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玉雕与书画,分属于不同的中国艺术门类。
两者虽然貌似关系不大,然而在章法、布局、构图上则有着许多的相通之处。若细究还可以发现,以线作为造型手法的运用,无论是书画艺术,还是玉雕艺术,不仅都是最古老的表现形式,还有着相互的融汇与借鉴。尤其是玉雕的线的阳起与阴刻,更是与书画创作的表现手法交相生辉,形成了东方艺术独具魅力的一道造型风景线。
禅境(独山玉)尺寸5.8 c m×3 c m 创作:刘源远
河南籍玉雕大师刘源远,近年来一直痴迷研习利用玉石的天然纹理,巧思构图,将绘画手法融入玉雕的平面雕琢,运用“线”的表现力,创作了一批风格新颖的作品,独辟蹊径地走出自己与众不同道路。
据我了解,刘源远的创作是下了功夫的。他不是简单地以平面雕刻来表现绘画的效果,而是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美学理念为指导,专注地研究当代国际化平面设计的原理及绘画艺术的"师造化"理论,探索玉雕平面雕刻的表现规律,在实践中逐渐体会到:“艺术的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从,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当然地转换为艺术美。促成这一转化,艺术家内心的情思铺设是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谁在这个环节上做出成就,谁也就更能够贴近天人合一的鬼斧神工。”
这是刘源远创作的悟道。我以为,达到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基于此,他在探索中尝试以“点线影刻”的平面玉雕方式,将国际流行的平面设计思想与玉雕的“线”刻、“点”琢相融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潜心钻研,不惜寻师问道,跨界汲取营养,终于在平面玉雕作品的创作上有了新的突破。
他的“点线影雕”近作,涉猎题材广泛,表现手法新颖,颇具气象,嫣然大观,走出了一条“玉雕的绘画”和“绘画的玉雕”的创作新方向
自在(独山玉)尺寸10 c m×5 c m 创作:刘源远。
细品刘源远的“点线影雕”作品,融汇线刻、息影、绘画、簿意、工笔、漆画、平面设计等多种艺术元素,其韵味更具书卷气和人文感染力。它不拘泥惯常玉雕的受材料约束而“戴着镣铐舞蹈”的创作局限,在手法的使用上,师法自然,随手拈来,恣意追求天籁灵性,往往在意念闪现之间,便完成了“一苇渡江”。
这样的履新创作,看似轻巧,实则厚发,需要长期的累积与思索。考量的是创作者“读玉”的能力,追求的是驾驭“玉材与题材”的技巧,演绎的是“平沙落雁”“一苇渡江”的绝妙。
恒(独山玉)尺寸10 c m×5 c m创作:刘源远
愿刘源远的作品继续出奇出新,像他自己的名字那样,汲取丰富的艺术之源,在玉雕的平面创作和人文的绘画素养的结合方面,佳作不断,渐行渐远。。。。。。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