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当人第二次进入这条河时,昨日不在,今非昔比。赫拉克利特用非常简洁的语言概括了关于运动变化的思想:一切皆流,无物常驻。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刘忠山就是一位具有思辨色彩的学者型玉雕匠师。他在玉雕之路“沉下心灵,去寻找另一个灵动的空间”——其作品静静矗立,留有手工的温度,似乎能感受到思想的内动之力与外动之速,在静谧中触动着观者向往美好的真心。

image

《水晶新世界》组雕   尺寸:45厘米×18厘米×24厘米

材质:水晶   设计制作:刘忠山、陈禹潇、陈默     制作年代:2017年

设计思路:该作品采用了“光与影”的表现手法,展现出了水晶新的世界,打开了另一个灵动的空间。

艺术风格:光与影制造空间

听说杭州有一位爽朗风趣的东北汉子,时常笑称自己脾气火爆,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粗犷刚直之人,竟然能用匠心妙手巧夺天工,雕琢出一件件柔美感性富有哲理的玉雕艺术品来引发众人唏嘘赞叹。他就是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刘忠山。

刘忠山,1959年生人。1979年供职于辽宁省本溪市工艺美术厂,从事工艺美术设计工作;1996年至2011年在辽宁从事玉雕设计工作,期间历任岫岩玉制品研发中心主任及辽宁地质工程学院客座教授等职务;2012年加盟杭州市良渚玉文化产业园观复厅玉雕工作室,同年执教于杭州市余杭区职业教育学校玉雕专业。

深入观察了解刘忠山的玉雕作品,不难发现他缜密细腻的心思:对于生活、工作、艺术,他都以切磋琢磨的匠心真诚对待,仿佛感悟玉石就是为了寄托灵感与巧手,就是为了展现对美的追求。由此,探究刘忠山的艺术痕迹,便成为远望江湖、遥问良渚、比德于玉的课题。这个过程也许看似简单,但绝非易事。

一、琢磨直心,于十分静谧中触动

(一)哲学与美学,动静总相宜

国中广传《道德经》,“三生万物”动静通。万物皆有玄妙法,丈夫独立天地中。细细品味刘忠山的玉雕作品,能发现他对于道家哲学富有深思,对于中国美学极尽探索,根据玉石材料特性投入个人情感进行艺术表达,可谓是相得益彰。有时候,刘忠山愿意陷入思索,在哲学与美学中穿梭,仿佛神游在历史长河。他努力吸收着儒释道的文化精髓,在丰富的人生阅历中洞察、检验厚重的历史沉淀,力求用一种文化张力来表现自己的创作思想。观其作品《十八罗汉》,其中一件做成悬空,看起来沉寂不语,是静坐是枯坐又有谁知,只觉得心头震动颇为动容,一瞬间能量感贯通血脉感动周围,其环境之幽,其思维之远,其气场之强,都在阐述着动静相宜的精妙。

刘忠山认为,动和静是一种形式,可见可感。而动静之间的神思巧妙,又可以沟通万物,正所谓“会心处不在远”,是“我”居处,是“你”知处,是“他”行处,重在觉悟。刘忠山解释道:“在创作中,我理解这种关系并使之通过作品准确地展现,将当时的心态、心境相照应,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作品本身就可以化作‘会说话的灵魂’,而你和他皆能从中窥见动与静的微妙关系。”刘忠山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挖掘精髓,以其精神内容为源,突破形式的束缚,创造出崭新的物象而不悖离传统,这本身就是一种传承。其作品创作往往会呈现一个灵动的空间,造像主体在动与静、虚与实之间饱含慈悲,仿佛被塑造出伟大的灵魂,于材料上也为水晶雕刻贡献了新手法、新形式。“我感觉,作品应当成为一种思想的动态存在,这本身就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有了‘我’所创作的具有思想深度的作品,就一定会有‘你’来欣赏动静之美的眼光,就有了‘会说话的作品’——它,这三者是一种连带关系。通过美学表达哲学的思想,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就能传递人性善良,并能在思想最深处凝聚儒释道文化共性中统一的缘分。”刘忠山如是说。

image

《逍遥游》

尺寸:30厘米×25厘米×48厘米   材质:蛇纹石玉(岫玉)

