倪伟滨的共鸣。多年来,贺林一直在寻找能够传承东方文化精髓的玉雕题材,既能容纳精神世界的万境,又能闪耀人性的光辉。终于有一日,贺林偶然看到了几句小词。
倪伟滨-和田玉籽料知音摆件
这几段妙不可言的小词一下子击中了贺林的内心。从古至今,中国人的情感千言万语诉不尽,细细思量,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玉,短短九句小词,竟把国人传承千年的精神追求和人生趣味总结得如此情茂并集。贺林自此找到了最好的题材,又拿出他收集的最顶尖的玉料、找到了当代对艺术最苛刻、极具艺术天分和玉雕能力的玉雕家倪伟滨,准备完成属于这个时代顶级水平的一系列传世之作。笔者采访过程中有幸见证了贺林先生与倪伟滨先生在上海“雅园”探讨这一系列玉作中以琴为题材的作品——《知音》的创作过程,贺林对“伯牙学琴”、“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可以倒背如流,而倪伟滨先生则拿出收集来的厚厚一大摞与作品相关的照片和资料,二人细细的的研究、讨论。力求从人物的服饰,到伯牙琴的形状都符合故事的时代背景,从二人情感的互动,到符合意境的一草一木,都一丝不苟。倪伟滨亲自用泥料先捏出玉雕作品的雏形,在大型的基础上不断修正。惺惺相惜的二人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坚持与坚守的意义。伯牙与子期之间流动的感情,仿佛跨越千年,与此中二人心绪重叠,也点燃了《知音》中作品的灵魂,让人浮想联翩……
弦底松风诉古今,红尘里,难觅一知音。从《共鸣》到《知音》,贺林对“知音”这个题材的偏爱可以看到他对知己之情的重视。2014年初,坐落在老上海中心的新华路483号“尚善堂艺术展示馆”正式对外开放。这是贺林亲自设计打造的一处玉界桃源。这栋占地1900平方米,拥有60多年历史的3层名楼,保留着上个世纪中期建筑的优雅与简约风格。童话般的花园内草木垂藤,绒毯般的绿地上经常可以看到美丽的孔雀。这座极其著名的宅邸曾经住过“造纸大王”金润庠、“上海滩”电影皇后胡蝶这样的风云人物,而今“尚善堂”入驻,修葺翻新,不仅重现了当年优雅、尊贵的风格,更把它改造成了爱玉人品茗赏玉的博雅之所。贺林朋友多,也在乎朋友情。多年来他内心感恩一个又一个帮助他的人,于是萌生了建立这所玉界桃源的心念。就像永和九年的春天,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畅叙幽情。贺林渴望为当代的名玉建立一个匹配的殿堂,更渴望在上海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段为爱玉的朋友们独辟一处品茗赏玉的兰亭,当一群爱玉的朋友在优雅舒适的“尚善堂艺术展示馆”享受午后的诗意阳光时,静静陈列在身边的,大都是市面上难得一见的极品佳作。正如贺林所言:树高千尺,根植地很重要。他虽非高调之人,但愿意为玉雕艺术品牌通往世界品牌和百年品牌的道路上振臂一呼,挥起尚善堂的大旗。从此当世顶级美玉,有了匹配之居,爱玉之人,亦有了心灵休憩之地。
回望贺林在玉界砥砺前行的近二十年,他从深深海底行,了悟美与善之真谛,到高高山顶立,看尽玉界起伏,始得春风化雨,善行于天下。从一无所有的小江西,到无人不知的尚善堂创始人,他从来铮铮若铁,谦谦如玉。若问成功的奥秘,我们只需细细咀嚼“上善若水”的本意。待人以诚,是他的善;感恩戴德,是他的善;孜孜不倦,是他的善;居高不傲,是他的善;勇立潮头,是他的善,春风化雨,亦是他的善。不需把善进行解读,世间万物触及一颗善心,回馈的永远是一颗善所化成的态度。至善之水,是无冕之王,无色无形,泽披万物而不争,却为万物所追随。贺林很年轻,他的玉路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玉界的接力棒交到了贺林这一代人的手里,我们只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在未来的风雨中屹立不倒的希望,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看到了贺林的开始,稳健而精彩,而那更精彩的未来,我们只需要拭目以待!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