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神新锐独山玉雕刻名家司延松近年来醉心于玉雕花鸟小品的创作和研究,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法十分广泛,给人的强烈印象都是清纯、宁静、高雅,充溢着传统国画艺术的神韵和气息。他很经意于画作的意趣、内涵的营造。比如梅兰竹菊、牡丹、荷花这样一些传统题材,经他之手,总会有某些新颖别致的处理,令人盎然振奋。他雕刻注重构图的形式美,以形式容纳画面,从画面注入内涵,既有灵动,又不失厚重,较好地体现了玉雕花鸟小品的现代特征。

司延松的玉雕花鸟小品,展现的是一个生命的世界,处处显示着诗情匦意,歌颂着旺盛而永恒的生命力,寄寓着他无限生意的内心世界。玉雕花鸟小品的核心是“情调”,概括起来就是传情。他的玉雕花鸟小品的构图不是简单的线、形、色的组合,而是借线、形、色的组合营造意境、情趣,表达自己的主观思想、情感,达到抒情、言志的目的,从而继承和创造性地运用前人构图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独出心裁,冲破前人束缚,给人轻松明快的感觉。

image

司延松作品《光阴的故事》

image

司延松作品《温馨》

一、造型之趣

首先,小品之小,先就是就形体而言。司岩松的花鸟小品多为长、宽10几厘米的方、圆造型。形体小就便于对物象局部进行精细的描绘,着意刻画细节和意韵,于小的形体中营造另一个幻境。形体不在大,构制虽小但小中见大、微中见著、以少胜多、以轻压重,是“寸瑜胜尺瑕”。比如作品《雨打芭蕉闹闲庭》,以小的形制构筑一个动静有致、闹中取静的动人场景.一“闲”一“闹”则使庭院深深的空寂与“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的闲倦对比鲜明,给人传递一种画外之情。对于物象来说,它所描绘的是局部:但由画面本身而言,它所表现的又是完整的整体,包含了两面性,于有限之中无限,让人遐想联翩。其次,花鸟小品的制式普遍为方型或者圆中带方的扇面,中国的传统思想中早就有“天圆地方”这一概念,这种小品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这一传统思维。这些圆形、方形和少量异形的形式,主要来源于生活中实用的扇面,目的是为了把玩观赏,其中蕴涵了人们“玩”的审美态度,是艺术的生活化,也是生活的艺术化。如他的作品《清风俪影》,以“方”、“圆”的视觉形态所表达出来的艺术精神和审美趣味是静思和追求平稳,正好投合了儒家的“温文敦厚”“文质彬彬”的理想,表现出“度”和“中和之美”的独特趣味。

image

司岩松作品《雨打芭蕉闹闲庭》


司岩松独山玉精品摆件《故乡》

二、题材之趣

司延松的花鸟小品以较小的形体描绘自然中最常见的景物和瞬间情态,来求得和畅自己的情意,表达自己的情趣。他继承了前人的工整细腻,更注重传神与写意,注重表现生活的野逸之趣,所以也就选择一些自然中非常平常细微的物象进行描绘。例如,《春江水暖》、《檐语呢喃》、《森林故事》等,这些作品中通过对自然物象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诗情画意的文人情谊,这种倾向文人意趣的情感表达从更高层次对生活的关注和热爱。《清风俪影》,描绘了一对小鸟落在青翠的笔直枝上。小鸟姿态生动,活泼可爱,画面上生气盎然的意趣清新欲出。画面构图细密有致,设色清谈秀雅,精工逼真,笔法生动,动静结合,把人的想象带入更美的境界中去了。又如《荷趣》,整幅画简洁而不单调,画面极具匠心,仅一朵荷花为中心充满整个画面,形象艳丽而又娇柔挺健,花形丰满,蓬勃而又有生命力,表达出了荷花雍容高雅之态,出淤泥而不染之质。这朵盛开的荷花,花姿娴静高雅,既显华丽又显沉静,使人产生一种内敛含蓄的和谐之美。画面中充满了和谐宁静而温柔的格调,表达了作者心中的美丽与平静。他的花鸟小品中崇尚自然的特性表达出了独特的情趣。画面中自然的生命、性情被赋予文人雅士的情怀,把自然画成是活的,因为是活的便有了情,画面也因情生趣。因此作品中便寄托了文人的理想情怀与精神,在有限的画面中创造出深广的艺术精神空间。

image

司延松作品《水乡记忆》

image

司延松作品《浮生半日闲》

三、构图之趣

古人“崇虚尚简”的审美情怀,造就了中国画的构图讲究布局之“透”,不能因满而过实;中国画的构图讲究留白,计白当黑,即使是空白,也不是真正的虚空,而是实的另一种形式。这种理论引入到玉雕设计当中,则是构图要讲气势、讲呼应、讲谐调、讲浓淡、讲开合……这些构建形式上的构图美学特征在司岩松玉雕花鸟小品的构图中发挥得很突出,体现在构图所产生的意境中。

