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仵楚英,太祖父辈便是从事玉雕的手艺人,其父为有着“白菜王”之美称的玉雕名将仵金满。仵楚英自幼生长在玉雕环境中,从小就对玉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作品题材非常广泛,花鸟、山子、瓜果、杂虫、龙凤等均有涉及,风格清新明丽、细致典雅、韵味悠长。因耳濡目染而喜欢,因喜欢成为玉雕大师,而今,他的儿子也开始学习玉雕,一家几代人都对玉雕有着深厚的感情。几代人对玉的执着,可谓达到了“痴”的地步。

玉雕事业代代相传

仵楚英生在玉雕师家,太祖父就是一个从事传统烟嘴、玉镯等雕刻的普通匠人,父亲仵金满更是有名的“白菜王”。他在校读书时他就非常喜欢画人物和花鸟,有着很好的绘画功底,16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在镇平县玉器厂学习花鸟雕刻,父亲创作的时候,仵楚英便站在旁边观看,一边看还一边揣摩,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学得也更加用心,就这样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中,仵楚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当时艺术发展的局限,当时的工艺品种类分为花鸟、器皿、人物、兽件四种。1995年仵楚英学成之后,人们对玉雕的认识也逐渐提高,当时的人们便开始突破这四种题材的局限,开始寻求创新,扩大市场。

父亲对仵楚英的要去非常严格,他时常教导仵楚英,“自古以来,玉就是一种崇高而又圣洁无暇的灵物,做玉要先学会做人,讲究艺德。”一次,仵楚英做坏了一件作品,便偷偷粘了起来,被父亲发现之后便教育了一顿,“玉是一个完美的整体,有毛病宁可砸了也不能欺骗人,败坏名节,有辱玉的德性。”

在父亲严格的教导之下,仵楚英从个人单干,到后来发展到拥有自己的工作室——痴玉轩,并教出了很多高徒。而今,仵楚英的儿子也开始学玉雕,现在,他把儿子送出去学习专业绘画,打好基本功,五代人都在从事玉雕,可谓是一脉相传,为玉而痴。

创作题材丰富多样

独山玉质地细腻,颜色非常丰富,对于设计和创意有着很大的挑战,也正因为如此,才可以有很好的创意。仵楚英的创作题材非常丰富,早期跟着父亲学习花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今,他的作品的创作题材包含了花鸟、山子、瓜果、杂虫、龙凤等。同时他也继承了父亲的真传,前来慕名让他雕刻玉白菜的人数不胜数。

仵楚英的作品风格清新明丽、细腻典雅、寓意美好。作品《大展宏图》,这件作品的原材料是仵楚英2004年上独山选取的,当时有一个商人已经买下了这块材料,后来发现并不符合自己想做玉镯的想法,仵楚英看到这块材料的时候非常开心,认为这块材料不错,适合创作花鸟作品,这样也能够更大化地发挥自己的创作思路。作品糅合了镂空、山子雕等多种工艺,分别雕刻了鹰、太阳、亭台楼阁等。山间蔚蓝天空之上,鲲鹏展翅,翱翔万里,脚下山林苍翠,殿宇巍峨,太阳缓缓升起,采用浪漫主义色彩,刀工老练娴熟,刻画非常生动细腻,俏色伶俐。作者对独山玉俏色巧雕的信手拈来,令人折服。鲲鹏展翅,与日同辉,大展宏图,这件作品包含着非常深刻的寓意,可谓是蕴含深刻,并获得了2008年中国玉石器百花奖铜奖。


作品:大展宏图

拿独山玉做印章,是仵楚英近几年的发明,做玉雕这么多年,他发明了很多的东西,如子母章,九龙章等。作品《龙腾盛世》就是一套九龙章作品,将边角废料重新利用雕刻印章,九条龙,每一条龙姿态造型均不一样,采用独山玉俏色巧雕,将独山玉的经济价值发挥到最大,同时也提高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源于痴,将玉雕传承

为了更好地创作,也基于对于玉雕近乎“痴”的热爱,及时取得了现在的成就,仵楚英依然如昨,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创作习惯:每天五点钟起床,仵楚英认为早上思维非常开阔,灵感丰富,而且早晨心无杂念,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创作之中;为了是自己保持源源不断的艺术创作力,每个月坚持至少出去写生两次,一般会选择去各名山大川、风景名胜、古寺、道观等,建筑物上有非常多的飞禽走兽等的雕刻,在欣赏古代建筑之美的同时也可观摩学习。

因为对玉雕的痴爱,他对每一件作品都非常认真的态度令人折服,他认为对每一块料子的表现都应该是最好的、多元的,发挥每一块料子的特色,认真对待每一件作品,将其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得到最好的体现。

生活中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而仵楚英的解决办法则是站在自己得意的作品前,与玉对话,烦扰便会随之消失。而与玉的对话过程中,他还会感受到更多,而且非常享受这个过程。而今,他也在培养儿子,虽出生玉雕世家,他还是把儿子送出去学习专业绘画,打好基本功,他认为,未来便是新一代的天下,年轻人的潜力是不可限量的。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