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因为暴力犯罪入狱,回归社会后成了一名玉雕“匠人”,用在监狱学到的技艺和知识养家糊口,力所能及地回馈社会,开办的工作室还承担起了“摆渡”刑释人员的责任……

日前,记者来到青浦监狱爱生回归(美工)驿站,同时也是一家玉雕工作室,听工作室的主人徐磊(化名)说说这些年的蜕变与新生。

差一点就放弃了玉雕

一间四五十平方米的工作室、两台玉石雕刻机、两位“助手”、一位贤内助……这是在徐磊的玉雕工作室看到的,似乎很普通,对他来说却是来之不易,格外珍惜。

二十多年前的一次冲动,改变了徐磊和被害人的一生,他说“那是一个很大的教训”。2002年,二十出头的徐磊开始了在青浦监狱服刑的日子。由于年纪轻、刑期长,加之性格冲动、心浮气躁,服刑初期,徐磊走过一段改造“弯路”。好在经过民警的教育引导,徐磊有所醒悟,还报名参加了监狱开办的书画学习班,他的心在学习中逐渐“静”了下来。

经过近11年的勤学苦练,徐磊练就了一手漂亮的书法,也可以以极大的耐心誊写《道德经》。他的突出表现让民警刮目相看。

“有警官问我有没有考虑过再提升自己,有没有考虑过未来的生活?说实话,我那时候什么打算都没有。”徐磊回忆,“当时警官建议我可以再学习其他技艺,所以在2013年,在监狱爱生网上看到玉雕工作室招学员的时候,我就报名了。”

徐磊说,即使当时报名玉雕也只是因为“好玩”,并没有将玉雕和自己未来的生活关联在一起。直到被选拔进入玉雕工作室,得知被监狱请来上课的都是玉雕界的“大师”,学习后通过考试还能获得相关证书,他才意识到这有可能成为自己重回社会后的一块“敲门砖”。

在玉雕工作室整体氛围带动下,徐磊开始投入地学习玉雕,但玉雕并非他想象的那么容易,“有时候觉得自己做得已经很不错了,结果跟人家一对比,就没信心了。”一段时间后,徐磊开始打退堂鼓,但这样的苗头被他当时的主管民警倪力立发现并“掐灭”了。说有关玉雕的人生道理,举那些因为玉雕而成功创业的刑释人员例子,倪力立反复劝徐磊好好坚持。

“现在是很感谢队长的,幸好当时没有放弃。”徐磊由衷地说。

陷入困顿时得“一臂之力”

获得初级玉雕师证书,与他人合作的作品荣获第八届上海市玉龙奖评比大赛优秀作品奖……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徐磊算是“出师”了,他也在2016年回到了思念已久的家人身边。

这些年,除了对被害人感到亏欠,徐磊最愧疚的人就是父母。案发后,父母震惊于儿子的所作所为,但还是积极主动地向被害人方面表示歉意、进行赔偿,还每个月都会去监狱亲情会见。那时交通不如现在便利,从家到青浦监狱,单程就要近三个小时。

徐磊还记得有一年的夏天特别热,持续多个高温天气,在那个夏天的一次亲情会见时,他在等候室迟迟没有听到民警叫自己的名字,“说好会来,怎么还不来?”他焦急等了好一段时间,才终于被点到名见到父母。

“见到的时候才知道,他们晚来是因为中暑了,那一刻的心情真的……”徐磊拍了拍心口的位置,摇摇头,没有再说下去。

已经十几年不曾陪在父母身边,徐磊不想再离开他们,既是弥补歉疚,也是为了不留遗憾。所以,当徐磊刑满释放后,经过与家人商量,得到他们的支持后,他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开了一家门面店,做起了玉石加工的生意,真正用在监狱学到的技艺,自力更生。

靠着过硬的技术和周围人的口口相传,徐磊的生意一开始还不错,满足温饱没有问题。但是渐渐地,他就遭遇进货渠道不畅、商品品种稀缺等瓶颈,生意陷入困顿。

在徐磊一筹莫展之际,一直关注他出狱后生活的监狱方面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推荐徐磊加入上海宝玉石协会。徐磊也挺争气,通过了重重考察,成功成为了会员单位,而这为他拓宽了经营渠道。同时,通过监狱方面介绍,徐磊继续得到玉雕海派大师的艺术指导,对他的工艺精进、生意经营都有极大帮助。

渡过经营难关后,徐磊成立了自己的个人玉雕工作室,生意和生活都逐渐走上正轨。

因双向奔赴开始的“摆渡”

