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历史上唯一将玉与人格相融的国家。

中华民族爱玉、敬玉、崇玉的历史悠久,从上古直至近代,国人对玉情有独钟。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文化艺术的风格定位,深深影响着中国玉雕艺术,历久弥新,并一直感染着、激励着今天和后世。

中国玉文化在经历了神玉时代、礼玉时代之后,在清朝进入民玉时代,尤其是大陆改革开放以后,国人对玉石的消费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如果留意,无论是大都市,还是小城镇,你都会发现玉石的影子无处不在,它们要么被佩戴着,要么在店铺里的橱窗里。

尽管玉雕行业在建国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玉雕从业人数,还是玉石产业规模都大得惊人。我们在生活中发现玉石无处不在,仅仅是玉文化的延续,玉石产业发展的结果而已。然而,绝大数人对玉石的了解还停留在“黄金有价玉无价”的概念上,相较于对黄金的了解,远远落户于对玉石的了解。

以笔者的经历来看,本人从玉石盲到熟悉的过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我对玉石扫盲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和玉雕创作者有关的很多趣事。

做木工的叫木匠,打铁的叫铁匠,做玉雕的人叫什么?

另一个词“师父”,两者词意、读音都很相像。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师傅”跟“师父”都可以用作对“传授技艺的人”的尊称,这或许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玉雕人被称为“玉雕师傅”的原因。

但细细考究,“师傅”与“师父”还是有所差别。相对于“师傅”而言,“师父”所指更加宽泛一些,它包含了“师傅”的一切意义。玉雕作为一传统的手工业,其工艺传承、生产组织多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存在,学徒称传授其技艺者为“师父”。而“师傅”是一尊称,人们在面对玉雕精品之时,多会为玉雕创作的高超技艺所折服,会从心底深表敬意,故有时候称玉雕创作者为“师傅”。

具体到玉雕行业内,徒弟对传授技艺的人称为“师父”,一来是含有尊敬的情感在内;二来“师父”将“师”作“父”一般地敬重,感情显然更加深挚。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师徒礼仪也在逐渐消亡。玉雕行业从业人员多在成年前后开始学习玉石雕刻,普遍学历不高,行内也很少有人关注“师父”与“师傅”两词的词意之别。加上两词的词意、读音相似,“shi fu”的读音到底是哪个词语似乎也不重要了。

时间长了,大家习惯了,玉雕创作者的称谓就成了玉雕师傅。

      玉雕作品的价值和玉雕创作者关系密切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玉雕加工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明显莫过于电脑雕刻的出现。但电脑雕刻局限太多,大多只能参与低端玉石的生产,本文就不再探讨,仅探讨人工雕刻方面的作品。

众所周知,礼教的玉雕、自然的山水鸟画和佛教的雕像,构成了中国玉雕艺术的三大方向和境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能体现中国玉雕最高水准的是宫廷玉器用品。因为皇室不计成本,往能会直接刺激新工艺,典型如嗜玉如痴的乾隆帝、慈禧太后等。皇室、贵族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遂抽调大批玉雕匠人技术攻关,提升了中国玉雕水准。

在新中国建国后,中国经济百废待兴,国人饭都吃不饱谈何玉石消费。民间高手匠人被收入国营工厂,集中生产的玉雕作品仅用于献礼或出口创汇。使得体现中国传统手工最高水平的玉雕工艺,远离劳苦大众,更谈不上消费。

后来伴随着经济的复苏,国民消费才被开发出来。在2005年之前,甚至是更晚的2010年之前,玉石雕刻存在着粗制滥造、不追求工艺,一味地追求经济收益等弊端。这段时间内,玉雕作品的价值多由原材料的成色所决定。

而如今,伴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中国政府反腐力度的深度整顿及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玉石消费进入一个理性时期。玉雕加工行业也经历着一个产业迭代升级,大浪淘沙的过程。如今对一件玉雕作品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三个要素:材质、雕工、艺术性。材质方面,常见的玉石有相应的玉石标准作指导,行业内部对原材料价格的认定自有一套机制。雕工方面,雕工的评定相对直观,多和玉雕创作者的素质有直接关系。上述两个因素对玉雕作品价值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在艺术层面的评判上影响就大得多。而是对艺术家本身的忽略,使得作品的品评停留在表象之上。