设计制作:刘忠山、胡延声   制作年代:2019年

设计思路:作品用神话的表现形式,鲲做尾、鹏为翼,展现了人们自由翱翔于天地间的思想。

艺术风格:写意、夸张

(二)会心灵与境,工艺总关情

刘忠山是辽宁本溪人,曾经长期从事岫玉雕刻的创作。通过不断的归纳总结,他对玉石雕刻艺术展现出一种天然的敏锐和直觉。刘忠山成功开创磨砂(喷砂)、反雕、彩绘三种岫玉雕刻新形式,通过技法创新提高艺术创作水平,制作出一批展现岫玉雕刻新格局的优秀作品。这不仅丰富了玉石雕刻的表现形式,更是刘忠山留给家乡故土的宝贵技艺财富——即便刘忠山远在杭州离故乡有千里之遥,但是其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精神依然能够惠及岫岩的工艺美术从业者。

每块玉石的生成都要历经千百万年,每个灵感的触发都需要思想自由驰骋于心间,而练就一双巧手则更需要天赋与努力。虽说现在市场上普遍缺乏具有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工艺产品,但是这也为有志于此的琢玉人提供了大有可为的进步空间——要知道,一件美妙作品的诞生绝非易事。所谓“好设计好制作”,有时候能自然而然,有时候也是在必然与偶然间博弈。大气候不明朗,或许正是大浪淘沙之时,历经时代检验获取点滴真知,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刘忠山对此颇有感触。这几天,他再次逛了逛市场,发现市场里还是普遍存在着缺乏思想艺术深度的产品。不出意料,市场中目之所及的这些产品眼下很难找到买主,平淡无奇是造成工艺美术市场趋冷的重要原因。

image

《静》

尺寸:8厘米×10厘米×30厘米      材质:水晶

设计制作:刘忠山、周飞祥   制作年代:2015年

设计思路:作品以概括的方式,运用流畅的线条来体现造像慈颜肃穆的形象,烘托出温和慈悲的心态和端庄典雅的气质。

艺术风格:写意、夸张

作为一名成功的岫玉雕刻创作者,刘忠山推动了岫玉发展。他在创作过程中注重灵感发挥,重视生命沉淀和知识积累,甚至深信“万变就是不变”,因为通过了艺术市场检验的他牢牢地抓住了艺术的“本”与“真”,力图用精神气骨支撑起自己的艺术生命。在从事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刘忠山一直孜孜不倦地追求并实践着“心中的可能”,若是想为他平添人生注解,还应当是其作品《上善若水》雕琢的那句传唱了千秋万代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三)文化布道者,传承须得法

曾在大学担任过客座教授的刘忠山,在泥塑和绘画上拥有深厚的功底,对哲学、逻辑学、史学等都颇有研究,多年来坚持“做出自我”,在不断的自我提升中完善、体悟、传承着玉石雕刻艺术。

“在‘传帮带’的过程中,我注重对于文化内涵的培养和知识技能的积累,鼓励学生广泛地接触了解时下一些文化名人的学说内容,将学习、吸取的知识文化变成所思所想,进而把所掌握的精神内涵融入到能够展现自身技艺的玉雕设计当中去,以增加玉石雕刻作品的故事性。沉下心灵,去寻找另一个灵动的空间。要知道,于文化载体上制造空间,作品会更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和现代人文的思想精髓。”刘忠山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的肺腑之言,深刻地镶嵌在其作品中,在业界成为标志性符号,受到众多行业组织、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的青睐与认可;其所创作的经典玉石雕刻作品也成为玉雕文化发展史上“动静结合”的典范。

image

刘忠山与学生一起研讨玉雕设计方案

他就像一个“文化布道者”,有一种“苍茫独立、无限孤独”的生命情调,把自己预置于宏大的宇宙情境之中:渺小的个体空无依傍,升腾起巨大的孤独感,然后有浩然正气喷薄而出,充塞于天地之间,把“舍我其谁”的豪情化作担当的勇气,通过玉石雕刻艺术的材质展现和技艺表现,传达出效用最大化的文化价值。

刘忠山的玉石雕刻艺术创作,有“老人之尊、孩儿之戏、男人之刚、女人之媚”,将观众引领至充满想象的玉雕艺术空间,于耐人寻味的生命思索中传承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创作者的琢玉人,应当是一个玉之魂的寻觅者。”这就是刘忠山让情感和文化流淌在创作中的自白。在艺术之路苦行,于思辨之中布道,展现极致之美,思想化作玉雕,刘忠山用心灵唤醒沉睡中的“玉之魂”。

