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玉承载一段历史,书写一段传奇。踏着岁月的风尘,展开历史的画卷,一个个或美丽或哀怨的故事向我们姗姗走来。它承载着每个时代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化。
《一鸣惊人》
历史上,殷人信鬼,尤尚美玉。说明了玉器是在精气、神灵、巫术等原始宗教气氛的笼罩下成长的。先民以玉为神物,视玉为山川之精灵,崇玉、祭玉的思想与活动已成形,那时多带有神秘色彩,在艺术上模仿生产工具造型,主观意识的影响力很强,从夸张、示意的手法,碾磨了大量的为巩固神权和世俗统治的玉器。
《出污泥而不染》
一、玉雕作品的材料要量料取材
一件成功的玉雕作品就是充分利用并发挥原材料的质地美。这涉及到玉雕设计创作上的一些技术问题,它的基本要求就是挖脏去,突出玉石之美,返璞归真,在设计创作法则上就是量料取材,因材施艺。玉石是有灵性的,但是玉不琢不成器,玉石不经过雕刻就是一块看木呆的石头。对于玉雕师来说,他们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创意,几天甚至几个月的时间都在观赏它,抚摸它,思考它。无论干什么事情脑海里都能装着它,在生活中慢慢地寻找它能给人们带来璀璨亮丽,赋予生机的故事场景来。
一块石头经过玉雕师的神奇雕刻,即赋予它生命力,它就会变得有灵魂,有故事,高洁雅致,把所爱之人深深的吸引。玉料的条件是有限的,玉雕人的创意是无限的。翡翠是古往今来人们所熟知和喜爱的玉石,中高档翡翠的特征是种好、绿正、水好,纯净度好,色泽光鲜亮丽,是玉雕作品的上等原料。
知音
二、玉雕作品的设计题材多种多样
中国玉石雕刻历史悠久、名扬海内外,雕刻题材也是多种多样。王雕最讲究寓意,玉必有意,意必吉祥。从中国玉雕图案中,可以深刻体会到玉石传承的文化内涵,利用谐音、比拟、象征等表现手法运用在玉雕题材当中。如由“三人象”福禄寿而组成“三星”;八人组成的“八仙过海”,他们自由洒脱,专门惩恶扶善,抑富济贫,声张正义;九人组成的“香山九老”;由金童玉女组成的“招财进宝”和“富足吉祥”;以及可以辟邪消灾的钟馗,关羽、张飞等有关历史典故,宗教故事,民间谚语。应用人物、花鸟,走兽、器物,来表达福顺、喜庆、尊贵欢乐、高雅、安宁等含义。
在设计构思上不但要继承传统,发掘传统文化中一些有意义的题材,而且要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感和创新意识,这对我们玉雕艺术创作者来说是必须具备的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王华军
三、玉石的天然颜色应用
玉石本身就有着丰富美丽的色彩,再加上玉雕师的精心雕琢就会使其更加的出彩。玉石本身价值不菲,玉器造型要根据玉材料进行构思,从而形成光彩夺目的艺术作品。宋朝的艺人就擅长用“巧色”的方法来琢玉,在设计时巧妙地利用玉石本身的天然纹理和色彩。现代的玉雕技艺就继承了自宋朝开创的“巧色”的优秀传统,利用玉的原色制作各种玉雕产品,从而创作出独具风格的作品。南阳独山玉,色彩绚丽,颜色繁多,分青、蓝、白、红、黄、紫、褐、黑等多种颜色,同样适合做大型山水人物,花鸟虫草,器皿,尤其适合俏色设计,黑白分明、重多颜色搭配,是玉雕中的理想原料。
四、玉雕作品中的和谐美
两千多年前秦古籍《考工记》就强调了工艺品应“材美工巧”。因此,好的玉雕作品既要充分突出玉雕的材质美,还要运用玉雕技艺和设计理念表达和强化玉雕的美学价值。其形式美和内容的含义也是不能忽视的,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共同展现了作品的思想,传递了作者精神层面的思考和体会,表达了作者对审美的感受。无论是气势宏大的重器,还是玲珑精美的小件,用材、工艺、形制、款式方面都需要和谐的美学尺度。雕刻未必执着于黄金分割,但应有意识地通过均衡调配各部分的适当比例营造美感,秘诀在于遵循美学原理。
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王华军
另外,具有代表性的“清明上河图”、“华夏之光”“红旗渠”“鹿鹤同春”等无一不是精品,其设计根据原料质地、外形、颜色、美学的特点,对玉石质与色进行合理、和谐的处理,巧妙设计,别出心裁,工艺严谨细腻,气韵生动,场面气势磅礴,源远流长,更具有非凡的风采。展现了中华大地博大精深的玉文化。
千百年来,中国玉器与中国文化同时发展,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在发扬传统的同时,深入研究,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玉雕雕琢过程中,要对玉石进行合理、和谐的处理,以求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让我们在中华玉器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砥砺奋进。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王华军,1968年出生于河南南阳。自幼喜爱绘画雕刻,现为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多年来一直从事于玉雕事业的研究与创作,其作品获得行业内各大奖项,深得业内人士赞赏和收藏家爱好者一致好评。创作题材丰富,作品以花鸟、人物、山水创作题材为主。在设计创作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加以革新,注重作品的深层寓意,对玉石质与色的处理合理、和谐,设计巧妙,别出心裁,工艺严谨细腻,气韵生动,场面气势磅礴,精致的独特风格淋漓尽致地展现玉石之蕴,使每件作品尽善尽美,更具有非凡的风采。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