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玉打了几十年交道的顾亭荣,最近,展厅里又新摆上三座奖杯。第八届中国玉石雕“神工奖”金奖和银奖,2015中国(苏州)“子冈杯”玉石雕精品暨国际玉雕艺术家作品博览会最佳工艺奖。
作为苏州玉雕高级工艺师,顾亭荣在全国首创了“玉雕家具”这一全新的玉制作品,并在行业内获得多次全国各类奖项。尤其是2011年,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专家走进苏州海选,从数万件作品中选出几件候选国宝级作品,顾亭荣的玉雕家具“九龙宝座”是唯一一件当代艺术作品。
在高新区东渚镇这个苏州传统工艺的重要发源地,一直以来能工巧匠辈出,无论是佩、带、挂、握件的仿古制作,薄胎器皿设计,还是填补国内空白的玉家具,工艺都达到了当今“苏作”的最高境界。而顾亭荣的玉雕家具,更是被中国玉雕行业和红木家具行业都看作是一次成功的产业创新。
明清家具玉雕成
走进顾亭荣的展厅,就好像走进了琼楼玉宇之间,一件件镇宅之宝苏作碧玉家具静默地闪着光,沉稳、古朴。
正中间,三件套福寿卷草纹宝座用10.5吨碧玉毛料去杂存精,历经一年半时间制作而成,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线条优美,充分显示了顾亭荣深邃的艺术修养和娴熟的雕刻技艺。这也是以精细的设计和精致的工艺斩获此次“神工奖”金奖的作品。另一件碧玉竹节玫瑰椅由两件仿明式家具的椅子和一件茶几组成,是此次“神工奖”银奖的作品。
看着一屋子的宝贝,站在宝座边上的顾亭荣,满心欢喜。
顾亭荣出生在苏州工艺美术之乡东渚。从小就与玉石结伴,在玉石师傅的指导下,寻玉、识玉、雕玉,引为乐事。1990年,他进入苏州玉器厂,学习玉器雕刻,拜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孙林泉为师,悉心苦练玉雕技艺,至今已度过了几十个春秋。
六年前,顾亭荣开始潜心学习研究制作玉石家具,既源于他的突发奇想,也源于客户的一次提醒。因为有多年木工的经历,他对精雕细刻的苏州红木始终持有很大的兴趣。于是,他转而投入无人问津的玉石家具制作。为此,还特地远赴新疆寻觅玉石,历经一年多,终寻回制作玉石家具的“大块头”碧玉原材料。
摸着这些赏心悦目的传家之宝,细品其上精致的雕工,实在令人称奇。不过,最为人称奇的还是顾亭荣在玉石家具上传承的中式家具的结构灵魂,榫卯结构。“打造玉石家具,最难的是拼装一块。”硬度达到7点多的玉,要切割加工本身就很困难,还要实现榫卯结构。顾亭荣说,光研究这个技术含量,就花去了他整整两年时间。
也因为如此,六年来,顾亭荣只打造了19件碧玉家具。耗时长,投资大,让他对每一件宝贝都精工细作,力争件件传世。
危机也是生机
说来,碧玉家具,在中国皇家,是有历史传承的。在2011年故宫年度大展《兰亭特展》上,一件“乾隆款碧玉兰亭诗句双面插屏”,特别引人注目。浅绿色和田碧玉屏心,正面镌刻乾隆皇帝御笔所临《兰亭记》,蝇头小楷,十分精美。背面是26年之后,乾隆写的一首回顾这段往事的七言诗《忆昔》,双面雕工,美轮美奂。这件国宝就是宫里的碧玉件。
最近,顾亭荣就在做故宫里的宝座系列,特地请教了修缮故宫家具的专家,想要将老祖宗的东西发扬光大。“老祖宗的家具都是几千年不断的积累,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大部分工匠都是江苏、浙江的,工艺都很精细,我能做出来一点就觉得已经很欣慰。”顾亭荣感慨地说。
打造故宫系列,顾亭荣有自己的考虑,一部分将做成艺术品专门作为展示、收藏,另一部分做成宫廷家具走入寻常百姓家,也是为了维持工厂的运营。这也是顾亭荣近两三年的规划。
从做碧玉家具开始,顾亭荣就给自己制定了两个五年计划。短短六年时间,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实现,现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也有可能提前实现。对此,顾亭荣信心满满。他给自己定的最终目标是打造一个新的产业,一个长期的民族艺术品牌,并将主打的碧玉家具做成国礼艺术品。
其实,开始做碧玉家具到第三年就已经有人想要来投资,但都一一被顾亭荣拒绝。他坚定要朝着自己的最终目标前进,宁愿自己辛苦点,也不能背道而驰。
“玉雕行业已经走到了瓶颈,现在做玉雕很多人都做得很辛苦,产能也过剩,到了这个时候不变化不创新就只能等着淘汰。”因为碧玉家具的投入门槛过高,他自言,自己一直在走独木桥,其实,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这个创新产业中来。在顾亭荣看来,危机中其实也掩藏着更大的机会,现在就是很好的机会。
黎明终将来临
目前,顾亭荣一直在忙着合作的事,国内国外都有企业找上门来寻求合作,包括加拿大一家矿业公司,有意愿在温哥华推出玉石主题酒店,也想推广顾亭荣的碧玉家具。他就忙着到处考察。
顾亭荣坦言,虽然已经有太多人登门要求购买他的这些宝贝,他却不到万不得已,一直很少出售,花了这么多心血,真的是舍不得。
在他看来,现在是黎明前的黑暗,一方面产业发展产生了分水岭,另一边,工厂里又陷入资金的困境。但走出困境,前景又将一片大好,他正在尝试寻找更好的合作方式,来拓宽玉雕家具的发展之路,同时也想让更多的人来借鉴自己的模式。
如果说过去的六年,还是玉雕家具的技术研发阶段,培养了一批掌握着20多处关键技术的队伍,能把玉材卯榫结构的误差控制在三分之一毫米以内。那么未来,顾亭荣将继续提升技术品质,树立传世的民族艺术品牌。
百匠镇的那个传说
在以玉石雕刻蜚声海内外的东渚镇,除了顾亭荣,还有一批佼佼者也在产业创新之路上不断前行。如用青海碧玉做薄胎器皿件,将苏作碧玉薄胎器皿做成苏州玉雕界一块招牌的俞挺,从未停止向与玉有关的更广泛的领域拓展脚步的朱金忠等等。
在这个苏州市范围内制玉从业人员最为集中地之一的地方,玉石大师们用创新和精细一再夺得“天工杯”、“百花杯”等大奖,不仅让东渚形成玉石行业选料、设计、制作、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也再现苏州琢玉历史上世代相传、技艺精湛、执着追求的工艺大师辈出的场面。
而除了玉雕,刺绣、缂丝、青铜器皿铸造、红木雕刻等也都是东渚镇的艺术特色,素以精致、秀丽和精湛闻名于世,并在全国工艺美术行业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颇具代表性的缂丝、苏绣、香山古建营造等更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玉雕、核雕、红木雕刻等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工艺也被列入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其实,东渚镇自古以来就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和传统工艺珍品的出产地。境内淹马村窑墩遗址、宝山遗址出土的石斧、石锛、夹沙红陶、石器可证,承数千年历史,也是令各类大师们积淀文化之地。
暗香东渚,百匠传世。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