二、感恩善缘,于昆刀妙笔间生花

(一)“慈爱之光”玉石造像艺术展

提到刘忠山,就不得不提他与造像的不解情缘。有一件趣事:早些年的时候,刘忠山曾带着家人来到杭州灵隐寺游览,当他的女儿拜佛时,点着的线香突然冒出了旺盛的火焰,这当然只是由于拌制香料不均匀而产生的物理现象,但是机缘的巧合却使得刘忠山觉得这是冥冥之中的缘分。自打那以后,他就开始尝试制作造像类题材的艺术品,试图用“心手双畅”来赞叹他与传统文化的情缘。

当浙江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联合良渚玉文化园和普陀山文体广电中心共同承办“慈爱之光——玉石造像艺术展”时,刘忠山也受邀前往普陀山参展。谈及这届展会,刘忠山颇有感慨:“普陀山的这个慈爱之光展会,可谓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玉石造像艺术展。”他盛赞展会举办方做了许多的贡献,对于能有这样好的机会来参与活动,也非常感激。

刘忠山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说展会开始前的准备阶段是非常辛苦的。那段时间普陀山一直都在下雨,刘忠山为了让观众体验到最佳的欣赏效果,更是亲力亲为全程参与布展,有时候一忙起来就忘记了时间,甚至会忙到后半夜。虽然各方面都很艰苦,但是展会的成功召开还是让他非常欣慰:“要想形成规模,行业组织的团结一致是不可缺少的。”

后来,这个展会顺利成功举办。诸如刘忠山等许多玉石雕刻大师,都得以凭借造像艺术来展现自己高超的雕刻技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宣扬文化内涵。

image

《雨巷》

尺寸:25厘米×12厘米×20厘米  材质:蛇纹石质玉

设计制作:刘忠山、刘易龙  制作年代:2014年

设计思路:作品用正反面雕刻的手法,制作出一个雨中小巷的场景,整体烘托出一种和谐惬意的氛围。

艺术风格:写意

(二)树立创新意识,注重文化内涵

谈到作品创作,刘忠山神采飞扬,件件如数家珍。其中,他最引以为傲的便是奥运题材的作品了。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这一盛事也成为刘忠山开启玉雕之路的契机。在他看来,中国传统题材的玉雕作品如“一品清廉”“三阳开泰”“五子登科”等在市面上流通较多,创作元素大多以吉祥、迎福寓意为主,形式老旧单一。于是,刘忠山决定进行创新,思谋着用艺术品来展现时代特色、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因而创作了一系列奥运题材的作品。

“沉下心灵,去寻找另一个灵动的空间。”刘忠山反复念叨着这句话。如今,他总结的这句话早已传遍行业,被誉为至理名言,可见正是作为创作者之琢玉人的真实写照。刘忠山觉得,在玉雕行业里存在两个支点,必须得弄懂吃透:一个支点是绘画,另一个支点是文化。这就像是人在大道上行走的两条腿,缺一不可。从小就十分喜爱玉石雕刻艺术的刘忠山,绘画基础非常扎实,这为他日后所从事的玉雕创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而在刘忠山的许多玉石雕刻作品中,都能看出他着力去体现的文化内涵,这似乎是他艺术创作的精神内核。他说:“做玉雕就要用心去做,要赋予作品灵魂,要让作品同时具备艺术性和文化性。艺术家的工作内容就要包括擅长想象,而科学家的工作内容就是实现这种想象。”在刘忠山眼里,与神相近的创意仿佛就是世间万物起源发展的原动力,他的创新风格也在其作品中打上了鲜明的烙印。

image

《气吞山河》 其一

尺寸:90厘米×50厘米×45厘米

材质:透闪石质玉

设计制作:刘忠山、周飞祥

制作年代:2020年

设计思路:作品运用了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对秦始皇的造型进行了艺术加工,表现出秦始皇气吞山河的胸怀。

艺术风格:写意、夸张

image

《气吞山河》 其二

尺寸:45厘米×30厘米×30厘米

材质:水晶

设计制作:刘忠山、周飞祥

制作年代:2019年

设计思路:作品运用了概括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对秦始皇的造型进行了艺术加工,表现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王者之气。

