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曾经曰过: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生命在于运动,要么上房揭瓦,要么下河抓鳖,总之要多动。比较不好意思,咱好多人没听子的话,大多数现在是能坐就坐,不能坐就卧,

基本上充分理解了躺平的深义:躺着平安。回想一下,不由的对家父那代人肃然起敬,他们那会儿国家要建设,百废要待兴,身为光荣的工人阶级,工作繁忙,随叫随到,收入微薄还得照顾全家老小,虽然如此,体育运动一点没落下,游泳、乒乓、推铅球,跑步、跳远、踢毽球。家父曾经乘风破浪,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乒乓拿冠军,险些国家队, 铅球第一名,站在运动会操场上,用力一推,把二楼玻璃都砸了。 image

最出神入化的,是抖空竹,而且不只空竹,基本上眼睛所及皆可抖, 抖水壶盖子、抖茶杯盖子、抖酒瓶盖子、抖椅子、抖马扎、抖自行车、抖和田玉,抖音。 当然,咱也继承了一部分运动基因, 年轻时还徒手爬过国旗杆,矫健如成龙。只不过家父对我们的培养方向,还是文艺青年,学艺术一条大河波浪宽。这个思路也延续到了下一代, 儿孙辈的娃娃们也是文艺小青年, 没有成为谷爱凌, 到有可能成为谷爱玉。

image

image

还跟家父学了一项绝活, 踢毽子。毽子、毽球、毛毽儿, 无论怎么叫,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咱们的古人又称之为“燕子”, 有诗云: “踢碎香风抛玉燕,踏残花月上琼瑶。” 描述的就是踢毽子的场景, 其历史可追溯至汉代, 由古时候的蹴鞠发展而来,隋唐尤胜,至今不衰,北方京津冀地区,特别喜欢踢毽子,很多广场或公园基本有两拨人, 一拨是雷打不动广场舞,一拨是围成圈上下翻飞踢毛毽, 这两拨人有个共同点,都是其中的大爷大妈水平最高。 太阳不落山,毛毽不落地,由衷的感慨,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image

很明显,踢毽子是有氧运动,舒筋活血,健康身心,吃得饱睡得香,延年益寿抗衰老,精神饱满两性和谐,好处太多了。咱这踢毽儿技术,不敢说太厉害,只要毽子往空中一抛,那就是梅西附体,C罗上身,什么倒挂紫金冠、苏秦背剑、黑虎掏心,各种花式动作,随脚拈来。入选国家毛毽队问题不大,但想想这“国毛”的收入,肯定不如“国足”多,还是做玉雕吧。

image

咱喜欢一种运动,或者爱好,除了愉悦身心,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能与父母同心同步同乐。比如父母爱打篮球,咱可以抽空陪他们投投篮;父母喜欢游泳,咱也不怕泳池的水难喝;要是喜欢踢毽子,咱也能站在他们对面,高起低落,有来有回。

陪自己的爹妈运动嬉戏,也是由衷的孝悌之心。

正如二十四孝中的经典,戏彩娱亲。“相传春秋时楚国老莱子,事亲至孝,年七十,常著五色斑斓衣,作婴儿戏。上堂,故意仆地,以博父母一笑。”

作为春秋时期楚国隐士,老莱子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 手持拨浪鼓,姿态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自己跌了一跤,为了不让二老担心,于是他模仿小孩子啼哭的“呜呜”声,二老大笑。 想想咱是不是经常费尽心机, 博红颜一笑,博儿女一笑, 还是得多想想,怎么博父母一笑。

image

《戏彩娱亲》

把这个踢毽子的动作-倒挂金钩,以红皮白玉俏色巧雕,只为将孝心永固。咱有啥才艺,有啥特长,想着在爹妈面前多表现表现,儿孙做个好“演员”,父母的笑容就是“片酬”。看老崔聊聊二十四孝·戏彩娱亲。image

“戏彩”二字,其实所含甚广, 比如爹娘高寿,已至耄耋, 无法再激烈运动,儿孙辈在他们面前, 打个球,跳个绳,哪怕蹦个高高, 看着也开心, 因为那是美好的回首,也是瓜瓞连绵,子孙兴旺的生命之力。 除了各项运动, 唱首歌,跳段舞, 搓个麻,斗个地主, 都是戏彩,只要咱用心思,只要父母开心。

image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