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双,牧之堂堂主,1978年生于河北唐山,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艺术委员。是中国玉雕界为数不多的学院派玉雕大师之一。

2005年,孙国双创立了“牧之堂”,开始了玉雕创作生涯。所猎极广,从和田玉籽料、白玉、碧玉、墨玉等各个色种皆有广泛和出色的创作表现。学院派的扎实功底、与深厚和广博的艺术修养,使得孙国双大师对玉雕创作方面如鱼得水,步步惊艳。

孙国双出身于文艺世家,外公是皮影剧团团长,母亲是评剧演员,祖父是位木匠。家族的文艺细胞和心灵手巧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继承。

牧之堂初建时,孙国双写了一首诗,年轻的朝气与为人的踏实、勤恳,不经意的流露出来:

梅雨季节天转凉,

书生琢玉在厢房。

妙手落得“国”字款,

千秋过后比子冈。

如今,孙国双已是一个行业的头号人物。学院派的造型基础和美学修养,以及油画专业对色彩的敏锐表达,使他的玉雕作品脱俗清逸,在全国玉雕评选中,围观率极高。2015年,紫绿玛瑙作品《花神》、《象神》、和田玉《撒金青玉十件套》三件作品获得上海全国全国玉雕评选“玉龙奖”银奖;紫绿玛瑙作品《福寿双全》获得中国宝玉石协会全国玉雕评选“玉星奖”最佳工艺奖;作品《花仙子》获得中国宝玉石协会全国玉雕评选《玉华奖》银奖;作品《魁星点斗》获得“百花奖”银奖;作品《独占鳌头》、《观音》双双获得玉界奥斯卡:中宝协“天工奖”。

孙国双做事踏实求真,十余年来一直默默耕耘,潜心创作。2015年之前,没有去报名参加过各种评奖活动。用他自己的话说,“在艺术面前,每一个人都是小学生,一个人艺术的高度、深度,不能用获得什么奖来衡量,一位艺术家的成就和价值,是需要历史去评价的”。多年的耕耘,已经使孙国双称为一个行业实质性的领袖,时代需要他走到前台,为行业新瑞发出声音。不负众望,孙国双开始在2015年参加了天工奖、百花奖、玉华奖、玉星奖、玉龙奖,每次参加就会获得大奖!做到了弹无虚发的地步,其艺术内功的修炼,可见一斑。算是真正的实至名归。

几年前,孙国双接触到了紫绿玛瑙,紫绿玛瑙是道教圣物,加上它的玉质油润,深沉华丽,色彩变化丰富,使人不由自主的便爱上了她,从此孙国双便开始了紫绿玛瑙的玉雕创作,一发不可收拾,“根本停不下来”。

紫绿姻缘

“夏后以玄贝,周人以紫石,後世或金钱、刀布。”紫绿玛瑙有着五千年的浩瀚历史,是中华传统玉石文化基祖。相传紫绿玛瑙是太上老君身上的真气所化,“随真人兮翱翔,食元气兮长存。”认为服用紫玉能够吸取太上老君遗存下的紫气精华,长生不老。 “屑琼蕊以朝餐,必性命之可度“,长期的食玉信仰加之后来原石的一度绝矿,使紫绿玛瑙成为唯一历史实物稀少的传统玉石之一。

面对庞大文化压力,且缺少先世之器可做参考,孙国双感到担子很重:“紫绿玛瑙文化有根基、有传承,不能到了我们这代人盖歪了楼。”他开始学习研究紫绿玛瑙的历史文化,为紫绿玛瑙雕刻创作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

孙国双先生全面系统地完成了对紫绿玛瑙历史文化体系的研究,对紫绿玛瑙历史的抢救和未来的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称为“紫绿玛瑙第一人“。

紫绿玛瑙历史文化体系的发掘,弥和了中华玉文化发展历史上几个大的断层,发现了紫绿玛瑙绝矿期与其他玉种繁荣期相交替的历史现象,解释了中国古代“食玉之风”的起由、发展和断续。确认了紫绿玛瑙与其他玉种在上下五千年当中的主从和互补关系。解决了中华玉文化历史研究上的的段代问题。紫绿玛瑙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艺术态度

玉,是文化载体、精神载体,玉雕创作,要重内涵。玉雕创作的形式美离不开创作主题与玉石材料的质感和色彩结合。在雕刻上,强调以扎实的造型理解升华而成的抽象美感,不提倡华而不实的伪形式主义。无论是具象写实,还是抽象写意,都要本着道法自然的真理用心造型,而非貌似神离,以虫篆之技欺世。

“中国是礼玉之邦,玉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伴侣和见证。不管是紫玉(紫绿玛瑙),还是与紫玉绝矿期交替繁荣的和田玉,都是华夏文明繁衍和发展的生动见证。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更要担负起时代所赋予的玉石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使命。我等生逢其时,责无旁贷。”

万玉朝宗

时代把孙国双大师放到了紫绿玛瑙行业带头人的位置,紫绿玛瑙作为“万玉之祖、国玉正统”的地位是否会得到回归?在孙国双的努力和影响下,紫绿玛瑙风生水起,已被全社会所关注。紫绿玛瑙文化得到了及时的抢救和发掘,古老而又年轻的紫绿玛瑙行业,健步走入主流。中华玉文化开始步入一个新的阶段——紫气东来。领导一个行业不容易,而孙国双却领导了一个时代。

孙国双履历:

2001.作品参加中国艺术博览会,保利画廊收藏;

2001.全国获奖美术作品博览会,作品被收藏;

2002.油画《传统汉装少女》收录《中国高等美术院校年鉴》;

2003.《中关村》杂志美编;

2003.《社会观察》主笔;

2004.成立天下图文工作室,合作媒体:《瑞丽》杂志、《时尚-健康》杂志、《中关村》杂志、《社会观察》杂志、哈尔滨出版社、知己图书公司、春风文艺出版社、新华网等;

2006.杨澜《澜》杂志专访《中国插画新势力》;

2006.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青年之声——访青年画家孙国双》;

2005-2008.主持晋a画室。为各大美术院校培养出全国名列前5名的上百名人才;

2007.中国书画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

2008.个人资助太原市6名贫困学子共10万元,助其完成学业;

2012年.挖掘整理了大量历史文献、文化资料,对紫绿玛瑙文化进行抢救性发掘;

2013.开发出紫绿玛瑙雕刻的各类题材应用,开创了当代紫绿玛瑙玉雕创作的先河;

2015.作品参加中国宝玉石协会全国玉雕《玉华杯》,获得铜奖;

2015.获得上海宝玉石协会全国玉雕《玉龙奖》银奖、铜奖;

2015获得中国宝玉石协会全国玉雕《玉星奖》最佳工艺奖。

2015.获得中国宝玉石协会全国玉雕《天工奖》;

2015.获得全国宝玉石雕刻《百花奖》银奖。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

相关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