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就是伴随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玉”,因为干系重大,

  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它是中国人眼中最正宗的“真玉”,

  是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起落兴衰的“国玉”,是承载着儒家修身标准的“君子玉”,

  也是受国人佩戴盘玩宠爱的“软玉”??

  和田玉,我该怎样描述你呢?

  撰文/沈理达 编辑/Alice 版式设计/唐贺
忠荣玉典 和田玉籽料春江花月夜牌 

作品采用新疆和田玉籽料雕刻而成,牌型规整,玉质细腻白润。作者正面采用浅浮雕的雕刻技艺,将女子娇媚的神态和夜晚的静谧诠释的生动形象,展现出一副春江花月夜的浪漫画面。牌背面采用阴刻技法,刻下雍裕之的《芦花》:“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以诗喻景,意境纯美。

大美若拙

中国不乏精细写实的艺术,但国人更欣赏含蓄写意的审美,这也是东方所独有的艺术表达。比如形容一块美玉,中国人最常用的词是“温润”,这可怎么给西方人解释呢,因为这不在他们的审美范畴内,英文里找不到可以匹配的词。西方人喜爱的宝石,多为刻面,在绚丽的光芒中,不免透出几分咄咄逼人的气质,冷艳、强悍、张扬。这种绚丽,来自于宝石本身的色彩,更来自工匠的极致完美切工。而一块美玉的“温润”,体现的是质地的柔和、外表的圆熟,不仅是对人的视觉的诱惑,更是让你渴望触觉上的感受。

我把“温润”戏称为“闷骚”,隐含、积蓄、含而不露、欲说还休,相比于这种“闷骚”,西方刻面宝石可以叫“风骚”。“闷骚”似乎需要更多的底蕴与自信。闷骚的人表面纯良,待人接物合情合理,却于不经意处展露内心的狂野和感性。闷骚的人更自我,因为他们懂得所谓的个性首先是为自己保存的,而不在他人面前表演或争宠的。

闷骚是东方美学精神的体现,若隐若现,欲说还休。“闷骚”似乎更适合形容中国女性之美,一件旗袍,一点不短,领口系的紧紧,但尽显女性的韵味;“风骚”,则更似西方的女性,丰满完美的身材,配上比基尼泳装,不失为一种诱惑。“闷骚”的感觉是一杯茶,好茶喝完后总有回甘;而“闷骚”更似一瓶可乐,喝完后可以痛快地打个饱嗝。

既然本质是“闷骚”,那妆扮又怎能“风骚”呢?所以我们见到的和田玉雕件,多为随性就范,或保留着珍贵的石皮,或浅浅勾画着写意人物山水,即便是精雕细琢的玉器,也务必求其外表圆润、内涵丰富,方不失玉之本色。

和田玉的创作,与书画艺术类似。中国书法与水墨画,于黑白两色中演绎出无穷变化,深谙太极韵味。和田玉也是如此,一般只有石色与皮色,单纯朴素。这种单纯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玉雕师看似简单的勾勒,玩玉人就能看出无穷意味。这种若有若无、若真若幻的含蓄美,也体现在唐诗、宋词、宋画等艺术形式中,表达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

但这并不代表玉雕工艺的简单。玉雕本来就受到材料的局限,既没有大幅的画布或者画纸,也没有可以任意使用的丰富色彩,更要注意到材质的昂贵。这要求玉雕师要更多地思考,行内称之为“审料”,审视判别思考,包括工艺的使用,俏色的安排。雕刻中更要随着料子的变化,不断地去更改调整设计和制作方案。

“玉不琢,不成器”,玉虽然很珍贵,只有成器后才能体现出真正的价值,所以才有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比喻。和田玉雕刻是中国人手工制作中最为久远的工艺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两千年前的礼天玉璧,那精细如绣花般的纹饰,居然是用最软的解玉沙、绳索、和水,以“滴水穿石”的功夫,以“年”为单位,慢慢琢磨而成的。纹饰虽然精细,但玉器的形制,不离拙朴本质。如今,我们有了高效的电动工具,但对和田玉雕刻的追求,却依然遵循着古老的审美标准:大美不言,大巧若拙。这种东方式的审美,考验的是玉雕师的功力与修行,也体现着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

李剑 和田玉籽料瑞兽把件 

作品采用和田玉籽料雕刻而成,体大饱满,玉质细腻致密,白度上佳。作者采用圆雕技艺,雕刻一只瑞兽,匍匐昂首,怒目圆瞪,威严肃穆。兽角一直延伸至背部,上面留有原皮。整件作品对头部的雕刻最为精细,身体的曲线则采用长线条和大块面诠释,繁简合一,主题鲜明。

软玉不软

和田玉又俗称软玉,这是相对于翡翠硬度而言,然而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和田玉是所有宝石中韧性最好的宝石。中国人早就发现了和田玉外柔内刚的特质,儒家更是以和田玉为理想人格的化身,所谓“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是以玉的美德时时在提醒自己。

