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玉充满了敬意。我们敬重玉,第一是在精神上。古人几千年前就已经发现,一块美石,不管是攥在手里,还是打一个眼儿佩戴在身上,随之而来的是一种精神力量。 

 第二是在道德上,把玉上升了一个高度。我们说“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深入人心,千古不变。成语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说的是人的品格,最高等级的品格。  

所以,古人谆谆告诫: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马未都  

image

当今和田玉市场上籽料(尤其是原石)的价格居高不下,天价籽料频出,最近一场尚博春拍中有颗克价20万的籽料原石让籽料价格再次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早些年马未都先生对于籽料上涨的一些个人评论再次被媒体挖出,引发了一众网友热议。

具体马老是怎样说的?我们不妨看一下这篇原文。

1嘟嘟说:

籽儿玉是过去老古玩行对新疆和田鹅卵石状玉把件的俗称,没雕过原始状态的材料叫玉籽儿。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买过一些玉籽儿,不值钱,十块八块的,买回来就坠在灯绳上,窗帘绳上,每次抓在手中时都感到温润,能体会到古人最初喜欢玉籽儿的心境。

那时,没雕过的籽儿料价值低廉,与有过雕工的,特别是乾隆工的相比价值天壤。那年月,能有雕工手艺的工匠大都没活做,老师傅总是长吁短叹地说手艺要失传了。

image

可谁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时来运转,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玉料尤其籽儿料咸鱼翻身,一天一个价,终于有一天,籽儿料价格高过玉雕件,连乾隆工也抵挡不住这一趋势。

我是老了,有点儿愚,很不理解这一现象。我固执地认为,有价值的一定是工艺、年代,简而言之是文化,材料再佳也是材料,怎么就会比有文化和历史的贵了呢?

image

我在各地市场上逛,看见店主得意洋洋地展示玉料,就会为中国几千年的玉文化悲情,我们的玉文化是古人才智的结晶,不是自然原料的结晶。几千年来,中国人让玉得以健康传承靠的是文化而不是金钱。

报载某地领导受贿八成为玉石,细节披露他最钟情于原石籽儿料。这位高官算是雅贪,只是雅中俗,弄不懂文化弄得懂材料。这让我恍然大悟,由于这类人的“雅好”,才让玉石材料疯涨,以至最终价高于雕件。

纪委披露该领导受贿细节,我想是有所指的,估计对玉料等市场会产生影响。当一个社会面粉卖的比面包贵的时候,这个社会一定病了,只是此次和田籽儿料病情来势汹汹,头一次遇到正面阻击。

此篇文章一出,立即引起了玉友们的热烈讨论。争论的焦点也是关于玉石价格高于玉器,是否是正常而展开。

我们回顾下这两年频繁爆出的天价和田玉,基本都是以籽料为,克价从过万,到过十万,到过二十万也就只经历了短短一两年的时间。成品卖不过原石,面包买不过面粉,已经成了玉石界一种常态。

image

没有特色,生意难做,只能关门

关于马老师的观点,有人认可,也有人反对。有很多网友表示赞同马老的说法:认为玉石比玉器贵,就是本末倒置。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玉石本来就是一种载体,真正值钱的应该是工艺,以及工艺背后所蕴藏的深刻文化。这种现象的出现就是不正常的。

image

当然也有很多网友表示反对,而反对的理由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1)认为籽料的资源越来越少,价格上涨就是一种合理的市场趋势。

(2)认为籽料本身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然的东西其实更是难能可贵。

(3)雕刻师的技艺水平参差不齐,低劣的玉雕并不能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

image

到底应该是玉石贵还是玉器贵,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想必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自己的答案。至于谁是面包,谁是面粉。我觉得不存在这种定性。最后,借用一句玉友的话:好的玩料是天工,经过大自然亿万年的雕琢而成,质优形佳、韵味无穷,每一颗都是传奇,贵得毋庸置疑。好的工艺深思熟虑、因材施教,可化废为宝或画龙点睛,每一件都可传世,价高理所当然。

价值都是由人心决定,谁的价值应该更高,相信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

相关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