艺术风格:写意、夸张

(三)接力教育,放眼未来

刘忠山不仅是一名玉雕大家,更是一位优秀的老师。自2002年以来,刘忠山就开始参与培养高校雕塑专业大学生,他非常重视玉雕专业的高等教育推广。刘忠山的创作思想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作品风貌朴实自然,表现手法丰富多样,主张在尊重原材料的基础上运用“静与动”“虚与实”等对比手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将中国传统玉雕与西方现代雕塑相结合,设计制作出符合当代审美的玉雕作品。他曾在大学里担任过客座教授,在一年的授课时间里,除了传授学生玉石雕刻的技艺,更注重教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关注玉雕文化的内蕴。他说:“徒弟和学生不同。徒弟可能文化水平不高,只是想单纯学习一门手艺;而学生就应该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我觉得,要想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就应该从学生的教育入手。”

image

《凤凰涅槃》

尺寸:30厘米×20厘米×40厘米

材质:透闪石质玉

设计制作:刘忠山、周飞祥

制作年代:2020年

设计思路:作品中凤凰与一女子两两相望,女子举起手臂,凤凰一飞冲天,营造了一种不畏苦难、涅槃重生之神气。

艺术风格:写意、夸张

刘忠山在创作形式上反对模仿传统文化,觉得那是头脑的惰性,所以他常常教导学生要打破常规、思维叛逆,注重创新性的培养。另外,他对学生的思想品行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我首先要求他们做个好人,其次是有足够的文化内蕴,最后才看玉雕天赋。”刘忠山如是说。在他看来,目前我国玉雕产业的从业者虽然不少,但大多数文化基础不够扎实。他觉得,非得把玉雕工艺提升一个档次,才能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融入玉雕传承,因此非常重视教学工作。

“做事不做则已,做就要往好里做,做出质量。”刘忠山深情寄语工艺美术界具有责任担当的年轻人。他希望能借助灵秀之人的心与手、刀与笔、想法与平台,来宣传促进玉石雕刻艺术这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而影响更多的年轻人担当时代重任,继承传播发展。

image

《开天辟地》

尺寸:28.5厘米×15.5厘米×18.5厘米

材质:透闪石玉(析木玉)

设计制作:刘忠山、周飞祥

制作年代:2019年

设计思路:作品用极具张力的表现形式创造了无限的空间,充分的诠释了“盘古”一斧开天,阳光普照,震慑大地的场面。

艺术风格:写意、夸张

三、“玉”见千秋,于文明圣地旁见证

(一)思接五千载,古城堪为邻

玉璧、玉琮、玉钺……在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博物院内,穿越历史的良渚玉器静默陈列,诉说着五千年前的良渚文明。五百米外,就是刘忠山在良渚的工作室——忠山钰府。在良渚新城的梦栖小镇里,有一根四面刻画着良渚神徽的玉柱状大理石雕塑矗立在设计产业园中央,指天问路,与周围的文创企业相得益彰。古代文化与现代商贸,没想到有朝一日距离如此之近。如今,与玉相关的元素在良渚新城四处可见,缘因良渚古城遗址申遗业已成功。观察令人瞩目的良渚,“玉”无疑是极具代表性的切入口。古老的良渚玉器绵亘千秋,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好见证。刘忠山不由赞叹:“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着先人治玉传承下来的创新精神,不仅涌动于良渚人的血脉里,还写在像我这样受到古代文化吸引前来工作居住的新良渚人的面庞上。释放当代思想活力,展现当地文化魅力,用美玉来象征文化交流与融合,生机勃勃地滋养着良渚新时代的文化建设。”

image

《上善若水》

尺寸:65厘米×25厘米×40厘米  材质:蛇纹石质玉

设计制作:刘忠山、周华   制作年代:2017年

设计思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作品以写意的方式来表现老子的形象,作品线条流动似水,可体现出老子上善若水的思想境界。