构图就是“章法”、“布局”,就是“经营位置”。其构成法则运用灵活,结构组合丰富多彩且内涵深广。他的《清风俪影》是典型的特写式折枝构图,背景的圆扇形结构,烘托出一竿翠竹的清幽与高洁,映出画面典雅与高洁的品境。一对小鸟的出现更显得生动活泼,画面的气韵流畅显现出内在的生命力,给人以欣喜之画意。他的花鸟小品以花鸟相依为主的表现题材,是将相对静态的花卉,借助动物的瞬间动态构成生动且富有表现力的充满各种意境的画面,显现了他对于“以静写动”的心领神会。再看他的《秋高云深》的画面,虽然布局构图很满,但由于画面上半部的两只大雁飞翔方向的变化而产生的对比效果,形成了与画外保持联系的幻觉,从而造成画面的生动感和广阔的空间,增添了画面的意境美,引发了观者无尽的联想。画面布局构图类似的《畅游》,由于在构图上形成的上下呼应的布局,以及画面动物形象瞬间动态的摄取,加上用笔的灵活、烘托出盎然生趣的气氛、意境。

image

司延松作品《希望》

《买尽青山当画屏》司延松独山玉精品山水摆件

四、线条之趣

线既是造型的元素,还记录着设计师情感的轨迹。作为玉雕花鸟小品的形式语言,线条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可以说,没有线条就没有玉雕花鸟小品。要体现线条的魅力就必须精通中国画理论的精髓:意在笔先。强调每一笔都蕴含着作者的“意”,就连不显示线条的空白的“无笔墨处”,也能够看出作者的“意”的存在。

美学告诉我们美感更多的是体现在节奏感上,节奏美是指一种有规律的重复而使人产生的美感享受,就像一首歌的美妙旋律不断重复的出现,缺少线条的节奏美,作品会平淡无奇枯燥乏味,缺乏艺术感染力。在玉雕艺术中,由于用刀的轻重缓急以及玉料色彩的丰富变化,使它的线条无一例外地透露出节奏美。线的长短曲直、疏密刚柔等节奏元素,把观者带入美妙的艺术世界,得到美的享受。他的许多花鸟小品中的线条更多的体现为枝干的穿插,花与花、花与鸟之间,线与线之间的关系。节奏之美不仅仅体现在独立的每根线上,而且更多的表现在线与线之间的错让、呼应、疏密等等节奏韵律关系之中。

他的花鸟小品的构图中都有“势”的存在,比如他的独山玉小品《春风柳上归》,其“势”的巧妙之处在于整个画面的取势向右上,人和鸟都是向着这个方向,下方空出了大片空白,对比出上面构图的紧密。多数线条趋势在取势向左下的基础上而略有不同,整个画面“势”的律动显得柳叶生长,那种生命存在的动感生机勃勃,表现出了“二月春风似剪刀”的动势。 

image

司延松作品《春风柳上归》

image

司延松作品《帘外风轻》

在多元变化的时代,要想形成完整的、成熟的个性艺术语言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司岩松在他的玉雕花鸟小品创作中无处不在体现着这一追求,他是一位虔诚的玉雕设计者,他用自我和本真反映这个世界,用执着与毅力面对艺术,从他的玉雕花鸟小品中,我们可以感到他作品中那种宁静平和的境界慢慢滋生开去,一种个性的、耐人咀嚼的功夫渐渐沉淀下来,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定有更多佳作问世。

司延松简介:

image

司延松笔名司岩松,高级工艺师,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镇平县玉神工艺品有限公司新锐设计师。擅长独山玉雕花鸟小品的创作和研究,题材及艺术表现手法十分广泛。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唯美不失法度,具象里蕴藏着丰富的艺术夸张力,刀工犀利,构思巧妙,继承和创造性地在前人构图规律的基础上,独出心裁,冲破前人束缚,给人轻松明快的感觉。

近年来成绩斐然,作品《春江水暖鸭先知》获2015年中国玉石雕刻”玉华奖”铜奖;《雨打芭蕉闹闲庭》获2015年中国玉石雕刻“天工奖”铜奖;《帘外风轻》获2016年中国玉石雕刻“玉华奖”铜奖;《太行魂》获2016年中国玉石雕刻”玉华奖”银奖;《浮生半日闲》获2016年中国玉石雕刻”玉华奖”最佳工艺奖。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