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张永来深耕唐卡艺术多年,深受唐卡规范而热烈、神秘而庄严的艺术形式的影响,并将其反哺于玉雕。张永来的玉雕藏传佛教造像作品,工艺精巧繁复,造像比例准确、遵循唐卡仪轨,展现着在藏传佛教造像上的高超水准。
十年磨一玉,张永来一生的修行
14岁的张永来在学艺的孩子中并非天赋异禀,但却是众多学徒中最愿意钻研和努力的,他总能保持豁达平静的心态,专注于玉雕作品的完成。为了让自己的技艺不断精进,自跟随姨夫开始学习玉雕后,他就一直在路上。
经过多年的打磨和学习,张永来于2001年在上海建立了自己的新厂,带着半百有余的工人日夜奔忙在玉雕厂里。天道酬勤,他的玉雕作品越做越“活”。他的玉雕作品《多宝如意》,在澳门、美国相继展览,作品的身价也是一路飙升,各界人士都争相前来学习观摩。而后,张永来的获奖及展出作品也越来越多。2010年张永来的《痕都斯坦瓶》获得了中国上海玉雕“神工奖”的最佳工艺奖,并被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点名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的展出。
小有成就后,他再次渴望寻求玉雕作品的更高造诣,试图通过和自己对话、和作品对话的方式找到新的突破口,他在脑海中、画纸上绘制了无数次新的造像,却又在最终被自己否定。在沉静了许久后,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下,张永来从朋友那里见到了一幅藏传佛教的唐卡绘画作品,那传神的佛像造法,让他心中燃起对玉雕艺术创作新的渴望。追寻着这份炙热的初心,张永来初入藏地并随机缘皈依于殊胜三宝,而后便跟随上师开始了对藏传佛教以及唐卡文化的苦学修行。无论外界如何风云变幻、藏地的环境如何恶劣,不管他有多么思念家乡和亲人,只要投入到艺术创作,他便沉浸在了作品中。哪怕是简单的构思,他都会在心中先打磨无数次,而后又会倾注大量的心血在绘画和雕刻上。有时候连吃饭都还在脑海中勾画图像,灵光一现时拿起筷子沾沾水就在地上开始画起来。
愿经涅槃之苦,自享重生之乐。他都把感悟人生、彻悟藏传融入在了作品之中。
少一点“匠人气”,多一分“大师”气
张永来认为,佛教造像是经过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其庄严慈祥,端庄自然的形象和坚实的文化底蕴已深入人心。雕刻每尊佛像,应按佛经记载的文化及内涵来创作传承。形式上,应按其每尊佛像的表法手势、姿势等传统造型来创作;配饰上,佛像所持法器及身上穿戴的服饰等,也不应随意变换。艺术需要个性化的表现,但就某些类题材方面,在进行创新创作时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就拿藏传佛教造像来讲,要想塑好藏传佛教造像,最基本的就是要分析理解《藏传佛教造像度量尺》,造像度量尺是绘制唐卡和藏画必须要用的度量尺度,但度量尺却不能直接生搬硬套地用在立体雕刻上。因其尺度是绘制平面图的俯视图尺度,所以变通后才能使用。
他创作的玉雕,从风格和形式上都是在设想一幅隽永的画卷,娓娓道来,营造不经意间的流畅美感。创作时,首先要对材料进行细致观察,充分思考,不急于下笔,既不过分爱惜玉材,又不完全独立于玉材创作。不只考虑商业最大化,也不只从艺术角度考虑,统筹取舍,大处着眼,小处落刀,做到材料和艺术完美统一,商业和艺术的有机结合,这样出来的作品,才少“匠人气”多“大师”气。
张永来在创作中是精于细节的,人物的两片嘴、一双脚、一根手指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站立坐卧的呈现又暗含着不同的寓意和内容。琢玉不仅用眼和手,更贵于用情去磨合,并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其中,精妙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强烈的个性语言,才能够把作品做“活”。
在尊重传统文化、传承传统雕刻技法的基础上,张永来不断努力学习,以现代人的审美眼光,始终从创新的角度看待自己的作品。在传递玉雕传统文化的同时,学习藏传佛教唐卡绘画,接受西方绘画、雕塑等现代美学,将其运用到传统的玉石雕刻工艺上。精湛的雕刻工艺与严格的艺术准则,让张永来成为名副其实的雕刻大师。
在经历了藏区修行的再次磨砺与学习,他的雕工又忽有顿悟,一切雕琢就都变成了水到渠成,大件和小件的转变也已然是被他磨透了。他始终对作品的创作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心,一方面在数千年传统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熏陶自我,另一方面又认真地深入现实生活,捕捉时代灵感,对所创作的作品从外貌、神态、语言、生活习性、行为方式都用心揣摩,方可传达出人物形象与神思关系的完整观念,表达出自己强烈的个性艺术语言。
怀揣着对作品的敬畏之心,以追求传统玉雕最高典范的决心,他将玉雕作品的创新发展作为自己终生的目标,不断推进藏传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发展融合,通过精妙的工艺手法,将唐卡作品展现在立体的玉雕文化中。在不惑的年纪选择“从零开始”,是对自己毕生修行事业的坚持与热爱。
张永来部分作品
礼佛图
和田带皮籽料,皮色金红艳丽,玉质如脂,形得天然之姿,甚是完美。以形写神,刀笔流畅,构图淋漓尽致,以皮色部分重点巧琢。奇石嶙峋,古树盘结,闲云缭绕,栈道亭阁隐现山中。
红度母显身,金光四射,众生膜拜礼佛,场景浩大,盛况空前。菩萨头戴宝冠,跏趺坐姿,袒上身,一手垂下施与愿印,一手下牵莲花枝,花开于肩,带项圈·缨络·臂钏·手镯·脚链等饰件,衣带飘逸,华丽工整,美观凝重。
绿度母
析木玉料,玉色素雅,莹润如脂,线条行云流水,造像细致入微,颇是入神之作。色泽如清澈碧波,独具“翠性”,黄绿棕褐相间,古树韵味,祥云盘根。
和田玉籽料黄财神摆件
黄财神是藏传佛教各大教派普遍供养的五姓财神之首,主司财富,能使一切众生脱于贫穷。以白玉籽料雕就,玉质洁白无瑕,细腻油润,质地均一致密。以圆雕技法刻画黄财神,头戴宝冠,虎目圆睁,袒胸露腹,肚大如坛,威风凛凛,上身穿天衣,下身着丝裙,左手抚吐宝鼠,右手托摩尼宝珠。背面天衣垂曳,仙云升腾。底部留大片原皮。工艺精细繁复,玉雕线条流丽清爽、刚劲有力,云气、衣纹生动飘逸,开脸准确、栩栩如生。底座也同样华美精致,银鎏金莲花座与宝相花背光一体,金玉相衬,富丽堂皇,整体风格华丽而刚劲。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