艺术风格:写意、夸张

(二)古法纹饰精,良渚玉天成

跟随刘忠山走进良渚博物院正门,面前的照壁中央展示着良渚文化的典型玉器——琮、璧、钺。以“玉魂国魄”为主题的第三展厅内,鸡骨白色的玉器安放在展览柜中,在整个展厅宫殿般的神圣氛围中,静默地诉说着遥远而厚重的历史。“古人以玉通神,与天地交接,工艺精益求精,可见良渚玉器的制作超凡,达到了中国史前治玉水平的高峰。”刘忠山介绍道。良渚玉器纹饰雕刻精细,其中以微雕最令人惊叹。据说,良渚古城遗址城址区内的反山遗址出土有玉、石、陶等1200余件珍贵文物,其中玉器占比竟然超过90%,其玉琮之上的神徽经数倍放大后纹路依然清晰可辨,在一厘米宽度内刻画五道互不重叠的线条,即使在今天也很难做到。刘忠山说:“良渚玉器的细节刻画入微,似与神通,观之直击心灵,这恐怕只有中国先民能够做到,至今看来,仍然叹为观止。”良渚玉器不仅反映了当时超高的治玉水平,还见证了良渚王国社会的阶层分化和统一信仰。在良渚博物院的第三展厅,玉器按照王族、贵族、平民用玉的差别进行展示,直观凸显了良渚社会的阶层分化。观者顿悟:良渚玉器是良渚文明的突出展现。而能有心将工作室选址于这一方宝地,足可洞见刘忠山的胸怀。

image

《冰火水组雕》

尺寸:70厘米×50厘米×50厘米

材质:水晶

设计制作:刘忠山、刘易龙、陈禹潇

制作年代:2016年

设计思路:作品以巧妙的构图形式,将造像以冰、火和水的形态分别表现,体现出救赎之心。

艺术风格:写意、夸张

(三)切磋琢磨后,文创养初心

杭州城北,距良渚古城遗址不远,便是如今的良渚新城。这里是当地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主战场,也是杭州文创产业高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仅可以形容良渚先民制作玉器的过程,还能体现在传承至今的玉文化为良渚发展文创产业所提供的天然优势上。多年前被良渚玉文化吸引的刘忠山,如今在聚焦设计的梦栖小镇设有一间玉雕工作室,他和他的团队可以用现代的审美视角与制作方式重新演绎五千年前的玉琮和玉璧。“对于玉文化的溯源,我们想将其真正的内在思想内容逐渐挖掘出来;对玉文化的传承,我们要有现代的方式来展现时代感。”刘忠山选择以唱片的形式还原玉璧背后良渚社会的繁荣,以灯光的形式展示玉琮的神圣与通灵。不仅如此,先人治玉的坚韧与原创精神也影响着他的文创企业。设计也要不忘初心,思想专注一处方能成为专家,这与治玉也是共通的。

image

《赵子龙》

尺寸:70厘米×40厘米×75厘米

材质:透闪石质玉、金属

设计制作:刘忠山、周飞祥

制作年代:2020年

设计思路:作品采用写实的表现形式,玉石与金属相结合,将赵云的头盔、肩甲和武器用金属来表现,整体表现出赵云的威猛勇敢的武将形象。

艺术风格:写实

结语

时人有幸,能看到玉文化与治玉精神传承至今;刘忠山亦幸,能接力传承玉石雕刻并能与良渚古城为邻。美玉象征意义的传承与发展,以良渚文明为重要源头之一,伴随历史长河一路奔流而来,又为良渚新时代的文化发展注入新的内涵与动力。刘忠山说:“我曾仔细观察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玉璧,常常暗自思忖其明显的象征意义,顿悟文化的交流与联合,才是具有共同观念的时代标志。”

历史包纳传奇:良渚博物院里的玉器跨越五千年时空,竟然能与忠山钰府当下对话;传承至今的玉文化与治玉精神,至今还借助刘忠山的“心手双畅”厚植于良渚这方土地。神游万古,“玉”见千秋,在思想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蓬勃发展,不单要像古代士夫那样“与古为徒”,可能还要像刘忠山这样“与古为邻”。

刘忠山

image

男,汉族,1959 年9 月出生,籍贯辽宁本溪,中共党员,现居杭州从事水晶雕刻。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浙江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玉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从事工艺美术40 余年,2004 年始作玉雕,理论功底雄厚,具有全新的设计理念,重视玉雕专业的高等教育推广。2008 年受聘担任辽宁地质工程学院客座教授,常年培养高校雕塑专业大学生,2012 年入驻良渚玉文化园,创立忠山钰府玉雕创作室。创作思想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创作手法崇尚朴实自然,追求心灵的自由自在,主张体现玉石和水晶自然流动的气韵性。在尊重原材料的基础上运用静与动、虚与实等表现手法,利用整体的大线条和局部的点线面穿插,制造出空间感与运动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将中国传统玉雕与西方现代雕塑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大气磅礴、线条流畅且富于量感美的作品,进而表达出作品的内在灵魂,制作出符合当代审美的作品。

图片提供:刘忠山

责编:乡   音

排版:伊璐晗

审核:赵   璞 

审签:孙   莉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