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中国玉雕泰斗马学武的长子,马瑞也说不清是和田玉选择了他,还是他选择了和田玉。当同龄人还在享受童年的时候,马瑞已经跟随父亲在工厂里学雕刻,打磨各种小珠子,从小相伴的玉石比闪耀夺目的金属珠宝更懂他,更能表达他的内心。

创作初期,马瑞承受了很多压力,不中不洋的风格并不为人接受,直到《玉兰花开》在瑞士巴塞尔珠宝展上展出。谁也不曾见过一件作品融入了金属宝石与玉石相互缠绕的高难度设计,运用360度立体雕刻和阴阳雕刻工艺呈现出来,展现兰花柔美纯洁的同时充满生命力,传递了一种全新的设计语言。

“无论是不断地尝试还是遇到挫折都是幸运的,因为这是一种主动调整的过程,一种追寻着平衡的过程。”马瑞是这样看待艺术道路上的挫折。马瑞在努力做到不抄袭传统玉雕,甚至不抄袭自己。你永远无法预测他的下一个作品会带来怎样的惊喜,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不会套用驾轻就熟的僵化模式。

马瑞相信每个艺术家的风格都是独一无二的,父亲的作品浑厚大气,他的创作则轻盈灵动。无论是哪种风格,都要用精湛的工艺、卓越的品质、独到的设计,才能将独特的灵感化为现实。

现代化的珠宝生产,走的是流水化步骤,设计与制作往往由不同的专业人士担当,即便是制作,执模、镶嵌、抛光都由不同工匠完成。而马瑞的作品,从设计构思、玉雕到执模等工序均由他亲自操刀完成。始终坚持亲力亲为,来自于马瑞的一点执念,他坚信:玉石如人,每一块都有自己的脾性,只有读懂它才能成就它,而他相信自己就是那个可以俯身读懂玉石的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做的不是完全对技法的传承,而是要找到全新的突破口,呈现出现代多元的,和当代审美契合的作品。”马瑞已经找到了让他兴奋的“突破口”。

匠心不是单纯靠情怀支撑的字眼,而是用眼看见的,用手触到的,用心体会的。不仅在于工艺与手工,对于品牌的成长亦是如此。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

相关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