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好的玉雕作品,不管怎么绕,都绕不开料子、工艺、艺术这三点。其中,料子和工艺是有客观标准的,可以具现化,而艺术这层,是抽象的,是更高层面的升华。

01灵动之美

 绝大部分的玉雕,一眼看去,是静态的。但是细细品鉴,可以在静谧中觉悟灵巧,于滞板中看到灵气。 玉雕讲究灵动之趣,动是生命燃烧,是自然象征。我们于灵动意境中,细心摸索玉雕的韵律,变化不已,运转不息,动静变化之中,已然达到最畅然的呈现。

02 神韵之美

玉雕,以形状相似为先,但超越形式之外的神韵才是点睛。无论是人物动物,还是山石花草,都追求“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创作手法受到国学书法影响,既不具象,亦不抽象,徘徊于有无之际,斟酌于形神之间。形状只是载体,追求神韵的极致才是玉雕的顶峰,形神兼备的至高意境是玉雕作品的顶级殿堂。

03智慧之美

佛家言:“一沙一世界、一草一天国”。在玉雕中,讲究微言达义,它阐明了国人以小见大的智慧。


玉器形虽小,但在灵动的巧雕下,在狭小的设计空间中,却能海纳百川,容天下之大。通过独具匠心的雕刻下,展现和拥有真实世界的精彩。

04灵魂之美

自古华夏就有以艺载道的说法,技艺只是一种媒介,一切能入殿堂的艺术表现形式,都必须超越“技”而走向“道”。


玉雕艺术承载千年,就因为其内在的底蕴和寄托,栖息和孕育着创作者的灵魂。这种蕴含着数千年的华夏文明精髓,才能够源远流长,延绵不绝。

05道德之美

玉雕大师们寄情于云水,寄情于山林,以艺载道,在心灵上完成远游,反映了华夏艺术独特的取向,以及对人格的重视。

而这一文化对艺术的浸染,将艺术作为人格的外在显现,最终发展成人的道德追求。

冰冷的石头,没有丁点生命气息,但是经过打磨切割雕刻,即能瞬间变得通透,鲜活,石头中感悟到了天地,仿佛看出了生命,看到你和我。

华夏千年的文化积淀,老祖宗的大智慧,于寸山寸水之间,感受天地万物,体悟人间百态。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