“虽然有波折,但是在监狱方面的帮助下,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路,可以安身立命。”徐磊充满感激,因此,当青浦监狱提出尝试将他的工作室作为回归驿站,接收有玉雕技艺的刑释人员的时候,徐磊爽气地应下了,“我知道回归社会后的不容易,我的经验可以给他们借鉴。”

2019年,尝试接收第一位刑释人员,2022年挂牌正式成为青浦监狱“产学业”一体化矫正项目“爱生回归(美工)驿站”,前后共有五名刑释人员在徐磊的工作室“过渡”。徐磊负责他们的吃住,带他们熟悉社会环境,将来料加工的活分给他们做,给与指导和酬劳,还不吝啬地教他们如何经营玉石加工生意。度过半年到一年适应期,“摆渡”完成,有人找到其他工作机会,有人回到老家也开了玉雕工作室,还有人家里生意和玉雕生意两不误,都有了新的开始,稳定生活。

目前,徐磊的工作室尚有一位还在回归适应期的“助手”阿辉(化名)。

阿辉是和徐磊一起开始学玉雕的,他擅长雕刻动物,尤其喜欢雕刻自己的属相——龙。

2023年,当看到作为回归人员代表回监狱宣讲的徐磊时,阿辉有点惊讶,“没想到他真的把玉雕做成了生意,还做得那么好。”于是,当民警告诉他有机会在刑满释放后到徐磊的工作室“过渡”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到了工作室,阿辉才知道,其实要把这项生意做好也没那么容易,首先自己的技艺就要过关,他开始有点后悔当时在设计学习方面的懈怠。为了“赶上进度”,阿辉主动加强设计方面的学习,雕刻的速度也比之前提高不少,如今几乎也能独当一面。不过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阿辉还在慎重考虑中。

而除了阿辉,徐磊还有一个“助手”,是他收的徒弟。

两年前,机缘巧合下,徐磊认识了徒弟的家人并日渐相熟,后来在一次闲聊中,对方提出能否让孩子跟着徐磊学玉雕。原来,这个孩子无心念书,初中毕业后就无所事事,担心孩子再这么闲下去就废了的家人看到徐磊的手艺后,冒出了让他拜师学艺的念头。

想到自己年少时的经历,徐磊也不愿一个孩子就这么荒废青春,甚至有走上歧路的可能,于是在了解了孩子的性格及对玉雕的兴趣后,与孩子和他的家人“约法三章”,收了孩子做徒弟。经过两年多的悉心教导,徒弟也已经成为徐磊的得力助手。

“也算是为化解家庭矛盾、保护青少年贡献一点力量了。”徐磊调侃。实际上,徐磊的确已经成了社区平安建设的一环,除了“摆渡”刑释人员,他还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乡村文化建设贡献作品、为居民普及玉石真假鉴别知识、上公益书法课……

“我得到了监狱、社会那么多的帮助,我也应该力所能及地回报、回馈。”徐磊说,“社会需要,我也愿意,这是一场双向奔赴。”

►►►

记者手记

走访徐磊的玉雕工作室时,负责相关工作的民警倪力立和曹政也一同参与,不时补充徐磊的讲述,关心他和阿辉的工作、生活情况。通过他们的讲述,记者尤为感触的是,都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监狱民警当然不是服刑人员的父母,但在教育改造服刑人员的时候,也会考虑他们的未来,尤其是会不会因为思想偏差、生活困窘而再次重蹈覆辙?为此,监狱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产学业”一体化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而与其说有近30年历史的青浦监狱玉雕项目“盛产艺术家”,不如说是“盛产改头换面的人”。玉雕,雕的是玉,琢的是人心、人生。玉雕工作室也好,其他技艺学习也罢,监狱毕竟不是真的培训学校,如若没有悔过的真心、重新开始的决心和敬畏法律之心,不可能学好一技之长,也不可能真正开始新的生活。

徐磊现在的稳定生活是不幸中的万幸,庆幸他的父母没有放弃,庆幸监狱和社会各界共同帮助,也庆幸他自己及时悔悟并抓住机遇,还用一颗感恩之心予以回报。但毕竟这些“幸”的背后有太多“不幸”,如果可以穿越时空,他一定会悬崖勒马,做一个始终陪伴父母的儿子,一个自由自在没有标签、没有负罪感的普通人。

审核:汤颖杰

编辑:卫旭佳 

来源:上海法治报    徐徐荔  

青浦监狱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