玉居然有“玉德”,这也是中国人独有的文化——既然天地万物,都为我心的反照,那洁白无瑕的玉,更可以是高尚品德的比拟。古人从视觉和触觉去感受玉的温润,从沉沉的密度去体会玉的厚重,从佩戴时的声音来推测玉的坚韧,从抚摸它的断口发现玉的仁厚,总结出了“仁”、“义”、“智”、“勇”、“洁”之“玉含五德”说,并被写进了当时的国家典章,形成了一种有权威性的共识。

玉对中国人的影响有多大呢?看看中国汉字就知道了。王字加一点为玉,为王者才能有玉;白玉为皇;只有皇上才能拥有白玉呵;“玉”和“家”合字为宝,家中有玉才是宝;“国”是口中一个玉字,“玉”早在古代就是国家的象征。常用的4000多个汉字中,从玉的字近500个,凡王字偏旁的字即为玉字偏旁,用玉组词即是对事物的最高美誉:玉树临风、冰清玉洁、亭亭玉立、锦衣玉食、金口玉言、抛砖引玉、金枝玉叶、金玉良缘??

玉的坚韧绵密,是不是也渗入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呢?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经历了多少次战乱灾荒、改朝换代,甚至屡次被外族入侵,但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灭国不灭族”,多么强悍的外族文化,在中华文化和风细雨的浸润下,最终都被同化、融合了。中国也成了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存在至今的国家。在那辽阔的山水间,在那漫长的农耕文明背景下,在那复杂更迭的世事中,你很难想象,让一个中国人去喜欢绚丽、张扬的彩宝,相反,只有谦和、内敛、含蓄的玉,才能于不动声色中,表达自己的品位与理想。你可以说是中国人成就了玉,也可以说是玉成就了中国人。

我们爱玉,懂玉,爱它的温润,爱它的谦和,爱它的清越,爱它的气节与坚韧,甚至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万丈豪情??当我们读懂了一块玉,我们也就读懂了中国人理想中的“君子”人格,读懂了他们数千年孜孜以求的理想与境界。

王永芳 和田玉籽料喜事连连挂件 

王金忠 和田玉籽料蝶恋花挂件   2016年博观春拍成交价38万元人民币

瞿利军 和田玉籽料松阁听泉挂件  2016年博观春拍成交价31万元人民币

人玉情未了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和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对玉钟爱有加,敬畏有度。除了礼玉、佩玉、赏玉,中国人值得玩味的,是“盘玉”。

其实,我们常说的和田玉籽料,就是大自然母亲盘玩的佳作。当一块山料被雪水冲入玉龙喀什河中,就开始了其长达数千万年的盘玩之旅。直到所有脆弱、有棱角的部分都被河水打磨殆尽,余下最坚韧致密的精华;就像蝴蝶经过蛹的挣扎,玉逐渐蜕去了粗糙的土壳,变得外表圆润,质地细腻,油润光洁,还带有岁月所赋予的特殊皮色,是极为珍贵的天赐珍品。

一块上好的白玉,在手中的感觉就是一块油酥,软软滑滑、油油糯糯,这也是和田玉的独特魅力所在。钻石、红蓝宝、祖母绿,甚至珍珠,都不适于“盘玩”,唯有玉,温润细腻,触感柔滑,盘玩中还能感受它肌理与颜色的变化。盘玉与其说是欣赏,其实更是宠爱,爱玉如子,爱玉如亲。

这种玩不是“亵玩”,而是一种欣赏和疼爱。《古玉辨》中将盘玉分为文盘、武盘、意盘三种。最神奇的是“意盘”了,也叫神盘,是指玉器收藏家将玉器持于手上,一边盘玩,一边想着玉的美德,不断地从玉的美德中吸取精华,养自身之气质,久而久之,可以达到人玉合一的高尚境界,玉器得到了养料,盘玉人的精神也得到了升华。

盘玉,是人与玉石的对话,是人对玉石热爱的体现。随着轻缓的抚摸,在玉器脱胎换骨的同时,玩玉人的内心也收获了安宁和升华。这才是盘玉的乐趣所在吧。可以说,盘玉,并不是为了尽早盘出包浆和光泽,而应该是一种内心的修为。数十年后,也许玩玉人早已离世,但他把自己的精神、气质和体质,都毫无保留地留在了世间,通过玉所呈现出种种微妙的变化,通过玉的流传与延续。玉之于人,从不辜负。

特约专栏作家

沈理达

著名珠宝美学专家,央视一套《寻宝》栏目珠宝类点评专家,中国商业联合会翡翠研究会会长,FGA国际珠宝鉴定师,厦门大学管理学院EDP特聘教师,厦门大学当代复文文化研究院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山大学聘用校外合作专家,著有《翡翠素养》、《翡翠审美》、《沈理达说翡翠》、《看图识翡翠》、《沈理达说琥珀》等书。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