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在社会体制方面,正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的时期;在社会形势方面,小国林立,彼此吞并,战争频繁,直至归并为几个大国,形成了大国争霸的社会局面;同样是在这一时期,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兼并与战争客观上起到了促进地域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作用,中国的思想也是在这个时期最为活跃,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样灿烂的文化景观。

春秋战国玉器时期的玉器,不仅数量众多,玉质上乘,并且新创了不少优美器型,线条运用更臻娴熟,纹饰的审美含量急剧增加,刀工秀逸遒劲,风格清新潇洒。短短的五百年间,给历史留下了无数玉质珍品。

一方面,自商周以来,玉器一直被上层统治阶级视作地位与身份的象征物,多作为礼器使用。进入春秋战国之后,玉的身价更是倍增,并将玉那温润光泽的天质与当时的道德观念相比附,所谓"君子比德于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礼记·聘义》)等,把玉同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一系列当时所遵奉的观念相联系,把玉视作重宝之物,系于身上以表其德。这对于玉器工艺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铸铁技术的发展以及长期以来雕琢经验的积累,也为玉器工艺的进步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证。其他诸如审美趣味、社会习俗等因素也都是造成这一时期玉器艺术出现新气象的重要因素。

春秋战国玉器在500多年的发展变化中日益进步,并呈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貌。当然这种艺术风貌决不会是随着历史年代的划分而断然隔开的,比如战国早期的玉器依然遗留有春秋晚期玉器的风格,甚至有些作品十分相似,难以区别。但是当新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时尚一旦稳定之后,在整个艺术创作上便会出现一种潮流、一种趋势。这种潮流和趋势所造就的艺术特色,就是我们在鉴定中一定要掌握的最基本的东西。下面我们试从三个方面谈谈春秋与战国玉器的区别。

1、工艺:在制作工艺上,春秋玉器无论是造型、线条还是碾磨均显得较为浑圆。战国玉器则棱角刚劲明确,线条清晰利落,同时镂空技法的使用较春秋更加普遍,并且技艺格外精湛细致,就连楼空之外的内壁也琢磨的光洁明亮,一丝不苟。

2、装饰:春秋玉器善用众多的抽象变形、肢解整体的龙纹充填器物画面,从而显得繁密不透气,粗看似有一种似是而非的模糊感。战国玉器装饰图纹较为稀疏,常见的谷纹、云纹、勾连云纹、"S"形纹、绞丝纹等,线条舒展流畅,工艺精细入微,主纹、地纹均清晰可见,观后使人赏心悦目。

3、神韵:鉴定古代玉器,除了要掌握它的时代风格特征、工艺及装饰手法外,更重要的还应当细心体会其内在的神韵。就整体而言,春秋玉器在造型、构图、动态变化等方面较之战国玉器则显得神气不足,平静而呆板。战国玉器无论器面、边角或是布局,设计得当,通体皆灵,充满了强烈的动感和勃勃的生机。其实这种奋发的气势和艺术的活力,也是战国时代的精神所在,战国人的气质、思想、文化使然。

春秋战国时代的玉器工艺与当时的青铜工艺、髹漆工艺和印染织绣工艺等一样比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在玉质材料选择的精美与多样性方面还是在雕琢工艺的进步、造型与纹饰的艺术性方面都出现了崭新的面貌,为后世玉器工艺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我国玉器工艺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