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沿着时间线来梳理冯钤的创作脉络,会发现他在创作上充满了探索精神,从创作材质到题材内容,从作品品类到创作手法与工艺,简直无所不包。如此的探索发掘,造就了其富于变化的创作脉络与极具个人特色的艺术风格。然而,在变化的同时他又是专注的,即便是一只熊或一条鱼,也能看到极致的创作追求。于是,冯钤的玉雕创作在不断探索变化中积累沉淀,渐趋成熟,同时又不断带来惊喜。
在冯钤的创作中,器物是其创作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脉络,从生活器皿到文房雅器,前者注重表现日常生活中的器物美学,后者试图在传统文人精神与器物美学中融入自然妙趣。
对于生活器皿的创作,追求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以作品《和田青玉四方杯》为例,四方杯是茶器中非常经典的造型,器型简约,毫无修饰,以简单的线面结合呈现以精致小巧的造型。极简之余,在四角的处理上妙用巧思,葵口设计令四角内收,敛去了棱角的锋芒,增加了细节处的设计感与趣味性,提高了饮茶时的亲近感与舒适度,同时也便于拿捏把玩。
冯钤 和田青玉四方杯
6.0×6.0×3.5cm 94.5g
相较于四方杯的素雅精巧,作品《和田青玉开盖如意盖盒》从器型到线面皆呈现以圆融流畅之感。器身色泽深浓部分俏色一只硕大蝙蝠,与之呼应的是夺人眼目的玛瑙盖钮,巧琢一只蝙蝠,色泽艳丽,精致玲珑,在视觉上给人明快跳跃之感。
冯钤 和田青玉开盖如意盖盒
6.2×8.7×8.7cm 192.5g
打开盒盖,正中立体雕一枚玉如意,彷如静置其中,精巧雅致,应和主题。内壁光滑匀净,容量颇大,盖盒底部内外皆点缀祥云,寂静柔美。整器端庄沉稳,以传统元素贯穿内外上下,在保证作品实用性的同时赋予吉祥美好寓意与丰富的观赏趣味。
近几年来,青花籽料作为创作材质的趣味性与艺术性被极大地发掘,在玉雕圈中大放异彩,如今青花料备受青睐,冯钤功不可没。冯钤对青花料创造性的解读,不仅拓宽了人们对青花的认知,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青花料的创作价值。
对于青花料的创作,俏色巧雕是最重要的手法,在冯钤看来,一件上佳的俏色作品必须具备三方面的因素,一巧:用色用料巧妙,色彩分配干净,不脏不拙;二俏:作品俏丽,给人以美感;三绝:构思绝妙,既意想不到,又在情理之中,表达中心思想明确。
如此的创作手法在作品《和田玉青花籽料刺猬俏雕圆牌》中得到充分展现,作品材质黑白分明,设色干净,妙用圆牌形制,将黑色部分俏雕为一只刺猬,以写实的手法刻画刺猬面部形象,神色生动,活灵活现,同时运用墨色丝状分布特点,天然呈现以背部密集的黑色棘刺。作者重点表现面部表情,警惕中带着一丝懵懂,十分可爱。作品以人工结合自然,妙趣天成,创意无限。
冯钤 和田玉青花籽料刺猬俏雕圆牌
5.4×5.4×0.9cm 55g
在冯钤的玉雕创作中,工艺的跨界融合是其探索的另一个方向,以玉器结合漆艺是其创作中新的尝试。作品《和田青玉大漆杯》选取古朴简洁的造型,外壁清晰可见玉石色泽与肌理的特点,作者以大漆工艺点缀一条清晰自然的纹饰,纹路清晰,富于变化,令人眼前一亮。
大漆工艺选用纯天然大漆,髹漆10层以上,须得与玉石融合一起,不仅耗时耗力,也是对两种材质、工艺结合所呈现出的新的审美体验的一次考验。玉石光洁,造型古雅,漆艺的融合与青玉色泽相得益彰,简中有繁,恰如其分。内壁光滑匀净,杯底浮雕一支盛开的莲花,意态唯美,清雅脱俗,芙蓉出水,清气扑面。
冯钤 和田青玉大漆杯
8.1×8.1×3.6cm 127g
在作品《和田青玉大漆杯》中漆艺的融入主要作为装饰点缀,而作品《和田青花籽料观余水洗》通过玉雕与漆艺的结合融入新的故事与景观。
水洗呈长方形,造型仍然突出简洁端正之感,青花玉质细腻温润,漆黑如墨,器壁微向外撇,棱角分明。作者于水洗底部以天然漆铺陈出一条流光溢彩的湾流,鱼儿自在悠游,极富动感。此时一只黑猫趴扶一角,呈俯瞰之姿,视线紧盯水中游鱼。
冯钤 和田青花籽料观余水洗
9.5×12.4×5.0cm 199g
黑猫立体雕刻,栩栩如生,全身毛皮以冯钤独门绝技“梳毛”手法处理,根根分明,极尽细腻,四肢着力,脊背肌肉紧绷,双眼点缀以绿松石,目不转睛,绿光如炬,将黑猫的全神贯注与胶着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漆艺的运用仿佛于墨色中刻画一条光彩照人的星河,成功地营造故事场景,整个画面张力十足,注水之后,将更加真实生动。
玉雕与漆艺的跨界融合,令传统文房器物从单纯的器物之美,融入丰富的故事性、趣味性与艺术性,极大地丰富了传统器物的审美体验。与此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玉雕创作的边界与视野,令玉雕创作呈现出更加多元的艺术风格。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