一块玉石由不同的玉雕创作者进行设计构思,其最终呈现的玉雕作品必然会大不同。玉雕作品最终呈现的效果与玉雕创作者的个人阅历、创作经验、审美取向等因素密切相关,因而玉雕创作者的因素必然是作品点评中最重要的部分。特别是对于玉雕摆件的创作,体现得尤为明显。

笔者有幸受寿山石雕刻艺术家何马之邀为其撰写传记,何马的玉雕作品艺术成就闻名于海内外。华夏玉文化研究院院长江富建鉴于何马的玉雕艺术成就,曾评价何马为“圣人”。在采访何马的过程中,我也曾疑惑其成就的原因。在采访完何马一圈之后,加上听完对熟悉何马的好友的评价,我发现何马玉雕作品的艺术成就最大的因素还是因为何马本人的原因。

除了何马,当代玉雕大师顾永骏设计的作品《聚珍图》碧玉山子聚合了乐山大佛、大足石刻、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石刻艺术之精华,创造出了20世纪玉石山子雕刻中一件耀眼的作品。具体到河南省玉雕行业,笔者熟悉的山水玉雕代表人物韩朝兴的例子也可印证该规律。

要完整地诠释何马、顾永骏、韩朝兴等人的作品的艺术价值,其实关注他们的个人品格就可以清晰得知。笔者认为,对玉雕创作者品格的解读与诠释也是评价当今玉雕艺术品的必要途径。品格包含了创作者的品德与人格,这也是古代品评画家的重要参考内容。

玉雕创作存在诸多限制,玉雕做强做好挑战多

在玉雕行业游走多年,和玉雕创作者熟悉了之后,我听到过最多的调侃是:我们做玉(加工)的,我们哪是什么大师啊,分明是一个个标标准准的“超人”而已。

玉雕创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么的声音呢?容笔者做一不合时宜的对比。画画与玉雕同样是艺术创作,画画需要的材料是一张可以尽情发挥的纸张,玉雕需要的材料是一块取自自然界的原石,创作还要受到玉石材料的颜色、裂纹、结构、层理等因素的限制。另外,画画是一个二维创作,而玉雕要在姿态各异上做立体地创作。再者,两者的原料价格、创作工艺、工作量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异。

如果说原来是最大的限制的话,购买原材料是更大的挑战。行内留着传着一些工艺精湛、作品成就斐然的人就是因为不懂玉料选购而销声匿迹的说法。也正印证了“一刀穷,一刀富”的说法。有时候,玉料缺乏所带来的困境是最为严峻的,没有好的玉料,玉雕就无法进行更好地创作。现实中,很多个体玉雕户,因为玉料带来的资金压力是致命的,几乎到了无法维持生计的地步。

“玉不琢,不成器”,玉石从原料经过雕刻加工到成品,需要一系列的过程。由于玉石雕刻属于幕后工作,因此大多数人都不了解雕刻师们的辛苦,以及他们为一个作品所付出的时间与精力。除了玉料,玉雕作品还要受到玉雕人才、题材选择、雕刻语言设计、玉雕加工、抛光、包装、营销等诸多环节的挑战。

品牌推广大有学问

说到品牌,似乎在每一个行业按一个套路去套思路似乎都不是问题,但具体到宝玉石行业,之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和品牌有关的金科玉律似乎要另当别论了。

几千年来,玉雕一直保持着“家庭式作坊加工模式”,运作至今,千年未改。作为主角的玉雕创作者既是原料采购员、产品设计员、生产管理员,又是企划员、接待员和销售员,服务着一件玉雕作品产生的整个“产供销”全流程。他们中绝大数人无暇顾及具有艺术品天然属性的玉雕的质量标准和文化趣味。单打独斗型的“家庭式作坊加工模式”,由于缺乏定位、创作、营销的专业性,更谈不上专业人员、专职岗位和部门协同作战,在现代的商业化竞争中,在艺术养份、作品质量和商业模式上,很难延续持久的战斗力。

不过,就算是他们思路清晰,有渠道开发,团队完善,营销技术可行,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毕竟,玉雕产品从玉雕创作者手里到消费者手里中间还存在多学科、多工种、多环节的协同配合的挑战。如今许多企业、电商、媒体平台为了市场占有率,一边拉拢玉雕创者,一边店大欺客,制定利于其平台而不适用于玉雕产业发展的规则,造成参与者怨声载道,甚至出现了影响行业口碑、让参与者蒙羞的事情。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